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为在定子支架与外壳的周壁部之间夹装多个密封构件的构造,也能够容易地对外壳组装定子支架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具备定子、转子、定子支架(30)、外壳(14)、冷却液导入室以及多个密封构件。定子支架(30)的外周面与外壳(14)的周壁部(14a)的内周面中的一方具有保持多个密封构件的密封件保持部。另一方具有多个隆起部,被密封件保持部保持的多个密封构件攀到所述多个隆起部上以压缩状态进行密接。至少两个隆起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部、与被密封件保持部保持的任意的密封构件配置于在定子支架(30)与周壁部(14a)的轴向的假想相对位移轨道上不会同时相接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搭载于车辆等的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作为搭载于车辆等的旋转电机,存在如下旋转电机,其具备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的转子、以及在转子的径向外侧配置的定子,在转子的外周配置有多个永久磁铁,并且在定子卷绕安装有线圈。这种旋转电机在运转中定子的线圈部分容易发热。作为应对该情况的对策,提出一种旋转电机,在该旋转电机中,通过压入等将保持定子的筒状的定子支架固定于外壳的周壁部的内周面,并且在定子支架的外周面与外壳的周壁部之间形成有冷却液导入室(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13-90488号公报)。日本国特开2013-90488号公报所记载的旋转电机在定子支架的外周面与外壳的周壁部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冷却液导入室,通过使冷却液在冷却液导入室内流动,从而吸收由线圈引起的定子的热。另外,在定子支架的外周面与外壳的周壁部的内周面之间夹装有用于防止冷却液从冷却液导入室的漏出的密封构件。在这种旋转电机中,在定子支架与外壳的周壁部之间夹装多个密封构件的情况下,在制造时,例如在定子支架的外周面预先安装有多个密封构件的状态下,将定子支架向外壳的周壁部的内周面压入。在该情况下,当在定子支架与外壳的周壁部之间夹装的密封构件的个数增加时,定子支架对外壳的压入载荷增大,部件的组装作业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提供一种即使为在定子支架与外壳的周壁部之间夹装多个密封构件的构造,也能够容易地对外壳组装定子支架的旋转电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旋转电机具备:定子;转子,其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筒状的定子支架,其在内周侧保持所述定子;外壳,其具有在内周侧嵌合所述定子支架的周壁部,该外壳覆盖所述定子、所述转子、以及所述定子支架的外侧;冷却液导入室,其形成于所述定子支架与所述周壁部之间;以及多个密封构件,它们配置于所述定子支架与所述周壁部之间的、在所述定子支架的轴向上所述冷却液导入室的外侧区域,所述定子支架的外周面与所述周壁部的内周面中的一方具有保持多个所述密封构件的密封件保持部,所述定子支架的外周面与所述周壁部的内周面中的另一方具有多个隆起部,被所述密封件保持部保持的多个所述密封构件攀到所述多个隆起部上以压缩状态进行密接,至少两个所述隆起部的所述轴向的一侧的端部、与被所述密封件保持部保持的任意的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在所述定子支架与所述周壁部的所述轴向的假想相对位移轨道上不会同时相接的位置。根据上述结构,在将密封构件安装到密封件保持部的状态下,当将定子支架从隆起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部以密封构件所攀登的朝向嵌入外壳的周壁部时,在该嵌入工序中,不会发生所有密封构件同时向隆起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部攀上的情况。在将定子支架嵌入外壳的周壁部时,在密封构件向隆起部的端部攀上时需要大的插入载荷。因此,在所有密封构件同时向隆起部的端部攀上的状况中,根据同时攀上的密封构件的数量,需要的插入载荷增大。但是,在上述结构的旋转电机的情况下,由于所有密封构件不会同时向隆起部的端部攀上,因此能够减小需要的插入载荷。也可以是,分别在所述定子支架与所述周壁部之间中的、所述冷却液导入室的所述轴向的所述一侧的外侧区域即第一区域、与所述冷却液导入室的所述轴向的另一侧的外侧区域即第二区域中,一对所述密封构件以沿所述轴向分开的方式被各所述密封件保持部保持,并且配置有供各所述密封构件密接的一对所述隆起部,所有所述隆起部的所述轴向的一侧的端部、与被所述密封件保持部保持的所有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在所述定子支架与所述周壁部的所述轴向的假想相对位移轨道上不会同时相接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在将一对密封构件安装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各密封件保持部的状态下,当将定子支架从隆起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部以密封构件所攀登的朝向嵌入外壳的周壁部时,在该嵌入工序中,不会发生两个以上的密封构件同时向隆起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部攀上的情况。因此,是在周壁部的内周面与定子支架的外周面之间夹装四个密封构件的构造,同时能够以比较小的力将定子支架组装于外壳的周壁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在将定子支架向外壳的周壁部嵌入时,不会发生所有密封构件同时向隆起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部攀上的情况,因此即使为在定子支架与外壳的周壁部之间夹装多个密封构件的构造,也能够容易地对外壳组装定子支架。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将图1的一部分放大示出而得到的剖视图。图3是将图2的一部分进一步放大示出而得到的剖视图。图4A~4C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组装时的密封构件的压扁状态的剖视图。图5A~5F是以图5A~5F依次示出实施方式的对外壳嵌入定子支架的嵌入工序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将定子支架嵌入到外壳时的插入载荷的变化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沿着轴向剖切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而得到的纵剖视图,图2是将旋转电机10的下端部分放大示出而得到的纵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例如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源。旋转电机10具备:定子11,其产生旋转磁场;转子12,其受到由定子11产生的旋转磁场而旋转;旋转轴13,其同轴设置于转子12;以及外壳14,其在内部保持定子11,并覆盖转子12与定子11的外侧。定子11具有由多个电磁钢板层叠而成的大致圆筒状的定子铁心16、以及在定子铁心16的内周侧的缘部卷绕安装的线圈17(通电用线圈)。线圈17由U相、V相、W相这三相线圈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线圈17由相互连结而使用的分段线圈构成。分段线圈由分段导体构成,该分段导体具有插入定子铁心16的插槽7中的一对插入部、以及将插入部彼此连结的折回连结部。一对插入部中的与折回连结部相反侧的端部成为与相邻的其他分段导体连接的连结部。线圈17在定子11的轴向的一端侧配置有各分段导体的连结部,在定子11的轴向的另一端侧配置有折回连结部。连结部与折回连结部从定子11的轴向的各端部向外侧突出(向外部露出)。在线圈17的端部连接有外部的电力线。通过电力线而向线圈17通入电流。转子12具有:转子铁心19,其与旋转轴13的外表面一体地结合;以及多个永久磁铁20,它们沿圆周方向分隔开地配置于转子铁心19的外周缘部。转子铁心19通过多个电磁钢板层叠而形成为大致圆筒状。旋转轴13借助轴承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外壳14。转子12受到定子11的旋转磁场而旋转,由此旋转轴13与转子12一体地旋转。外壳14具有:周壁部14a,其覆盖定子铁心16的外周侧;以及一对侧壁部14b、14c,它们与周壁部14a的轴向的两侧的端部连接,并覆盖线圈17的线圈末端17e(从定子11的轴向的端面露出了的线圈17的端部)与转子12的轴向外侧部分。另外,在定子11的定子铁心16的外周面一体地安装有大致圆筒状的定子支架30。定子支架30嵌入固定于外壳14的周壁部14a的内周面。在定子支架30的外周面形成有在轴向上长的环状槽31。在定子支架30安装到外壳14的周壁部14a的状态下,定子支架30的环状槽31在与周壁部14a之间构成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其中,/n所述旋转电机具备:/n定子;/n转子,其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n筒状的定子支架,其在内周侧保持所述定子;/n外壳,其具有在内周侧嵌合所述定子支架的周壁部,该外壳覆盖所述定子、所述转子、以及所述定子支架的外侧;/n冷却液导入室,其形成于所述定子支架与所述周壁部之间;以及/n多个密封构件,它们配置于所述定子支架与所述周壁部之间的、在所述定子支架的轴向上所述冷却液导入室的外侧区域,/n所述定子支架的外周面与所述周壁部的内周面中的一方具有保持多个所述密封构件的密封件保持部,/n所述定子支架的外周面与所述周壁部的内周面中的另一方具有多个隆起部,被所述密封件保持部保持的多个所述密封构件攀到所述多个隆起部上以压缩状态进行密接,/n至少两个所述隆起部的所述轴向的一侧的端部、与被所述密封件保持部保持的任意的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在所述定子支架与所述周壁部的所述轴向的假想相对位移轨道上不会同时相接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16 JP 2019-0928201.一种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旋转电机具备:
定子;
转子,其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
筒状的定子支架,其在内周侧保持所述定子;
外壳,其具有在内周侧嵌合所述定子支架的周壁部,该外壳覆盖所述定子、所述转子、以及所述定子支架的外侧;
冷却液导入室,其形成于所述定子支架与所述周壁部之间;以及
多个密封构件,它们配置于所述定子支架与所述周壁部之间的、在所述定子支架的轴向上所述冷却液导入室的外侧区域,
所述定子支架的外周面与所述周壁部的内周面中的一方具有保持多个所述密封构件的密封件保持部,
所述定子支架的外周面与所述周壁部的内周面中的另一方具有多个隆起部,被所述密封件保持部保持的多个所述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田学,黑田耕治,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