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型剪力墙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业化
,尤其涉及一种T型剪力墙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用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预制剪力墙,比如外墙,一般为实心剪力墙,其竖向连接为套筒连接或浆锚连接。以套筒连接方式来说,不仅在工厂生产时候需将套筒定位准确,且出厂时要求带定位钢板,这样势必造成生产成本增加,构件重量较重(因为是实心墙),运输效率低下。现场施工吊装时对塔吊的要求也较高,周转效率较慢,安装时需专业的灌浆团队操作,对职业水平要求较高,且需全过程记录,对位的时候有可能存在钢筋与套筒的偏差,因而对前期施工墙体的垂直钢筋预留的准确度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偏差较大还需采用植筋技术或废掉构件,从而影响工期及成本。且一般的灌浆料需达到C80及以上,而在后期检测上也无法判断灌浆密实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对位准确的T型剪力墙连接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T型剪力墙连接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墙和第二预制墙,以及设于第一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型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墙(1)和第二预制墙(2),以及设于第一预制墙(1)和第二预制墙(2)待连接处一侧并与第一预制墙(1)和第二预制墙(2)均垂直的第三预制墙(3),所述第一预制墙(1)的连接端面、第二预制墙(2)的连接端面和第三预制墙(3)的连接端面之间形成T型的浇筑空间(4);/n所述第一预制墙(1)中预埋有多个第一环形钢筋(5),多个第一环形钢筋(5)沿第一预制墙(1)连接端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环形钢筋(5)部分相对所述第一预制墙(1)的连接端面伸出形成位于浇筑空间(4)中的第一连接部(51);所述第二预制墙(2)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型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墙(1)和第二预制墙(2),以及设于第一预制墙(1)和第二预制墙(2)待连接处一侧并与第一预制墙(1)和第二预制墙(2)均垂直的第三预制墙(3),所述第一预制墙(1)的连接端面、第二预制墙(2)的连接端面和第三预制墙(3)的连接端面之间形成T型的浇筑空间(4);
所述第一预制墙(1)中预埋有多个第一环形钢筋(5),多个第一环形钢筋(5)沿第一预制墙(1)连接端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环形钢筋(5)部分相对所述第一预制墙(1)的连接端面伸出形成位于浇筑空间(4)中的第一连接部(51);所述第二预制墙(2)中预埋有多个第二环形钢筋(6),多个第二环形钢筋(6)沿第二预制墙(2)连接端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环形钢筋(6)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预制墙(2)的连接端面伸出形成位于浇筑空间(4)中的第二连接部(61),所述第三预制墙(3)中预埋有多个第三环形钢筋(7),多个第三环形钢筋(7)沿第三预制墙(3)连接端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三环形钢筋(7)部分相对所述第三预制墙(3)的连接端面伸出形成位于浇筑空间(4)中的第三连接部(71);
所述浇筑空间(4)中设有第一钢筋(8)、第二钢筋(9)、第三钢筋(10)、第四钢筋(11)、第一箍筋(12)和第二箍筋(13),所述第一钢筋(8)贯穿多个第一连接部(51)并贯穿所述第一箍筋(12),所述第二钢筋(9)贯穿多个第二连接部(61)并贯穿所述第一箍筋(12),所述第三钢筋(10)贯穿第三连接部(71)并贯穿所述第二箍筋(13),所述第四钢筋(11)贯穿所述第一箍筋(12)并贯穿所述第二箍筋(13),所述浇筑空间(4)中浇筑有混凝土从而各预制墙、钢筋和箍筋连接形成T型剪力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剪力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钢筋(8)、第二钢筋(9)、第三钢筋(10)、第四钢筋(11)均设有多根,多根第一钢筋(8)呈矩阵分布,多根第二钢筋(9)呈矩阵分布,多根第三钢筋(10)呈矩阵分布,多根第四钢筋(11)呈矩阵分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生,王建斌,魏金发,边福东,卢志宇,王文,李晶,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朵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