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施工工况的小生产力混凝土喷射机,涉及喷射混凝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喷射混凝土的研究生产与检测的数据与现场试验条件、环境规范性、材料性能质量验收有一定的偏离的问题。所述混凝土搅拌罐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端盖,所述混凝土搅拌罐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洗热水注口,所述清洗热水注口的一侧设置有湿式搅拌水入口,所述混凝土搅拌罐的两端均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混凝土搅拌罐的下方设置有金属支撑架,所述混凝土搅拌罐的内部设置有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板,且搅拌叶板有四个,所述金属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分级隔板,所述分级隔板的上方设置有混凝土喷射机。
A small productivity concrete sprayer simulating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施工工况的小生产力混凝土喷射机
本技术涉及喷射混凝土
,具体为一种模拟施工工况的小生产力混凝土喷射机。
技术介绍
喷射混凝土一般运用于基坑开挖锚杆支护技术和地下工程锚喷加固技术,通常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包括原材料选择、施工机具选择、配合比设计和现场加入速凝剂进行喷射施工。对其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在于其抗压强度的检验,试件采用喷射大板试模法成型,标准养护28d后,切割制取100mm×100mm×100mm立方体试件,检测其抗压强度。但是,现有的喷射混凝土的研究生产与检测一般是先对不掺速凝剂的混凝土进行配比设计或验证,再对速凝剂按照相应标准进行检测,或是在现场进行实际的强度试验,这样对照相关试验方法标准要求,与现场试验条件、环境规范性、材料性能质量验收有一定的偏离;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模拟施工工况的小生产力混凝土喷射机及试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施工工况的小生产力混凝土喷射机及试验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喷射混凝土的研究生产与检测一般是先对不掺速凝剂的混凝土进行配比设计或验证,再对速凝剂按照相应标准进行检测,或是在现场进行实际的强度试验,这样对照相关试验方法标准要求,与现场试验条件、环境规范性、材料性能质量验收有一定的偏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施工工况的小生产力混凝土喷射机,包括混凝土搅拌罐,所述混凝土搅拌罐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端盖,所述混凝土搅拌罐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洗热水注口,所述清洗热水注口的一侧设置有湿式搅拌水入口,所述混凝土搅拌罐的两端均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混凝土搅拌罐的下方设置有金属支撑架,所述混凝土搅拌罐的内部设置有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板,且搅拌叶板有四个,所述金属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分级隔板,所述分级隔板的上方设置有混凝土喷射机,所述混凝土喷射机的上方设置有入料口,且入料口有两个,所述入料口的上方设置有输料软管,所述输料软管的上方设置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外表面设置有旋转控制阀,所述混凝土喷射机的两侧均设置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压力出口,所述第一压力出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压力出口,所述混凝土喷射机的下方设置有组接喷头,且组接喷头有两个,所述组接喷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压力注口,所述压力注口的一侧设置有干式供水管道。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搅拌罐与密封端盖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中心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转轴与搅拌叶板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搅拌罐与金属支撑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金属支撑架与分级隔板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入料口与出料斗通过输料软管连接,所述出料斗与混凝土搅拌罐固定连接,所述清洗热水注口和湿式搅拌水入口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力出口与干式供水管道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压力出口与压力注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组接喷头与干式供水管道通过法兰连接。优选的,所述组接喷头与混凝土喷射机固定连接,所述组接喷头的一端设置有法兰。一种模拟施工工况的小生产力混凝土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水泥优先采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当有防腐、耐高温等要求时,应采用特种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应不低于32.5;步骤二: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性好的中粗砂,细度模数不宜小于2.5,使用时砂子含水率宜控制在5%~7%,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性好的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应大于12mm,当使用短纤维材料时,粗骨料粒径不应大于10mm,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石材制成的粗骨料,粗骨料的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步骤三:喷射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水质应与普通混凝土相同,不得采用污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硫酸盐按SO42-含量计大于水重1%的水和海水等;步骤四:选择速凝剂时应考虑所用水泥与速凝剂的相容性,所采用的速凝剂应有出厂合格证,在使用前应按出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水泥凝结时间检验,其初凝时间不应超过5min,终凝时间不应超过10min,粉状速凝剂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应保持干燥,防止受潮变质,过期或受潮变质的速凝剂不得使用,速凝剂的掺量宜控制在水泥重量的2%~4%,最佳掺量应在施工前通过试验确定;步骤五:控制调节试验室环境温、湿度,保证混凝土原材料、搅拌设备、喷射设备及其他辅助试验仪器等符合相关试验标准要求;步骤六:按照标准规范将称量的喷射混凝土原材料砂、石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均匀,然后将水泥加入搅拌机搅拌,再加入拌合水,搅拌4min,然后直接倒入自行设计的小型喷射机,将混凝土按照设计用量、流量直接喷射到混凝土试模中,按照标准环境进行成型、养护、抗压试验检测,同时喷射的混凝土拌合物可以立即进行坍落度、凝结时间的检测;步骤七:进行比对分析,可以按照规范进行多次反复试验检测,根据试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计算分析,给出规范的试验或检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以在规范的试验室内进行拌合物性能、物理力学性能的检测,无需等到现场施工再观察喷射混凝土性能及混凝土试件检测,解决了施工现场无标准试验环境,不能规范检测喷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混凝强度的问题,保证了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经济性,同时也保证了喷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物理力学性能的科学性,规范用于指导现场实际施工;2、本技术通过混凝土搅拌罐上的湿式搅拌水入口可以实现混凝土的湿式搅拌方式,同时通过混凝土喷射机一侧的干式供水管道则可以实现干式的混凝土工作工序,以便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3、本技术在使用湿式搅拌实验后,可以通过清洗热水注口将清洗所用的热水灌注到搅拌罐中,之后通过搅拌叶板进行空转,带动清洗热水在罐体中进行翻转从而对罐体内部进行清洗,大面积的搅拌叶板可以有效的拍击清洗水,使其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清洗水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进行输送,反复多次后,直到将整个装置内部清洗干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混凝土搅拌罐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搅拌罐;2、湿式搅拌水入口;3、驱动电机;4、金属支撑架;5、密封端盖;6、第一压力出口;7、第二压力出口;8、混凝土喷射机;9、分级隔板;10、空气压缩机;11、干式供水管道;12、组接喷头;13、输料软管;14、入料口;15、出料斗;16、旋转控制阀;17、中心转轴;18、搅拌叶板;19、清洗热水注口;20、压力注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模拟施工工况的小生产力混凝土喷射机,包括混凝土搅拌罐1,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凝土搅拌罐1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端盖5,防止灰尘散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施工工况的小生产力混凝土喷射机,包括混凝土搅拌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搅拌罐(1)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端盖(5),所述混凝土搅拌罐(1)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洗热水注口(19),所述清洗热水注口(19)的一侧设置有湿式搅拌水入口(2),所述混凝土搅拌罐(1)的两端均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混凝土搅拌罐(1)的下方设置有金属支撑架(4),所述混凝土搅拌罐(1)的内部设置有中心转轴(17),所述中心转轴(17)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板(18),且搅拌叶板(18)有四个,所述金属支撑架(4)的下方设置有分级隔板(9),所述分级隔板(9)的上方设置有混凝土喷射机(8),所述混凝土喷射机(8)的上方设置有入料口(14),且入料口(14)有两个,所述入料口(14)的上方设置有输料软管(13),所述输料软管(13)的上方设置有出料斗(15),所述出料斗(15)的外表面设置有旋转控制阀(16),所述混凝土喷射机(8)的两侧均设置有空气压缩机(10),所述空气压缩机(1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压力出口(6),所述第一压力出口(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压力出口(7),所述混凝土喷射机(8)的下方设置有组接喷头(12),且组接喷头(12)有两个,所述组接喷头(12)的外表面设置有压力注口(20),所述压力注口(20)的一侧设置有干式供水管道(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施工工况的小生产力混凝土喷射机,包括混凝土搅拌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搅拌罐(1)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端盖(5),所述混凝土搅拌罐(1)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洗热水注口(19),所述清洗热水注口(19)的一侧设置有湿式搅拌水入口(2),所述混凝土搅拌罐(1)的两端均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混凝土搅拌罐(1)的下方设置有金属支撑架(4),所述混凝土搅拌罐(1)的内部设置有中心转轴(17),所述中心转轴(17)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叶板(18),且搅拌叶板(18)有四个,所述金属支撑架(4)的下方设置有分级隔板(9),所述分级隔板(9)的上方设置有混凝土喷射机(8),所述混凝土喷射机(8)的上方设置有入料口(14),且入料口(14)有两个,所述入料口(14)的上方设置有输料软管(13),所述输料软管(13)的上方设置有出料斗(15),所述出料斗(15)的外表面设置有旋转控制阀(16),所述混凝土喷射机(8)的两侧均设置有空气压缩机(10),所述空气压缩机(1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压力出口(6),所述第一压力出口(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压力出口(7),所述混凝土喷射机(8)的下方设置有组接喷头(12),且组接喷头(12)有两个,所述组接喷头(12)的外表面设置有压力注口(20),所述压力注口(20)的一侧设置有干式供水管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