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储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37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储备装置,通过将出料装置的出料筒设置在壳体的出料腔B内,出料筒的出料口通过连接管道延伸至壳体外,连接管道的一端设置密封阀门,原料放入壳体后将密封盖闭合,通过出料装置将壳体储料腔A内的原料送出。该设计解决了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在储存过程中,需要频繁的从壳体内取料,工作车间空气湿度高,潮湿的空气极易进入壳体内与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接触,导致受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储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储备装置。
技术介绍
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是利用对聚酯溶体着色后进行直接纺丝而成的纤维,“原料着色技术”指溶体在进入纺丝箱体中,已经和着色物质充分混合均匀,然后经过各道工序直接生产为有色纤维的技术,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在熔融纺丝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水,是一种无水污染工艺,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由于不在需要染色,是色纺纱的理想原料,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需要放置在储料罐内封存,加工时需要不断的从罐体内取出,由于频繁的开启储料罐,易导致罐体内的原料受潮,降低原料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在储存过程中,需要频繁的从壳体内取料,工作车间空气湿度高,潮湿的空气极易进入壳体内与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接触,导致受潮,降低原料的性能,易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储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投料口,所述壳体内设有将壳体分成上储料腔A和下出料腔B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将储料腔A和下出料腔B相连通的通孔,所述投料口上开合设有密封盖,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筒和电机,所述出料筒近两端的侧壁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筒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动轴以及与转动轴侧壁固定连接的叶片,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一端设有密封阀门,<br>所述电机与出料筒的固定板固定连接,且转动轴延伸至出料筒内,所述出料筒设置在壳体的出料腔B内,所述进料口与隔板上的通孔连通,所述连接管道另一端穿过壳体与出料口相连通。具体地,所述隔板呈“锥形”向下设置。具体地,所述壳体的下端面设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下表面设有移动滚轮,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侧设有拉杆。具体地,所述密封盖为具有上台面和下台面的锥台,所述密封盖位于上台面和下台面之间设有干燥盒。具体地,所述密封盖位于上台面和下台面之间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滑块,所述干燥盒通过滑块在卡槽内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干燥盒的侧壁设有与滑块相对应的滑槽,所述干燥盒的弧形侧壁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干燥盒内设有与若干透气孔相连通的空腔。具体地,所述干燥盒的空腔内放置有活性炭、生石灰或氯化钙颗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一种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储备装置,通过将出料装置的出料筒设置在壳体的出料腔B内,原料放入壳体后将密封盖闭合,通过出料装置将壳体储料腔内的原料送出,避免了取料时需要频繁的开启密封盖,导致潮湿空气进入到壳体内,使原料受潮。(2)本技术提供一种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储备装置,在壳体内设置呈锥形向下设置的隔板,使原料在送出地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聚集到通孔处,出料装置可将壳体内的原料全部送出,避免了壳体底部的原料无法全部取出。(3)本技术提供一种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储备装置,通过在密封盖内设置干燥盒,干燥盒内放置除湿剂,能有效地吸取壳体内空气的水分,干燥盒在密封盖内转动连接,方便工作人员定期更换除湿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储备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密封盖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干燥盒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出料装置,3.连接管道,4.支撑底座,5.干燥盒,11.投料口,12.隔板,13.通孔,14.密封盖,21.出料筒,22.电机,31.密封阀门,41.滚轮,42.拉杆,51.滑槽,52.透气孔,53.空腔,141.卡槽,142.滑块,211.进料口,212.出料口,213.固定板,221.转动轴,222.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图4所示,一种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储备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端设有投料口11,壳体1内设有将壳体1分成上储料腔A和下出料腔B的隔板12,隔板12上设有将储料腔A和下出料腔B相连通的通孔13,投料口11上开合设有密封盖14,出料装置2,出料装置2包括出料筒21和电机22,出料筒21近两端的侧壁分别设有进料口211和出料口212,出料筒21的一端设有固定板213,电机22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动轴221以及与转动轴221侧壁固定连接的叶片222,连接管道3,连接管道3一端设有密封阀门31,电机22与出料筒21的固定板213固定连接,且转动轴221延伸至出料筒21内,出料筒21设置在壳体1的出料腔B内,进料口211与隔板12上的通孔13连通,连接管道3另一端穿过壳体1与出料口212相连通。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隔板12呈“锥形”向下设置。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壳体1的下端面设有支撑底座4,支撑底座4的下表面设有移动滚轮41,支撑底座4的一侧设有拉杆4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密封盖14为具有上台面和下台面的锥台,密封盖14位于上台面和下台面之间设有干燥盒5。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密封盖14位于上台面和下台面之间开设有卡槽141,卡槽141内设有滑块142,干燥盒5通过滑块142在卡槽141内可拆卸连接。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干燥盒5的侧壁设有与滑块142相对应的滑槽51,干燥盒5的弧形侧壁设有若干透气孔52,干燥盒5内设有与若干透气孔52相连通的空腔53。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干燥盒5的空腔53内放置有活性炭、生石灰或氯化钙颗粒。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储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投料口(11),所述壳体(1)内设有将壳体(1)分成上储料腔A和下出料腔B的隔板(12),所述隔板(12)上设有将储料腔A和下出料腔B相连通的通孔(13),所述投料口(11)上开合设有密封盖(14),/n出料装置(2),所述出料装置(2)包括出料筒(21)和电机(22),/n所述出料筒(21)近两端的侧壁分别设有进料口(211)和出料口(212),所述出料筒(21)的一端设有固定板(213),所述电机(22)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动轴(221)以及与转动轴(221)侧壁固定连接的叶片(222),/n连接管道(3),所述连接管道(3)一端设有密封阀门(31),/n所述电机(22)与出料筒(21)的固定板(213)固定连接,且转动轴(221)延伸至出料筒(21)内,所述出料筒(21)设置在壳体(1)的出料腔B内,所述进料口(211)与隔板(12)上的通孔(13)连通,所述连接管道(3)另一端穿过壳体(1)与出料口(212)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储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投料口(11),所述壳体(1)内设有将壳体(1)分成上储料腔A和下出料腔B的隔板(12),所述隔板(12)上设有将储料腔A和下出料腔B相连通的通孔(13),所述投料口(11)上开合设有密封盖(14),
出料装置(2),所述出料装置(2)包括出料筒(21)和电机(22),
所述出料筒(21)近两端的侧壁分别设有进料口(211)和出料口(212),所述出料筒(21)的一端设有固定板(213),所述电机(22)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动轴(221)以及与转动轴(221)侧壁固定连接的叶片(222),
连接管道(3),所述连接管道(3)一端设有密封阀门(31),
所述电机(22)与出料筒(21)的固定板(213)固定连接,且转动轴(221)延伸至出料筒(21)内,所述出料筒(21)设置在壳体(1)的出料腔B内,所述进料口(211)与隔板(12)上的通孔(13)连通,所述连接管道(3)另一端穿过壳体(1)与出料口(21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储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呈“锥形”向下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垶恒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