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度可调节的提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070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度可调节的提梁机,包括主梁、支腿、抓取机构和第一吊钩,所述主梁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支腿,且支腿的底端均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座的内部均匀通过缓冲件设置有承载板,且承载板与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梁的底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固定有转杆,所述绳索的底端固定有抓取机构,且绳索两侧的放绳筒上均套有限位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主梁、凹槽、转杆、活动套、第一电机、架体、放绳筒、绳索、抓取机构以及第二电机,便于对不同宽度规格的梁结构进行抓取,满足多种工作需求,绳索两侧的放绳筒上均设置有限位环,能对绳索进行固定限位,避免跑偏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度可调节的提梁机
本技术涉及提梁机
,具体为一种跨度可调节的提梁机。
技术介绍
提梁机是一种为桥梁建设而专门设计的一种门式起重机,易于拆装、运输,与普通门式起重机相比,安装方便快捷,经济实用,适用于经常流动的道路桥梁建设单位,但是现有的提梁机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具体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的提梁机的起吊跨度不利于调节,无法对不同宽度规格的梁结构进行抓取起吊,使用时存在局限性;2、现有的提梁机的抓取机构多为简单的挂钩,不够稳固,容易松脱,安全性较低;3、现有的提梁机在流动行走时的稳定性较差,由于路面凹凸不平导致此类提梁机容易发生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度可调节的提梁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起吊跨度不利于调节、起吊时安全性较低以及流动时稳定性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跨度可调节的提梁机,包括主梁、支腿、抓取机构和第一吊钩,所述主梁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支腿,且支腿的底端均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底座的内部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度可调节的提梁机,包括主梁(1)、支腿(7)、抓取机构(14)和第一吊钩(1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支腿(7),且支腿(7)的底端均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行走轮(9),所述底座(8)的内部均匀通过缓冲件(22)设置有承载板(23),且承载板(23)与支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梁(1)的底部设置有凹槽(3),且凹槽(3)的内部固定有转杆(4),所述凹槽(3)一侧的主梁(1)内固定有第一电机(6),且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与转杆(4)连接,所述转杆(4)的两端均套设有活动套(2),且活动套(2)的底端固定有架体(5),所述架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度可调节的提梁机,包括主梁(1)、支腿(7)、抓取机构(14)和第一吊钩(1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支腿(7),且支腿(7)的底端均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行走轮(9),所述底座(8)的内部均匀通过缓冲件(22)设置有承载板(23),且承载板(23)与支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梁(1)的底部设置有凹槽(3),且凹槽(3)的内部固定有转杆(4),所述凹槽(3)一侧的主梁(1)内固定有第一电机(6),且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与转杆(4)连接,所述转杆(4)的两端均套设有活动套(2),且活动套(2)的底端固定有架体(5),所述架体(5)之间固定有放绳筒(12),且架体(5)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通过滚轴与放绳筒(12)连接,且放绳筒(12)的两端均缠绕有绳索(13),所述绳索(13)的底端固定有抓取机构(14),且绳索(13)两侧的放绳筒(12)上均套有限位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度可调节的提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4)上设置有2个相对的螺纹面,所述活动套(2)的内壁均设置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长宇李欣雨冯俊郭仕超宋柳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大方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