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丝表面清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底座和移动轮,移动轮转动设置在底座的下侧,底座的上侧水平转动设置有第一板,第一板的下端转动设置有滑杆,滑杆的下端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块,滑块的下侧转动设置有刷子,第一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吸尘机,滑杆的下表面开设有滑轨,滑杆的一端设置有齿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两个滑块向着外侧移动的时候,使得转动板之间的距离变大,当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板进行转动的时候,使得第三电机带动刷子在钢丝的表面进行转动清洁,从而无需操作人员进行手动的清洁,下端的滑杆和刷子能够在钢丝的上表面进行转动,进行高效率的清洁。
A cleaning device for front surface of prestressed steel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丝表面清洁
,具体是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受拉区钢筋用的冷拉钢丝。一般混凝土对压缩力具有高的强度,但在承受拉伸力时则显示出脆性,容易产生龟裂。预应力混凝土,就是使配置在构件中受拉区的钢筋预先承受一个拉伸力而产生预拉应力。钢筋上的预拉应力反作用到受拉区的预压应力可抵消或减小外载荷作用在混凝土上的拉应力,从而大大提高受拉区抵抗拉力的能力,因而可减小构件尺寸,节约材料并减轻构件的自重。预应力钢丝的生产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广泛应用而得到很快的发展。预应力的钢丝制造完成之后缠绕成一个圆圈,放置在车间的地面上,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存放了之后,使得钢丝表面附着了较多的脏污,现有的清洁方式是由操作人员手动的清洁,从而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底座和移动轮,所述移动轮转动设置在底座的下侧,所述底座的上侧水平转动设置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的下端转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的下侧转动设置有刷子,所述第一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吸尘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的下表面开设有滑轨,所述滑杆的一端设置有齿条,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的内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齿条齿合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板,所述刷子固定连接在转动板的下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上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第一板固定连接在转动杆的上端,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设置有从动轮,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从动轮齿合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下端与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电源和控制器,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两个滑块向着外侧移动的时候,使得转动板之间的距离变大,当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板进行转动的时候,使得第三电机带动刷子在钢丝的表面进行转动清洁,从而无需操作人员进行手动的清洁,第三电机带动第二板进行转动的时候,使得下端的滑杆和刷子能够在钢丝的上表面进行转动,进行高效率的清洁。2.当第四电机带动第二主动轮转动的时候,使得第二主动轮带动从动轮和上端的转动杆一起转动,使得位于外侧的第一板和下端的滑杆可以转动到底座的上侧,进行收回操作,便于节省收纳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中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中第一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移动轮;3、第一板;4、滑杆;5、滑轨;6、齿条;7、滑块;8、第一电机;9、第一主动轮;10、第二电机;11、转动板;12、刷子;13、转动杆;14、第三电机;15、第二板;16、吸尘机;17、从动轮;18、第四电机;19、第二主动轮;20、电源;21、控制器;22、把手。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底座1和移动轮2,移动轮2转动设置在底座1的下侧,底座1的上侧水平转动设置有第一板3,第一板3的下端转动设置有滑杆4,滑杆4的下端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块7,滑块7的下侧转动设置有刷子12,第一板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吸尘机16,滑杆4的下表面开设有滑轨5,滑杆4的一端设置有齿条6,滑块7滑动设置在滑轨5的内部,滑块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第一主动轮9,第一主动轮9与齿条6齿合连接,第一板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板11,刷子12固定连接在转动板11的下端,第一电机8带动第一主动轮9在齿条6的一侧转动,由于第一主动轮9与齿条6是齿合连接,使得第一电机8驱动滑块7在滑轨5的内部水平滑动,当两个滑块7向着外侧移动的时候,使得转动板11之间的距离变大,当第二电机10带动转动板11进行转动的时候,使得第三电机14带动刷子12在钢丝的表面进行转动清洁,从而无需操作人员进行手动的清洁,由于滑块7的移动,钢丝是卷绕在一起的,形成一个圆圈,使得可以清洁不同直径大小的钢丝,便于调节,第三电机14带动第二板15进行转动的时候,使得下端的滑杆4和刷子12能够在钢丝的上表面进行转动,进行高效率的清洁,第三电机14带动的是第二板15进行转动,第二电机10驱动的是转动板11进行转动,最后通过转动板11的转动,使得转动板11下端的刷子12进行转动,转动板11的转动让刷子12可以在钢丝的表面进行清洁,但是如果想实现刷子12的位置移动,就要让上端的第二板15进行转动,这样的话可以实现各自的转动。底座1的上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杆13,第一板3固定连接在转动杆13的上端,转动杆13的外侧设置有从动轮17,底座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四电机18,第四电机18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第二主动轮19,第二主动轮19与从动轮17齿合连接,第一板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14,第三电机14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第二板15,第二板15的下端与滑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底座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电源20和控制器21,底座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把手22,当第四电机18带动第二主动轮19转动的时候,使得第二主动轮19带动从动轮17和上端的转动杆13一起转动,使得位于外侧的第一板3和下端的滑杆4可以转动到底座1的上侧,进行收回操作,便于节省收纳的空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第一电机8带动第一主动轮9在齿条6的一侧转动,由于第一主动轮9与齿条6是齿合连接,使得第一电机8驱动滑块7在滑轨5的内部水平滑动,当两个滑块7向着外侧移动的时候,使得转动板11之间的距离变大,当第二电机10带动转动板11进行转动的时候,使得第三电机14带动刷子12在钢丝的表面进行转动清洁,从而无需操作人员进行手动的清洁,由于滑块7的移动,钢丝是卷绕在一起的,形成一个圆圈,使得可以清洁不同直径大小的钢丝,便于调节,第三电机14带动第二板15进行转动的时候,使得下端的滑杆4和刷子12能够在钢丝的上表面进行转动,进行高效率的清洁,当第四电机18带动第二主动轮19转动的时候,使得第二主动轮19带动从动轮17和上端的转动杆13一起转动,使得位于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底座(1)和移动轮(2),所述移动轮(2)转动设置在底座(1)的下侧,所述底座(1)的上侧水平转动设置有第一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3)的下端转动设置有滑杆(4),所述滑杆(4)的下端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下侧转动设置有刷子(12),所述第一板(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吸尘机(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底座(1)和移动轮(2),所述移动轮(2)转动设置在底座(1)的下侧,所述底座(1)的上侧水平转动设置有第一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3)的下端转动设置有滑杆(4),所述滑杆(4)的下端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下侧转动设置有刷子(12),所述第一板(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吸尘机(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的下表面开设有滑轨(5),所述滑杆(4)的一端设置有齿条(6),所述滑块(7)滑动设置在滑轨(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第一主动轮(9),所述第一主动轮(9)与齿条(6)齿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丝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安营,牟秀军,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西清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