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星编队的分布式多源信息融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739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星编队的分布式多源信息融合系统及方法,包括:模块M1:编队成员星信息处理单元作为局部信息处理节点,负责完成单源信息的目标检测与特征提取;模块M2:各成员星将单源信息的目标检测与特征提取发送至中枢星信息融合单元进行多源信息融合处理,完成各成员星计算负载平衡,实现空间分布式环境下的协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多星系统各成员星配置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优势,采用多源数据信息融合手段实现多源数据在轨综合处理,具有处理实时性强、自主化程度高、结果信息丰富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多星编队下的多源信息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星编队的分布式多源信息融合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宇航飞行器,具体地,涉及种适用于多星编队的分布式多源信息融合系统。
技术介绍
多源信息融合又称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军事应用是该技术诞生的起因,多源信息融合主要是指利用多种信息源如传感器、数据库、知识库等来获取信息,并进行滤波、相关和集成,从而形成一个表示架构,这种架构适合于获取有关决策、对信息的解释达到目标识别、系统控制等目的。近年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不论在军事领域还是民事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一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于自动目标识别、自动飞行器导航、机器人、遥感、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虽然在我国天基信息领域各种探测手段卫星繁多,但天基信息多源异构,各类卫星自成体系,获取的多源天基信息难以融合应用。因此,提升天基信息资源的融合使用效能需求迫切。多颗卫星上部署不同类型传感器,可对目标信息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多手段获取,综合应用这些信息能极大的提高对目标的探测效果。多星组网下的多源信息融合处理同时面临着星上处理资源有限、星间数据交互困难、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多星编队的分布式多源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块M1:编队成员星信息处理单元作为局部信息处理节点,负责完成单源信息的目标检测与特征提取;/n模块M2:各成员星将单源信息的目标检测与特征提取发送至中枢星信息融合单元进行多源信息融合处理,完成各成员星计算负载平衡,实现空间分布式环境下的协同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星编队的分布式多源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M1:编队成员星信息处理单元作为局部信息处理节点,负责完成单源信息的目标检测与特征提取;
模块M2:各成员星将单源信息的目标检测与特征提取发送至中枢星信息融合单元进行多源信息融合处理,完成各成员星计算负载平衡,实现空间分布式环境下的协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星编队的分布式多源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1包括:编队成员采用星型拓扑数传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星编队的分布式多源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2包括:编队各成员星配置星间高速发射终端和星间高速天线;中枢星配置星间高速接收终端和星间高速天线,实现编队各成员星与中枢星间高速数据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星编队的分布式多源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2包括:中枢星配置数据服务器,采用文件管理系统,实现多源数据的检索与读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星编队的分布式多源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2包括:中枢星根据各成员星底图配准信息,建立各成员星提取目标的关联关系,通过决策级融合及特征级融合,实现目标的多源信息融合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星编队的分布式多源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1中编队成员星信息处理单元包括:各成员星的信息处理单元接收本星传感器图像,完成对不同场景下图像的目标检测、识别、状态分析与定位、目标切片获取和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的提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星编队的分布式多源信息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2包括:
模块M2.1:中枢星信息融合单元将多源信息基于包括目标位置、几何属性和目标分布拓扑关系建立关联关系,形成多源目标匹配链;
模块M2.2:完成多源目标匹配后采用多层次分级决策融合,首先对目标存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瀚霆曹岸杰陈占胜成飞范凯游月辉李侃徐侃郁海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