一种桥式传感器的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99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式传感器的底座,包括底板和托梁,所述托梁上方设置有桥式传感器安装槽,所述底板与托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撑件,所述托梁与底部相对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端与托梁下表面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中部的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中上部,所述底板上朝向托梁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与托梁固定连接底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安装座内,所述第二支撑板底端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底板外部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底板穿入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便于传感器的装配、运输,方便替换,所述底座与桥梁之间为镂空的卡槽减少整体的用料,质量的减轻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式传感器的底座
本技术涉及计量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桥式传感器的底座。
技术介绍
在我国电子汽车衡是衡器应用中最为广泛的产品之一,是大宗物料称重计量和贸易结算的主要计量设备,具有准确、方便、快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煤炭、冶金、建材、电力、粮食等各行各业,在我国绝大多数钢制桥式传感器以其独特的两端支撑、中间受力的结构形式,使大吨位传感器进入了高准确度、高可靠性的计量领域。同时,传力组件采用球面压头,充分发挥了钢球可自动复位和调心的优势,具有良好的抗侧向力和抗冲击性能,安装方便互换性好。现有的桥式传感器多为一体件,抗压性能差,在使用时,底板与托梁的连接处会产生抗力,抗力从接触点往下越来越小,长时间使用托梁会产生裂纹或断裂,所述桥式传感器的底座是一个金属实体,因而导致整个传统带桥式底座的传感器耗费了大量的金属材料,重量重,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式传感器的底座,包括底板和托梁,所述托梁上方设置有桥式传感器安装槽,所述底板与托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撑件,以托梁的伸出方向为长度方向,所述托梁与底部相对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端与托梁下表面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中部的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中上部,所述底板上朝向托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顶端宽度与托梁宽度相同,所述卡槽中下部宽度大于顶端宽度,所述卡槽底部中心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安装座,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与托梁固定连接底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安装座内,所述第二支撑板底端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底板外部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底板穿入定位孔。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两端伸出第一支撑板。优选的是,所述安装轴的上表面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托梁下表面。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为横截面三角处均为弧形的楔形块。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支撑板底端与第二支撑板安装座底端接触时,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刚好卡在卡槽底部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所述桥梁下方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限制在底板上的卡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同时对桥梁起支撑作用,可提高底座拉压性能,减少抗拉性能,所述桥梁与底座可拆卸,更便于传感器的装配、运输,方便替换,所述底座与桥梁之间为镂空的卡槽减少整体的用料,质量的减轻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所示附图中,底板1,托梁2,桥式传感器安装槽3,第一支撑板4,通孔5,安装轴6,连接杆7,复位弹簧8,第二支撑板9,卡槽10,第二支撑板安装座11,定位销12,桥式传感器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2所示,一种桥式传感器13的底座,包括底板1和托梁2,所述托梁2上方设置有桥式传感器13安装槽3,所述底板1与托梁2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撑件,以托梁2的伸出方向为长度方向,所述托梁2与底部相对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4顶端与托梁2下表面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顶部设置有通孔5,所述通孔5内设置有安装轴6,所述安装轴6的两端伸出第一支撑板4,所述安装轴6的上表面通过连接杆7固定在托梁2下表面,所述第一支撑为横截面三角处均为弧形的楔形块,所述第一支撑板4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8,所述复位弹簧8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板4中部的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板9中上部,所述底板1上朝向托梁2设置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顶端宽度与托梁2宽度相同,所述卡槽10中下部宽度大于顶端宽度,所述卡槽10底部中心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安装座11,所述第二支撑板9顶部与托梁2固定连接底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安装座11内,所述第二支撑板9底端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底板1外部设置有定位销12,所述定位销12穿过底板1穿入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撑板9底端与第二支撑板安装座11底端接触时,所述定位销12与定位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4刚好卡在卡槽10底部两侧,所述桥式传感器13安装槽3内放置有桥式传感器13,所述桥梁下方通过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9限制在底板1上的卡槽10内,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9同时对桥梁起支撑作用,所述桥梁与底座可拆卸,方便替换,所述底座与桥梁之间为镂空的卡槽10减少整体的用料,节约成本。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式传感器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托梁,所述托梁上方设置有桥式传感器安装槽,所述底板与托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撑件,以托梁的伸出方向为长度方向,所述托梁与底部相对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端与托梁下表面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中部的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中上部,所述底板上朝向托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顶端宽度与托梁宽度相同,所述卡槽中下部宽度大于顶端宽度,所述卡槽底部中心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安装座,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与托梁固定连接底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安装座内,所述第二支撑板底端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底板外部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底板穿入定位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式传感器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托梁,所述托梁上方设置有桥式传感器安装槽,所述底板与托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撑件,以托梁的伸出方向为长度方向,所述托梁与底部相对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端与托梁下表面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中部的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中上部,所述底板上朝向托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顶端宽度与托梁宽度相同,所述卡槽中下部宽度大于顶端宽度,所述卡槽底部中心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安装座,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与托梁固定连接底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安装座内,所述第二支撑板底端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底板外部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底板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新利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科泰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