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水仓内主接地极板监测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608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水仓内主接地极板监测升降装置,包括下水仓和支撑架,下水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顶端与横杆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横杆底端的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槽壁通过嵌设的轴承穿插连接有丝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水仓内主接地极板监测升降装置,通过安装的第二步进电机带动绕线轮正反转动,通过绕线轮正反转动带动拉绳的伸缩,便于带动主接地极板的升降,通过第一步进电机转动带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转动带动滑块在丝杆表面往复运动,便于将在下水仓内部的铸接地极板移动至岸边,方便对主接地极板进行检查与维护时的安全性,还极大的减轻了巡检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水仓内主接地极板监测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监测升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水仓内主接地极板监测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主接地极板应埋入水仓中,主副水仓要各设一块。其中,主接地极板要用面积不小于0.75平方米、厚度不小于5毫米的钢板,上面还要焊有一段扁钢,以连接引线。主接地极板每季度都要提出来进行检查,然而由于主接地极板较为沉重,提升较为困难,给接地极日常检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目前,对井下水仓内主接地极板进行检查时,大多采用定滑轮和带有摇把的滚筒缠绕钢丝绳的方式来实现主极地极板的升降,在升降终点选择插孔位置用销子插入固定的方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升降方式存在以下两个缺点:一是容易出现打伤工作人员的安全事故;二是,提升高度不到位,限制了主接地极板检查的全面性和细致性,造成巡检员不能及时发现主接地极板存在的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水仓内主接地极板监测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是容易出现打伤工作人员的安全事故和提升高度不到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水仓内主接地极板监测升降装置,包括下水仓(1)和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两个所述支撑架(3)的顶端与横杆(4)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杆(4)底端的中部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两侧槽壁通过嵌设的轴承穿插连接有丝杆(6),所述丝杆(6)的一端与第一步进电机(8)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步进电机(8)固定安装于电机箱(7)的内部,所述电机箱(7)固定安装于其中一个支撑架(3)的一侧,所述丝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U型块(10),所述U型块(10)的两侧内壁通过嵌设的轴穿插连接有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水仓内主接地极板监测升降装置,包括下水仓(1)和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两个所述支撑架(3)的顶端与横杆(4)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杆(4)底端的中部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两侧槽壁通过嵌设的轴承穿插连接有丝杆(6),所述丝杆(6)的一端与第一步进电机(8)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步进电机(8)固定安装于电机箱(7)的内部,所述电机箱(7)固定安装于其中一个支撑架(3)的一侧,所述丝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U型块(10),所述U型块(10)的两侧内壁通过嵌设的轴穿插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一端第二步进电机(12)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2)固定安装于U型块(10)的一侧,所述转轴(14)的表面套设有绕线轮(11),所述绕线轮(11)的表面缠绕有拉绳(13),所述拉绳(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主接地极板(2),所述主接地极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楠夏培才孟令义王延兵张明明孙怀明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