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连续箱梁内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95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现浇连续箱梁内模,包括钢面板、侧肋、第二螺栓、条钢、撑杆、可调顶托、顶肋、定位钢筋和第一螺栓,所述钢面板设置在侧肋和顶肋上并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侧肋呈对称布置,侧肋底端设置条钢并通过第二螺栓相连,所述侧肋和顶肋通过第一螺栓相连,所述对称的侧肋间设置撑杆,所述顶肋和条钢间设置撑杆,所述撑杆两端设置可调顶托,所述条钢与其下方的定位钢筋螺纹连接;所述侧肋顶端设置凹口和第一螺栓孔,顶肋两端设置凸口和第一螺栓孔,凹口与凸口相互拼接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内模固定定位装置,可以通过调节螺母和定位钢筋数量,精确控制内模定位高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浇连续箱梁内模
本技术涉及现浇箱梁
,尤其涉及一种现浇连续箱梁内模。
技术介绍
箱梁结构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箱梁,目前的箱梁施工工艺基本成熟,已步入标准化施工工艺,施工时需要搭设施工支架,制作模板。传统箱梁内膜施工主要采用整体拼装和散拼装的方式,施工过程中拆装繁琐,内模定位固定不稳,且在浇筑内模下方箱梁底板部分时,容易出现混凝土摊铺不足,振捣不实的问题。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拆装简便,定位精确稳固且能很好提高底板浇筑质量的现浇连续箱梁内模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现浇连续箱梁内模。这种现浇连续箱梁内模,包括钢面板、侧肋、第二螺栓、条钢、撑杆、可调顶托、顶肋、定位钢筋和第一螺栓,所述钢面板设置在侧肋和顶肋上并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侧肋呈对称布置,侧肋底端设置条钢并通过第二螺栓相连,所述侧肋和顶肋通过第一螺栓相连,所述对称的侧肋间设置撑杆,所述顶肋和条钢间设置撑杆,所述撑杆两端设置可调顶托,所述条钢与其下方的定位钢筋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侧肋顶端设置凹口和第一螺栓孔,顶肋两端设置凸口和第一螺栓孔,凹口与凸口相互拼接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条钢上均匀设置第二螺栓孔,所述定位钢筋底端设置砂浆垫块,定位钢筋顶端设置螺纹,定位钢筋通过第二螺栓孔和螺母与条钢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计的内模固定定位装置,可以通过调节螺母和定位钢筋数量,精确控制内模定位高度和稳定性。(2)本技术设计的侧肋和顶肋连接部件可快连易拆,方便箱梁底板的浇筑和振捣混凝土。附图说明图1是现浇连续箱梁内模横断面图;图2是第一次浇筑内箱模板示意图;图3是第二次浇筑内箱模板示意图;图4是内模固定定位装置示意图;图5是条钢布孔示意图;图6是侧肋和顶肋连接部件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螺栓孔;2——钢面板;3——侧肋;4——第二螺栓;5——条钢;6——撑杆;7——可调顶托;8——第二螺栓孔;9——顶肋;10——凸口;11——凹口;12——螺母;13——螺纹;14——定位钢筋;15——砂浆垫块;16——第一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述的现浇连续箱梁内模,包括钢面板2、侧肋3、第二螺栓4、条钢5、撑杆6、可调顶托7、顶肋9、定位钢筋14和第一螺栓16,所述钢面板2设置在侧肋3和顶肋9上并通过第一螺栓16连接,所述侧肋3呈对称布置,侧肋3底端设置条钢5并通过第二螺栓4相连,所述侧肋3和顶肋9通过第一螺栓16相连,所述对称的侧肋3间设置撑杆6,所述顶肋9和条钢5间设置撑杆6,所述撑杆6两端设置可调顶托7,所述条钢5与其下方的定位钢筋14螺纹连接。所述侧肋3顶端设置凹口11和第一螺栓孔1,顶肋9两端设置凸口10和第一螺栓孔1,凹口11与凸口10相互拼接并通过第一螺栓16固定。所述条钢5上均匀设置第二螺栓孔8,所述定位钢筋14底端设置砂浆垫块15,定位钢筋14顶端设置螺纹13,定位钢筋14通过第二螺栓孔8和螺母12与条钢5连接。所述的现浇连续箱梁内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是根据箱梁内模设计尺寸,提前加工内膜的钢面板2、侧肋3和顶肋9,在拼装场地利用拼装胎架进行内模单体侧模和顶模拼装。第二步是钢面板2之间采用U型卡进行连接,侧肋3、顶肋9与钢面板2采用第一螺栓16连接,接缝处采用铁胶布防止漏浆。对称内模侧模之间通过侧肋3底端与条钢5进行栓接相连,侧肋3和顶肋9间通过凸口10和凹口11结合,使用第一螺栓16连接闭合。然后采用撑杆6搭设内模支撑。撑杆6与侧肋3、条钢5、顶肋9接触部位安装可调顶托7,便于调节,如图1所示。第三步是利用吊车将缺少顶模的内模吊装到底板钢筋网上方,将底端带有砂浆垫块15的定位钢筋14通过栓接与条钢5相连,用来内模固定定位。内模单体间采用螺栓进行连接,接缝处预先粘贴双面胶,防止拼缝漏浆。然后进行箱梁第一次浇筑,包括底板和腹板的浇筑振捣,如图2所示。第四步是待箱梁底板和腹板的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一定程度后,吊运并安装内模顶模,绑扎顶板钢筋,进行箱梁第二次浇筑,包括箱梁的顶板和翼缘板,如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连续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面板(2)、侧肋(3)、第二螺栓(4)、条钢(5)、撑杆(6)、可调顶托(7)、顶肋(9)、定位钢筋(14)和第一螺栓(16),所述钢面板(2)设置在侧肋(3)和顶肋(9)上并通过第一螺栓(16)连接,所述侧肋(3)呈对称布置,侧肋(3)底端设置条钢(5)并通过第二螺栓(4)相连,所述侧肋(3)和顶肋(9)通过第一螺栓(16)相连,所述对称的侧肋(3)间设置撑杆(6),所述顶肋(9)和条钢(5)间设置撑杆(6),所述撑杆(6)两端设置可调顶托(7),所述条钢(5)与其下方的定位钢筋(14)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连续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面板(2)、侧肋(3)、第二螺栓(4)、条钢(5)、撑杆(6)、可调顶托(7)、顶肋(9)、定位钢筋(14)和第一螺栓(16),所述钢面板(2)设置在侧肋(3)和顶肋(9)上并通过第一螺栓(16)连接,所述侧肋(3)呈对称布置,侧肋(3)底端设置条钢(5)并通过第二螺栓(4)相连,所述侧肋(3)和顶肋(9)通过第一螺栓(16)相连,所述对称的侧肋(3)间设置撑杆(6),所述顶肋(9)和条钢(5)间设置撑杆(6),所述撑杆(6)两端设置可调顶托(7),所述条钢(5)与其下方的定位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昌广乔文开
申请(专利权)人:淙创上海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