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生产酸洗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82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生产酸洗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设有盐酸池,所述处理箱的底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二基座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轴穿过第一通孔,并与第一基座的侧壁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靠近第二基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电动机、转轴、蜗杆、蜗轮、传动杆、搅拌叶、毛刷轮辊、平行轮辊、氢氧化钠入口和溢水口等结构构件,通过向处理箱持续加入定量的氢氧化钠,再加以充分搅拌,可以中和钢丝表面的酸液,使酸洗效果更佳,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生产酸洗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酸洗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丝生产酸洗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钢丝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高温与氧气接触,其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铁皮,在进行下道镀(涂)层工序之前,必须将这层氧化皮去除,否则不可能获得牢固的镀(涂)层。去除氧化铁皮的方法主要是让钢丝通过盐酸或硫酸槽池,使钢丝表面氧化铁皮与酸液发生化学反应,达到去除氧化铁皮的目的。若钢丝酸洗过后不对其表面残留的酸液进行清理,而残留的酸液会腐蚀后续加工的部件,造成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同时也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不利于钢丝的生产和加工。目前的一些处理装置多是采用水清洗的方式进行,由于酸液的些许残留,导致这种处理方式效果不佳,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钢丝生产酸洗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丝生产酸洗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一侧设有盐酸池,所述处理箱的底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生产酸洗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一侧设有盐酸池(2),所述处理箱(1)的底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3)和第二基座(4),所述第二基座(4)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7),所述电动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第二基座(4)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6),所述转轴(5)穿过第一通孔(16),并与第一基座(3)的侧壁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靠近第二基座(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杆(17),所述处理箱(1)的内底壁靠近蜗杆(17)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9),所述第二通孔(19)的内部贯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生产酸洗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一侧设有盐酸池(2),所述处理箱(1)的底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3)和第二基座(4),所述第二基座(4)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7),所述电动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第二基座(4)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6),所述转轴(5)穿过第一通孔(16),并与第一基座(3)的侧壁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靠近第二基座(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杆(17),所述处理箱(1)的内底壁靠近蜗杆(17)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9),所述第二通孔(19)的内部贯穿有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的靠近蜗杆(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8),所述传动杆(6)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9),所述处理箱(1)靠近盐酸池(2)的一侧中部开设有钢丝入口(11),所述处理箱(1)的另一侧与钢丝入口(11)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略高位置处开设有钢丝出口(15),所述处理箱(1)的内部靠近钢丝入口(11)的位置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安营牟秀军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西清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