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面板边框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面板边框。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硅原子有4个外层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电流便从P型一边流向N型一边,形成电流。光电效应就是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结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它首先是由光子(光波)转化为电子、光能量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面板边框,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的内部设有光伏面板(2),所述光伏面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内侧壁均开凿有滚槽(5),一对所述滚槽(5)之间滚动连接有滚轴(4),所述滚轴(4)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滚筒(3),所述滚槽(5)的上下端壁开凿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部插设有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位于滚轴(4)的前端,所述固定框(1)的内壁开凿有卡槽(9),所述卡槽(9)位于滚槽(5)的下侧,所述卡槽(9)的上下端壁均固定连接有遇水膨胀胶条(10),所述遇水膨胀胶条(10)的上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11),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面板边框,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的内部设有光伏面板(2),所述光伏面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内侧壁均开凿有滚槽(5),一对所述滚槽(5)之间滚动连接有滚轴(4),所述滚轴(4)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滚筒(3),所述滚槽(5)的上下端壁开凿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部插设有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位于滚轴(4)的前端,所述固定框(1)的内壁开凿有卡槽(9),所述卡槽(9)位于滚槽(5)的下侧,所述卡槽(9)的上下端壁均固定连接有遇水膨胀胶条(10),所述遇水膨胀胶条(10)的上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锡纸(12),所述凹槽(11)的外侧开凿有散发孔(14),所述散发孔(14)与凹槽(11)相通,所述光伏面板(2)位于一对遇水膨胀胶条(10)之间,所述光伏面板(2)的上下端与遇水膨胀胶条(10)相互靠近的一端相贴合,所述固定框(1)的一侧壁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矩形通孔(7),所述矩形通孔(7)的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隔离网(8),所述固定框(1)的内部开凿有存放腔(15),所述存放腔(15)的内部填充有碳酸氢钠颗粒(16),所述隔离网(8)位于存放腔(15)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面板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的横截面呈圆形形状,所述限位杆(6)的外端与限位孔的内壁相匹配,所述限位杆(6)的材质主要成分由草酸钾制成,且限位杆(6)呈白色单斜晶体,所述滚筒(3)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外端固定连接有木质纤维层,所述木质纤维层外端与钢化玻璃的上端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面板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胶条(10)的横截面呈正方形形状,所述遇水膨胀胶条(10)与卡槽(9)的上下端壁相对应,所述凹槽(11)的底壁涂刷有光触媒(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