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变定子机械防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10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变定子机械防松结构,包括:端盖,在所述端盖上设有止动垫圈;止动垫圈,在所述止动垫圈上设有内止动耳和外止动耳,且其中所述的外止动耳可上下折弯;旋变定子,设置在所述端盖内;所述旋变定子上设有旋变定子凹槽,且所述旋变定子凹槽与内止动耳相适配;旋变定子压板,设置在所述旋变定子上方;所述旋变定子压板通过紧固件将旋变定子压紧在端盖内,且所述外止动耳往上折弯后卡设在旋变定子压板凹槽中,所述内止动耳卡设在旋转定子凹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定子机械防松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仅增加旋变定子用止动垫圈来对旋转定子进行定位,改进成本低,并且能有效防止旋变定子松动,保证电角度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变定子机械防松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松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旋变定子的机械防松结构。
技术介绍
近些年永磁同步电机被大量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转速突然升高、前进档变倒车,倒车档变前进的异常现象,带来极大的安全隐。经过排查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旋转变压器定子出现松动,使旋变电角度发生变化,造成汽车控制失效。现有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旋转变压器的固定方式为:首先旋变转子自带凸键与转轴凹槽配合,可有效防止相对转动;其次旋变定子安装时需调整电角度至规定角度,旋变定子需可旋转角度调整至合适位置,通过旋变定子压板压紧产生的摩擦力防松。但是在长期使用后发现,该固定防松的方式的缺陷为电机长期受振动后旋变定子压板易松动,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能够有效防止旋变定子松动,保证电角度稳定的旋变定子机械防松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变定子机械防松结构,包括:端盖,在所述端盖上设有止动垫圈;止动垫圈,在所述止动垫圈上设有内止动耳和外止动耳,且其中所述的外止动耳可上下折弯;旋变定子,设置在所述端盖内;所述旋变定子上设有旋变定子凹槽,且所述旋变定子凹槽与内止动耳相适配;旋变定子压板,设置在所述旋变定子上方;所述旋变定子压板通过紧固件将旋变定子压紧在端盖内,且所述外止动耳往上折弯后卡设在旋变定子压板凹槽中,所述内止动耳卡设在旋转定子凹槽中。进一步的,所述止动垫圈呈L型。进一步的,所述旋变定子压板通过多个螺栓将旋变定子压紧在端盖内。进一步的,且所述止动垫圈的数量为二个。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旋转定子机械防松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仅增加旋变定子用止动垫圈来对旋转定子进行定位,改进成本低,并且能有效防止旋变定子松动,保证电角度稳定,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外止动耳未往上折弯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立体结构分解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4为附图3中B-B的局部剖视图;附图5为外止动耳未折弯时止动垫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外止动耳折弯后动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端盖1、止动垫圈2、旋变定子3、旋变定子压板4、螺栓5、内止动耳20、外止动耳21、旋变定子凹槽30、旋变定子压板凹槽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1-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旋变定子的机械防松结构包括:端盖1,在所述端盖1上设有止动垫圈2;止动垫圈2,在所述止动垫圈2上设有内止动耳20和外止动耳21,且其中所述的外止动耳21可上下折弯;旋变定子3,设置在所述端盖1内;所述旋变定子3上设有旋变定子凹槽30,且所述旋变定子凹槽30与内止动耳相20适配;旋变定子压板4,设置在所述旋变定子3上方;所述旋变定子压板4通过紧固件将旋变定子3压紧在端盖1内,且所述外止动耳21往上折弯后卡设在旋变定子压板凹槽40中,所述内止动耳20卡设在旋转定子凹槽30中。实际使用时,首先将止动垫圈2放置到端盖1的边缘处,然后将旋变定子3放入到端盖1内,此时止动垫圈2中的内止动耳20卡在旋变定子凹槽30内进行第一次定位,然后调整旋变定子3位置保证规定的电角度后,利用旋变定子压板和螺栓将旋变定子压紧在端盖1中,再将止动垫圈的2外止动耳21折弯后卡在旋变定子压板凹槽40内,进行第二次定位,这样旋变定子3就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保证电角度不变。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止动垫圈2呈L型,其中内止动耳20和外止动耳21分别设置在止动垫圈的下端和上端,在止动垫圈2上还设有用于螺栓通过通孔。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旋变定子压板4通过多个螺栓5将旋变定子3压紧在端盖1内,螺栓的数量为五个,旋变定子压板4呈半圆形状,其中旋转定子压板凹槽40的数量为五个。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止动垫圈2的数量为二个。本技术的旋转定子机械防松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仅增加旋变定子用止动垫圈来对旋转定子进行定位,改进成本低,并且能有效防止旋变定子松动,保证电角度稳定,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变定子机械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端盖,在所述端盖上设有止动垫圈;/n止动垫圈,在所述止动垫圈上设有内止动耳和外止动耳,且其中所述的外止动耳可上下折弯;/n旋变定子,设置在所述端盖内;所述旋变定子上设有旋变定子凹槽,且所述旋变定子凹槽与内止动耳相适配;/n旋变定子压板,设置在所述旋变定子上方;所述旋变定子压板通过紧固件将旋变定子压紧在端盖内,且所述外止动耳往上折弯后卡设在旋变定子压板凹槽中,所述内止动耳卡设在旋转定子凹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变定子机械防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盖,在所述端盖上设有止动垫圈;
止动垫圈,在所述止动垫圈上设有内止动耳和外止动耳,且其中所述的外止动耳可上下折弯;
旋变定子,设置在所述端盖内;所述旋变定子上设有旋变定子凹槽,且所述旋变定子凹槽与内止动耳相适配;
旋变定子压板,设置在所述旋变定子上方;所述旋变定子压板通过紧固件将旋变定子压紧在端盖内,且所述外止动耳往上折弯后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树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