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嵌入层压叠置件中的表面可接触部件的部件承载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部件承载件的方法、部件承载件以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配备有一个或更多个电子部件的部件承载件的产品功能不断增加并且这些部件的逐步小型化以及要安装在比如印刷电路板的部件承载件上或者嵌入在部件承载件中的部件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采用了具有多个部件的越来越强大的阵列状部件或封装件,这些阵列状部件或封装件具有多个接触部或连接部,其中,这些接触部之间的间隔越来越小。在运行过程中,将由这些部件和部件承载件本身产生的热量移除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同时,部件承载件应当是机械上稳定且电气上可靠的,以便即使在恶劣条件下也能够操作。特别地,将部件有效地嵌入在部件承载件中成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可能存在将部件有效地嵌入在部件承载件中的需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部件承载件,其中,该部件承载件包括层压的叠置件(即,具有通过层压相互连接的而不是通过模制形成的层结构的多层结构)和部件(特别地为半导体芯片),其中,该层压的叠置件包括至少一个电绝缘层结构和/或至少一个电传导层结构,该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并嵌入在叠置件中,其中,部件的所述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相对于叠置件暴露成使得:部件的所述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的暴露的自由端部与叠置件的外部主表面(特别是平坦主表面)齐平(即与叠置件的外部主表面对齐)或延伸(或突出)超过叠置件的外部主表面(特别是平坦主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系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部件承载件(100),所述部件承载件(100)包括:/n层压的叠置件(102),所述叠置件(102)包括至少一个电绝缘层结构(104)和/或至少一个电传导层结构(106);以及/n部件(108),所述部件(108)具有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110)并且被嵌入在所述叠置件(102)中;/n其中,所述部件(108)的所述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110)相对于所述叠置件(102)暴露成使得:所述部件(108)的所述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110)的暴露的自由端部(112)与所述叠置件(102)的外部主表面(114)齐平或者延伸超出所述叠置件(102)的所述外部主表面(114)。/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15 EP 19174726.01.一种部件承载件(100),所述部件承载件(100)包括:
层压的叠置件(102),所述叠置件(102)包括至少一个电绝缘层结构(104)和/或至少一个电传导层结构(106);以及
部件(108),所述部件(108)具有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110)并且被嵌入在所述叠置件(102)中;
其中,所述部件(108)的所述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110)相对于所述叠置件(102)暴露成使得:所述部件(108)的所述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110)的暴露的自由端部(112)与所述叠置件(102)的外部主表面(114)齐平或者延伸超出所述叠置件(102)的所述外部主表面(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承载件(100),包括下述特征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110)包括至少一个柱(116)或者由所述至少一个柱(116)构成,所述至少一个柱(116)特别地为至少一个铜柱(116);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110)包括至少一个盘(118、119)或者由所述至少一个盘(118、119)构成,所述至少一个盘(118、119)特别地为至少一个铜盘(118、1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承载件(1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110)包括至少一个盘(118、119)以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盘(118、119)上的至少一个柱(116),或者所述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110)由所述至少一个盘(118、119)和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盘(118、119)上的所述至少一个柱(116)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部件承载件(1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盘(118、119)包括下述各者中的至少一者: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柱(116)与所述部件(108)的主体(108a)间隔开的至少一个盘(118);
直接位于所述部件(108)的主体(108a)上的至少一个盘(119),所述至少一个盘(119)特别地将所述部件(108)的所述主体(108a)与所述至少一个柱(116)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承载件(100),包括下述特征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110)具有为至少0.3、特别地为至少0.5、更特别地为至少1、优选地为至少2的高宽比;
其中,暴露的所述电传导连接结构(110)构造成用于直接电连接至电子外围部,特别地,暴露的所述电传导连接结构(110)构造成用于直接电连接至另外的部件(174、176),更特别地,暴露的所述电传导连接结构(110)构造成用于直接电连接至半导体芯片;
其中,暴露的所述电传导连接结构(110)构造成能够通过再分布结构(193)或不通过所述再分布结构(193)而与电子外围部连接;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110)的至少一个暴露的自由端部(112)被覆盖有焊接材料(120);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传导连接结构(110)的至少一个暴露的自由端部(112)设置有至少一个盘(118),所述至少一个盘(118)特别地覆盖有焊接材料(120);
所述部件承载件(100)包括嵌入在所述叠置件(112)中的至少一个另外的部件(150、152),所述部件承载件(100)的所述另外的部件(150、152)特别地电连接至所述部件(108);
其中,所述部件(108)特别地选自:电子部件、非导电和/或导电嵌体、热传递单元、光引导元件、能量收集单元、有源电子部件、无源电子部件、电子芯片、存储装置、滤波器、集成电路、信号处理部件、功率管理部件、光电接口元件、电压转换器、密码部件、发送器和/或接收器、机电换能器、致动器、微机电系统、微处理器、电容器、电阻器、电感、蓄能器、开关、相机、天线、磁性元件,另外的部件承载件和逻辑芯片;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传导层结构(106)中的至少一者包括铜、铝、镍、银、金、钛、钯和钨中的至少一者,所提及的铜、铝、镍、银、金、钛、钯和钨中的任意一者可选地被涂覆有诸如石墨烯之类的超导材料;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绝缘层结构(104)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树脂、氰酸酯、聚亚苯基衍生物、玻璃、预浸材料、聚酰亚胺、聚酰胺、液晶聚合物、环氧基积层膜、聚四氟乙烯、陶瓷和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树脂特别地为增强树脂或非增强树脂,例如为环氧树脂或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FR-4、FR-5;
其中,所述部件承载件(100)被成形为板;
其中,所述部件承载件(100)被构造为印刷电路板、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因茨·莫伊齐,约翰尼斯·施塔尔,安德里亚斯·兹鲁克,
申请(专利权)人:奥特斯奥地利科技与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奥地利;AT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