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855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涤纶纤维吸湿性差、易摩擦起静电。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原料中添加有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制的多功能改性剂,所述多功能改性剂分子结构中含有丰富的还原石墨烯片段,可以更好的改善所获超细涤纶纤维的抗静电性能;所获多功能改性剂分子结构中还含有丰富的聚醚结构片段,可以显著改善所获超细涤纶纤维表面的亲水性,对提高涤纶纤维的吸湿透气性十分有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


技术介绍

1、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又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其具有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挺括等特点。涤纶是世界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合成纤维品种,涤纶占世界合成纤维产量的60%以上。另外,涤纶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易纺性,其面料耐洗耐磨、免烫抗皱,在服装、家纺、装饰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2、然而,涤纶分子链上不含有亲水基团,吸湿性差、易摩擦起静电。涤纶的回潮率仅有0.4%(在20℃、65%湿度下测量),为了提升涤纶面料的舒适度,有必要改善涤纶纤维的吸湿排汗性能和抗静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涤纶纤维吸湿性差、易摩擦起静电。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

2、pet聚酯切片 100份;

3、色母粒 10-15份;

4、抗氧剂 2-5份;

5、多功能改性剂 3-5份;

6、偶联剂 1-2份;

7、所述多功能改性剂是由四臂聚乙二醇氨基的氨基与氧化石墨烯、羧基硅油的羟基发生热缩合反应得到的产物。

8、具体地,所述pet聚酯切片含水量≤40ppm。

9、具体地,所述色母粒为涤纶纤维色母粒。

10、具体地,所述抗氧剂包括但不限于所述抗氧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受阻酚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

11、具体地,所述芳香胺类抗氧剂包括但不限于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抗氧剂5057、抗氧剂ky-405中的至少一种。

12、具体地,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包括但不限于抗氧剂1076、抗氧剂264、抗氧化剂1010中的至少一种。

13、具体地,所述多功能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1)在缩合剂的作用下,氧化石墨烯、羧基硅油分子中的羧基与四臂-聚乙二醇-氨基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

15、(2)改性氧化石墨烯在水溶液中被还原剂还原,得到多功能改性剂。

16、具体地,所述缩合剂包括但不限于n,nˊ-羰基二咪唑(cdi)、2-(7-氮杂-1h-苯并三氮唑-1-基)-1,1,3,3-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hatu)、苯并三氮唑-n,n,nˊ,nˊ-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hbtu)、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中的至少一种。

17、具体地,所述还原剂包括但不限于硼氢化钠、l-抗坏血酸、连二亚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18、具体地,所述多功能改性剂,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9、(1)将20g氧化石墨烯(含有活性羧基基团)、50g羧基硅油分散于2l无水二氯甲烷中,超声分散均匀,加入10-15g hatu(2-(7-氮杂苯并三氮唑)-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和10-15ml dipea(n,n-二异丙基乙胺),继续超声20min,再加入35-40g四臂-聚乙二醇-氨基,采用ftir监测反应的进行,室温下搅拌反应至反应体系中的氨基吸收峰在红外光谱中不再减少,反应结束,反应产物经离心、用乙醇洗涤、干燥,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

20、(2)将改性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在水中,得到浓度为0.5-1.5mg/ml的改性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入还原剂,所述还原剂与改性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5-10:1,于40-100℃下反应0.5-24h后,反应产物经洗涤、干燥,即得。

21、具体地,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包括kh792、kh570、kh550中的至少一种。

2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3、(1)本专利技术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原料中添加有本专利技术自制的多功能改性剂,所述多功能改性剂分子结构中含有丰富的还原石墨烯片段,可以更好的改善所获超细涤纶纤维的抗静电性能;

24、(2)本专利技术所获多功能改性剂分子结构中还含有丰富的聚醚结构片段,可以显著改善所获超细涤纶纤维表面的亲水性,对提高涤纶纤维的吸湿透气性十分有利,同时亲水性聚醚结构可以吸收或缔合空气中的水分子,在聚酯纤维表面形成导电水膜以消除静电荷,聚醚结构中的氧原子还携带孤对电子,具有接收质子的能力,可以通过内部质子的传递达到静电耗散效果,在石墨烯结构、聚醚结构的相互作用下,可以进一步提高涤纶纤维的抗静电效果;

25、(3)本专利技术所获多功能改性剂分子结构为网状,聚硅氧烷柔性链段、石墨烯片段、聚硅氧烷柔性链段相互嵌段、交织,既有韧性、又有柔性,可以更好的改善所获超细涤纶纤维纺织布的柔软性、吸湿性;

26、(4)本专利技术通过酰胺缩合反应将石墨烯结构、聚醚结构、聚硅氧烷结构连接在一起,石墨烯结构中同时引入了亲水、亲油结构,显著改善了石墨烯与聚酯材料之间的相容性,进一步提高了石墨烯在聚酯中的分散性,使得石墨烯片段更好的发挥了防静电效果;

27、(5)本专利技术所获多功能改性剂为大分子结构,迁移性小,所获涤纶纤维的性能更稳定,三种功能结构片段相互交织、相互嵌段、共同协作,所获涤纶纤维的柔软性更佳、吸湿透气性更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聚酯切片含水量≤40p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母粒为涤纶纤维色母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但不限于所述抗氧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受阻酚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胺类抗氧剂包括但不限于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抗氧剂5057、抗氧剂KY-405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包括但不限于抗氧剂1076、抗氧剂264、抗氧化剂1010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合剂包括但不限于CDI、HATU、HBTU、DIPEA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包括但不限于硼氢化钠、L-抗坏血酸、连二亚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包括KH792、KH570、KH550中的至少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聚酯切片含水量≤40p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母粒为涤纶纤维色母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但不限于所述抗氧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受阻酚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湿超细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胺类抗氧剂包括但不限于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抗氧剂5057、抗氧剂ky-405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湿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垶恒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