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连续箱梁外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95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现浇连续箱梁外模,包括翼缘板模、铰接螺栓、背肋、侧模、底模、安全网、撑杆、可调顶托、分配梁、贝雷梁、承重梁、剪刀撑和钢立柱;所述承重梁设置在钢立柱上部,所述贝雷梁设置在承重梁上部,所述分配梁设置在贝雷梁上部;所述撑杆为扣件式钢管支撑,撑杆横竖交错组成撑杆支架,撑杆端部设置可调顶托,撑杆支架底部的可调顶托设置在分配梁上,撑杆支架顶部的可调顶托设置在背肋处,所述剪刀撑设置在撑杆支架上,所述安全网设置在撑杆支架顺桥向外侧;撑杆支架通过可调顶托支撑固定箱梁外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铰接螺栓连接底模、侧模、翼缘板模组成箱梁外模,拆卸省时省力,损耗小,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浇连续箱梁外模
本技术涉及现浇箱梁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现浇连续箱梁外模。
技术介绍
箱梁结构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箱梁,目前的现浇箱梁施工工艺基本成熟,已步入标准化施工工艺,施工时需要搭设施工支架,制作模板。传统箱梁外膜施工主要采用铺设木枋和竹胶板,施工过程中安装工序繁琐,也不易脱模拆模,模板易产生变形,材料损耗大。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拆装方便,重复周转利用率高的现浇连续箱梁外模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现浇连续箱梁外模。这种现浇连续箱梁外模,包括翼缘板模、铰接螺栓、背肋、侧模、底模、安全网、撑杆、可调顶托、分配梁、贝雷梁、承重梁、剪刀撑和钢立柱;所述承重梁设置在钢立柱上部,所述贝雷梁设置在承重梁上部,所述分配梁设置在贝雷梁上部;所述撑杆为扣件式钢管支撑,撑杆横竖交错组成撑杆支架,撑杆端部设置可调顶托,撑杆支架底部的可调顶托设置在分配梁上,撑杆支架顶部的可调顶托设置在背肋处,所述剪刀撑设置在撑杆支架上,所述安全网设置在撑杆支架顺桥向外侧;撑杆支架通过可调顶托支撑固定箱梁外模,箱梁外模包括翼缘板模、侧模和底模,所述翼缘板模、侧模和底模背面均设置有背肋,所述底模与侧模之间由背肋通过铰接螺栓连接,所述翼缘板模与侧模之间由背肋通过铰接螺栓连接。作为优选:竖向的撑杆底部的可调顶托设置在分配梁上部,竖向的撑杆顶部的可调顶托设置在背肋下部,最外侧的竖向的撑杆高于翼缘板模;横向的撑杆内端的可调顶托设置在背肋侧部。作为优选:相邻的背肋之间通过铰接螺栓连接,背肋一端设置带有铰接螺栓孔的凸口,另一端设置带有铰接螺栓孔的凹口,凸口与凹口配合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的组合钢模板,刚度高,不易变形;使用铰接螺栓连接底模、侧模、翼缘板模组成箱梁外模,拆卸省时省力,损耗小,经济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现浇连续箱梁外模布置图;图2是箱梁外模示意图;图3是背肋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翼缘板模;2——铰接螺栓;3——背肋;4——侧模;5——底模;6——安全网;7——撑杆;8——可调顶托;9——分配梁;10——贝雷梁;11——承重梁;12——剪刀撑;13——钢立柱;14——凸口;15——铰接螺栓孔;16——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述的现浇连续箱梁外模,包括翼缘板模1、铰接螺栓2、背肋3、侧模4、底模5、安全网6、撑杆7、可调顶托8、分配梁9、贝雷梁10、承重梁11、剪刀撑12和钢立柱13;所述承重梁11设置在钢立柱13上部,所述贝雷梁10设置在承重梁11上部,所述分配梁9设置在贝雷梁10上部;所述撑杆7为扣件式钢管支撑,撑杆7横竖交错组成撑杆支架,撑杆7端部设置可调顶托8,撑杆支架底部的可调顶托8设置在分配梁9上,撑杆支架顶部的可调顶托8设置在背肋3处,所述剪刀撑12设置在撑杆支架上,所述安全网6设置在撑杆支架顺桥向外侧;撑杆支架通过可调顶托8支撑固定箱梁外模,箱梁外模包括翼缘板模1、侧模4和底模5,所述翼缘板模1、侧模4和底模5背面均设置有背肋3,所述底模5与侧模4之间由背肋3通过铰接螺栓2连接,所述翼缘板模1与侧模4之间由背肋3通过铰接螺栓2连接。竖向的撑杆7底部的可调顶托8设置在分配梁9上部,竖向的撑杆7顶部的可调顶托8设置在背肋3下部,最外侧的竖向的撑杆7高于翼缘板模1;横向的撑杆7内端的可调顶托8设置在背肋3侧部。相邻的背肋3之间通过铰接螺栓2连接,背肋3一端设置带有铰接螺栓孔15的凸口14,另一端设置带有铰接螺栓孔15的凹口16,凸口14与凹口16配合连接。所述的现浇连续箱梁外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是根据工程箱梁设计,提前在加工厂预制安装好翼缘板模1、侧模4和底模5的单体模块。第二步是搭设钢立柱13基础,并在钢立柱13顶端安装横桥向的承重梁11,然后用吊车分段组装纵桥向的贝雷梁10;在贝雷梁10顶部以顺桥向间距90cm铺设I20工字钢的分配梁9,分配梁9用U形螺栓固定在贝雷梁10上,在分配梁9上搭设满堂碗扣式撑杆支架,撑杆支架通过可调顶托8支撑固定箱梁外模,如图1所示。第三步是撑杆支架搭设好后,先吊装底模5安装于撑杆支架上;再吊装侧模4,底模5和侧模4通过背肋3采用铰接螺栓2连接,利用撑杆支架固定;最后吊装翼缘板模1,侧模4和翼缘板模1通过背肋3采用铰接螺栓2连接,利用撑杆支架固定。通过调整撑杆支架上的可调顶托8,使箱梁外模达到工程设计要求。第四步是在该跨段箱梁浇筑完成,进行外模板拆卸时,局部调松可调顶托8,利用钢模板本身自重使模板一端微脱分离,再拆除铰接螺栓2,逐步拆除翼缘板模1、侧模4和底模5,进行周转使用,拆卸省时省力,损耗小,经济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连续箱梁外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翼缘板模(1)、铰接螺栓(2)、背肋(3)、侧模(4)、底模(5)、安全网(6)、撑杆(7)、可调顶托(8)、分配梁(9)、贝雷梁(10)、承重梁(11)、剪刀撑(12)和钢立柱(13);所述承重梁(11)设置在钢立柱(13)上部,所述贝雷梁(10)设置在承重梁(11)上部,所述分配梁(9)设置在贝雷梁(10)上部;所述撑杆(7)为扣件式钢管支撑,撑杆(7)横竖交错组成撑杆支架,撑杆(7)端部设置可调顶托(8),撑杆支架底部的可调顶托(8)设置在分配梁(9)上,撑杆支架顶部的可调顶托(8)设置在背肋(3)处,所述剪刀撑(12)设置在撑杆支架上,所述安全网(6)设置在撑杆支架顺桥向外侧;撑杆支架通过可调顶托(8)支撑固定箱梁外模,箱梁外模包括翼缘板模(1)、侧模(4)和底模(5),所述翼缘板模(1)、侧模(4)和底模(5)背面均设置有背肋(3),所述底模(5)与侧模(4)之间由背肋(3)通过铰接螺栓(2)连接,所述翼缘板模(1)与侧模(4)之间由背肋(3)通过铰接螺栓(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连续箱梁外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翼缘板模(1)、铰接螺栓(2)、背肋(3)、侧模(4)、底模(5)、安全网(6)、撑杆(7)、可调顶托(8)、分配梁(9)、贝雷梁(10)、承重梁(11)、剪刀撑(12)和钢立柱(13);所述承重梁(11)设置在钢立柱(13)上部,所述贝雷梁(10)设置在承重梁(11)上部,所述分配梁(9)设置在贝雷梁(10)上部;所述撑杆(7)为扣件式钢管支撑,撑杆(7)横竖交错组成撑杆支架,撑杆(7)端部设置可调顶托(8),撑杆支架底部的可调顶托(8)设置在分配梁(9)上,撑杆支架顶部的可调顶托(8)设置在背肋(3)处,所述剪刀撑(12)设置在撑杆支架上,所述安全网(6)设置在撑杆支架顺桥向外侧;撑杆支架通过可调顶托(8)支撑固定箱梁外模,箱梁外模包括翼缘板模(1)、侧模(4)和底模(5),所述翼缘板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昌广乔文开
申请(专利权)人:淙创上海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