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电脑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480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3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风扇壳体、电路板和导流件,所述散热风扇收容在所述风扇壳体内;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连接部,插接于电脑内的卡槽;所述导流件与所述风扇壳体连通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用于导向所述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安装有该散热装置的电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装置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电脑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电脑。
技术介绍
现在台式电脑的使用越来越多,随着一代代的电脑芯片升级和电脑主板上的功能越来越多,这样对于整机系统的散热要求越来越高。常规的散热风扇所需的安装空间较大,不利于机箱的小型化发展,且常规的散热风扇需要先安装在机箱内,再将风扇的连接线与主板连接以实现供电,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即插型散热装置和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电脑。一种散热装置,包括电路板、散热风扇、风扇壳体和导流件,所述散热风扇收容在所述风扇壳体内,所述风扇壳体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插接于一电脑内的卡槽,所述导流件与所述风扇壳体连通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导流件用于导向所述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槽,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开设有一第二安装槽,所述风扇壳体的周侧设置有多个定位部,所述多个定位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导流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导流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处,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第一安装槽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定位孔滑入所述第一安装槽以将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处。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风扇定位件,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风扇定位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第一气流通孔,所述风扇壳体上开设有第二气流通孔,所述散热风扇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孔和所述第二气流通孔将电脑内的热空气抽离,产生的气流从所述导流件流出。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进一步包括安装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电脑内,所述安装挡板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电连接部由金属导电触片组成,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卡槽固定部,用于将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卡槽处。一种电脑,所述电脑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装置将散热风扇、风扇壳体和导流件整合在电路板上,电路板可以插接于电脑内的卡槽从而电连接于电脑主板,实现散热装置的即插即用的目的,既减少散热装置的安装空间,也简化了安装过程,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散热装置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散热装置另一方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散热装置100包括电路板1、散热组件2、导流件3和安装挡板4。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风扇21和风扇壳体22,所述散热风扇21收容在所述风扇壳体22内。所述风扇壳体22固定在所述电路板1上,所述散热风扇21与所述电路板1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上设置有电连接部11,所述电连接部11插接于一电脑内的卡槽(图未示)以将电路板1电连接于电脑主板。所述导流件3与所述风扇壳体22连通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上,所述导流件3用于导向所述散热风扇21产生的气流。所述安装挡板4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的一端,并固定设置在电脑内,用于稳定所述电路板1的安装位置。具体地,所述电连接部11位于所述电路板1的一侧边,有利于插接所述卡槽,所述电连接部11优选为多个金属导电触片组成。所述电路板1上设有所述电连接部11的侧边端部还设置有卡槽固定部12,所述卡槽固定部12大致呈钩状,用于将所述电路板1固定在所述卡槽处。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电路板1靠近两侧边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槽13,所述电路板1远离所述安装挡板4的一端开设有一第二安装槽15,所述风扇壳体22的周侧设置有多个定位部221,所述多个定位部22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3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5内。具体地,所述定位部221的数量优选为三个,所述风扇定位件17的数量也优选为三个,所述第一安装槽13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5内分别设置有一个风扇定位件17,所述定位部221与所述风扇定位件17固定连接并一一对应。在所述定位部221与所述风扇定位件17连接之前,所述风扇定位件17可以沿所述第一安装槽13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槽15滑动,以调整到与所述定位部221匹配的位置,从而可以在电路板1上安装不同型号的风扇壳体22。所述定位部221与所述风扇定位件17连接并调整到合适位置后,所述定位部221与所述风扇定位件17通过紧固件固定,以将风扇壳体22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路板1上。所述散热风扇21包括一个风扇底板211,所述风扇底板211的外形尺寸与所述风扇壳体22的外形尺寸匹配,所述散热风扇21的叶片大致安装在所述风扇底板211的中心位置。所述风扇底板211靠近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定位孔212,所述风扇壳体22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212对应的底板定位件223,所述散热风扇21收容在所述风扇壳体22内时,所述底板定位件223卡接于所述定位孔212内,从而将所述散热风扇21固定于所述风扇壳体22内。一电连接件23从所述散热风扇21伸出,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的风扇连接件16,以实现所述散热风扇21与所述电路板1的电连接。当电路板1插接到电脑内的卡槽时,所述散热风扇21就能通电并开始运转,实现即插即用的目的。所述散热风扇21优选为一个轴流风扇,所述电路板1对应所述散热风扇21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气流通孔18,所述风扇壳体22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气流通孔222,所述散热风扇21运转时,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孔18和所述第二气流通孔222抽取电脑机箱内的热空气,并带动热气流从所述导流件3定向流出。相比于紊乱的气流散热,气流的定向流动有利于提高散热装置100的散热效率。所述导流件3大致呈两端开口的盖状壳体,其一端套设于所述风扇壳体22的出风口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挡板4抵接。所述安装挡板4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41,所述第一散热孔41与所述导流件3连通,以使热气流排放到电脑机箱外部。所述导流件3与所述风扇壳体22连通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部3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部32,所述第一安装部31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3内,所述第二安装部3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电路板1上。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上设置有固定件311,所述固定件311可以与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一体成型,所述固定件311包括一个大致呈锥形的头部,所述头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31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n散热风扇;和/n风扇壳体,所述散热风扇收容在所述风扇壳体内;/n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n电路板,所述风扇壳体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插接于一电脑内的卡槽;和/n导流件,与所述风扇壳体连通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导流件用于导向所述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风扇;和
风扇壳体,所述散热风扇收容在所述风扇壳体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
电路板,所述风扇壳体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插接于一电脑内的卡槽;和
导流件,与所述风扇壳体连通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导流件用于导向所述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槽,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开设有一第二安装槽,所述风扇壳体的周侧设置有多个定位部,所述多个定位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导流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处,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第一安装槽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敦军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