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480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料分装设备领域,提供一种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包括:主框架、挡料板、活动溜槽、输送溜槽和动力翻转机构;所述主框架内设置挡料板,且挡料板朝向主框架的进料口设置;所述主框架的下部设置活动溜槽,所述活动溜槽的两端分别与输送溜槽连通;所述活动溜槽下方连接动力翻转机构。所述主框架包括:上盖、中间框架和分料仓;所述中间框架上部连接上盖,所述中间框架的一侧设置进料口,所述中间框架下部两侧分别与分料仓连通,所述分料仓的底端设置出料口,所述分料仓内部设置活动溜槽支撑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冲击小,翻转过程无撒料,且容易密封,实现无尘,精准卸料,提高物料分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分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物料分流装置,它可以实现物料在连续输送过程中不间断流向下一环节,从而实现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物料分流装置主要应用是矿山、码头、钢厂、粮库等连续散料运输设备末端。物料分流装置可以直接连接在需要装车位置的设备末端,根据装车工艺要求实现连续装车,也可以横跨两条皮带运输机实现单独输送的目的。现有的物料分流装置通常采用翻板式结构形式,但是翻板式结构的密封性相对较差,冲击较大,且在翻板翻转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两侧溜槽同时卸料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物料分流装置采用翻板式结构,导致密封性相对较差,冲击较大,且在翻板翻转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两侧溜槽同时卸料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能够实现冲击小,翻转过程无撒料,且容易密封,实现无尘,精准卸料,提高物料分流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包括:主框架(1)、挡料板(2)、活动溜槽(3)、输送溜槽(4)和动力翻转机构(6);所述主框架(1)内设置挡料板(2),且挡料板(2)朝向主框架(1)的进料口设置;所述主框架(1)的下部设置活动溜槽(3),所述活动溜槽(3)的两端分别与输送溜槽(4)连通;所述活动溜槽(3)下方连接动力翻转机构(6)。优选的,所述输送溜槽(4)上设置防溢护罩(5)。优选的,所述主框架(1)包括:上盖(1-1)、中间框架(1-2)和分料仓(1-3);所述中间框架(1-2)上部连接上盖(1-1),所述中间框架(1-2)的一侧设置进料口(1-2-1),所述中间框架(1-2)下部两侧分别与分料仓(1-3)连通,所述分料仓(1-3)的底端设置出料口(1-3-2),所述分料仓(1-3)内部设置活动溜槽支撑座(1-3-1)。优选的,所述中间框架(1-2)内通过挡料板支座(1-2-2)设置挡料板(2)。优选的,所述挡料板(2)包括减震器(2-2)。优选的,所述活动溜槽(3)包括U型管(3-1);所述U型管(3-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连接板(3-4),所述连接板(3-4)的中心位置设置支撑点(3-3);所述连接板(3-4)在支撑点(3-3)的两侧分别设置摆动轴承套(3-2)。优选的,所述动力翻转机构(6)包括摆动轴(6-1)、销轴(6-2)和油缸(6-3);所述摆动轴(6-1)将支撑点(3-3)活动连接在主框架(1)上;所述油缸(6-3)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销轴(6-2)连接在摆动轴承套(3-2)上。优选的,所述油缸(6-3)的缸体通过铜套(6-4)和支座(6-5)安装在主框架(1)底部。优选的,所述输送溜槽(4)包括:U型滑道(4-1)和导向口(4-2);所述U型滑道(4-1)的一端与活动溜槽(3)连通,另一端与导向口(4-2)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物料流通过其他输送形式被运送到本实施例的物料分流装置,与挡料板发生碰撞,使其沿着挡料板滑落流进活动溜槽中,实现冲击小;活动溜槽可以在油缸的作用下旋转调整卸料方向,且翻转过程无撒料,且容易密封,实现无尘,精准卸料,提高物料分流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主框架的侧面示意图;图5是挡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活动溜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活动溜槽的侧面示意图;图8是输送溜槽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输送溜槽的侧面示意图;图10是动力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沿图10中B-B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主框架;2、挡料板;3、活动溜槽;4、输送溜槽;5、防溢护罩;6、动力翻转机构;1-1、上盖;1-2、中间框架;1-3、分料仓;1-2-1、进料口;1-2-2、挡料板支座;1-3-1、活动溜槽支撑座;1-3-2、出料口;2-1、挡料板钢构;2-2、减震器;3-1、U型管;3-2、摆动轴承套;3-3、支撑点;3-4、连接板;4-1、U型滑道;4-2、导向口;6-1、摆动轴;6-2、销轴;6-3、油缸;6-4、铜套;6-5、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包括:主框架1、挡料板2、活动溜槽3、输送溜槽4和动力翻转机构6。所述主框架1内设置挡料板2,且挡料板2朝向主框架1的进料口设置,挡料板2的输出端与活动溜槽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主框架1的下部设置活动溜槽3,所述活动溜槽3的两端分别与输送溜槽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溜槽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活动溜槽3下方连接动力翻转机构6,通过动力翻转机构6选择一个输送溜槽4进行分流卸料。所述输送溜槽4上设置防溢护罩5。防溢护罩5是由工程塑料支撑,透明可视,便于观测内部物料流动情况。防溢护罩5安装在输送溜槽4上面,具有防溢功能、抑尘功能和监测功能。图3是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主框架的侧面示意图。如图3、4所示,所述主框架1包括:上盖1-1、中间框架1-2和分料仓1-3;所述中间框架1-2上部连接上盖1-1,所述中间框架1-2的一侧设置进料口1-2-1,所述中间框架1-2下部两侧分别与分料仓1-3连通,分料仓1-3与中间框架1-2通过螺栓或焊接形式固定连接;所述分料仓1-3的底端设置出料口1-3-2,周边由钢结构焊接。所述分料仓1-3内部设置活动溜槽支撑座1-3-1。具体的,上盖1-1是为了防止物料在冲击挡料板2过程中引起的飞溅而设置的,可以通过合页或是螺栓与中间框架1-2相连接,其材质可以是塑料类或是钢板;中间框架1-2是主承重件,物料从进料口1-2-1进入中间框架1-2,外部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支撑铰接轴套,两侧内壁设置有安装挡料板的挡料板支座1-2-2,周边采用钢结构焊接而成;中间框架1-2内通过挡料板支座1-2-2设置挡料板2。图5是挡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挡料板2包括挡料板钢构2-1和减震器2-2。挡料板钢构2-1是通过摆动轴和槽型板焊接一起构成。摆动轴悬挂在挡料板支座1-2-2上,它可以沿挡料板支座1-2-2灵活摆动,挡料板钢构2-1下部设置有与减震器2-2连接的铰接点。减震器2-2一端与分料仓1-3铰接,一端与挡料板钢构2-1相连。图6是活动溜槽的结构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1)、挡料板(2)、活动溜槽(3)、输送溜槽(4)和动力翻转机构(6);/n所述主框架(1)内设置挡料板(2),且挡料板(2)朝向主框架(1)的进料口设置;/n所述主框架(1)的下部设置活动溜槽(3),所述活动溜槽(3)的两端分别与输送溜槽(4)连通;所述活动溜槽(3)下方连接动力翻转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1)、挡料板(2)、活动溜槽(3)、输送溜槽(4)和动力翻转机构(6);
所述主框架(1)内设置挡料板(2),且挡料板(2)朝向主框架(1)的进料口设置;
所述主框架(1)的下部设置活动溜槽(3),所述活动溜槽(3)的两端分别与输送溜槽(4)连通;所述活动溜槽(3)下方连接动力翻转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溜槽(4)上设置防溢护罩(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包括:上盖(1-1)、中间框架(1-2)和分料仓(1-3);
所述中间框架(1-2)上部连接上盖(1-1),所述中间框架(1-2)的一侧设置进料口(1-2-1),所述中间框架(1-2)下部两侧分别与分料仓(1-3)连通,所述分料仓(1-3)的底端设置出料口(1-3-2),所述分料仓(1-3)内部设置活动溜槽支撑座(1-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准卸料的物料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框架(1-2)内通过挡料板支座(1-2-2)设置挡料板(2)。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震刘本兴张连春杨伦付海滨侯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重工通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