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计数灌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22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工位计数灌装机构,包括有料斗,料斗下方并列设置有两套计数装置,计数装置包括有与震动器相配合的震动送药板、设置于下粒通道内的光电传感器以及连接于下粒通道和灌装口之间的下药斗,灌装口设置于两侧下药斗的下方中间位置,两侧的下药斗内上从至下依次设置有上门、用于暂存药丸的中门以及下门,灌装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输送药瓶的传送带;上门、中门以及下门由控制器控制,两侧的下门在控制器控制下交替打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两侧计数装置交叠进行,能够大大提高灌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工位计数灌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药品包装
,尤其指双工位计数灌装机构。
技术介绍
药品装瓶时需要每一瓶药内的数量进行计数,且需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误差率,但是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缺陷等原因,会造成计数的错误而无法达到规定要求,在保证计数准确性的前提下,也需要提高灌装速度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市场上现有的光电数粒机,采用单工位结构,也就是一套震动板-光电传感器-上门-下门-灌装口。灌装过程中,药丸通过震动板输送,由光电传感器进行计数,计数后药丸通过上门后再通过下门直接灌装到药瓶中,直到计数到设定值最后1粒。从光电传感器到药瓶,高度距离约400mm左右,按照自由落体计算大约需要400ms一粒药丸才能达到药瓶里,也就是说要等400ms以后才能换瓶,再加上数药时间,按1瓶药100粒胶囊计算,通过输送板最快也需要1.2秒,再加上关下门时间,换瓶最快也要400ms,总时间加起来超过2秒;也就是说单工位的光电数粒机每分钟灌装最多不超过30瓶。这还是在理想状态下,实际灌装数量更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合理,灌装效率高的双工位计数灌装机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工位计数灌装机构,包括有料斗,料斗下方并列设置有两套计数装置,计数装置包括有与震动器相配合的震动送药板、设置于下粒通道内的光电传感器以及连接于下粒通道和灌装口之间的下药斗,灌装口设置于两侧下药斗的下方中间位置,两侧的下药斗内上从至下依次设置有上门、用于暂存药丸的中门以及下门,灌装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输送药瓶的传送带;上门、中门以及下门由控制器控制,两侧的下门在控制器控制下交替打开。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上述的下药斗的外侧边倾斜设置,外侧边的下端向灌装口收拢。上述的下药斗的后侧面倾斜设置,后侧面的下端向灌装口收拢。上述的震动送药板上设置有背药漏药孔,背药漏药孔的下方设置有回料斜板,回料斜板的出口端设置有回料斗。上述的回料斗置于升降支架上,升降支架装配于升降轨道上,升降支架上设置有翻斗气缸,该翻斗气缸通过连杆与回料斗的底部连接配合。本技术双工位计数灌装机构,结构合理,其并列设置两套计数装置,并在下药斗内设置暂存药丸的中门,两侧的下门在控制器控制下交替打开,在一侧计数装置往药瓶里进行灌药时,另一侧的计数装置进行下药数粒,为灌药做准备,这样两侧的计数装置交叠进行,节约了等待时间,能够大大提高灌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截面图;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料斗1、下粒通道2、震动器31、震动送药板32、背药漏药孔32a、光电传感器33、下药斗34、外侧边34a、后侧面34b、灌装口4、上门51、中门52、下门53、药瓶6、传送带61、回料斜板7、回料斗8、升降支架81、升降轨道82、翻斗气缸83、连杆84。如图1至图4所示,双工位计数灌装机构,包括有料斗1,料斗1下方并列设置有两套计数装置,计数装置包括有与震动器31相配合的震动送药板32、设置于下粒通道2内的光电传感器33以及连接于下粒通道2和灌装口4之间的下药斗34,灌装口4设置于两侧下药斗34的下方中间位置,两侧的下药斗34内上从至下依次设置有上门51、用于暂存药丸的中门52以及下门53,灌装口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输送药瓶6的传送带61;上门51、中门52以及下门53由控制器控制,两侧的下门53在控制器控制下交替打开。上门51、中门52以及下门53通过控制器控制对应的气缸实现开闭。实施例中,下药斗34的外侧边34a倾斜设置,外侧边34a的下端向灌装口4收拢。实施例中,下药斗34的后侧面34b倾斜设置,后侧面34b的下端向灌装口4收拢。震动送药板32上设置有多条运输槽,每条运输槽对应一个下粒通道2,下药斗34的外侧边34a的下端、后侧面34b的下端向灌装口4收拢,以保证药丸能够通过灌装口4顺利落入药瓶6中。实施例中,震动送药板32上设置有背药漏药孔32a,背药漏药孔32a的下方设置有回料斜板7,回料斜板7的出口端设置有回料斗8。具有背药漏药孔32a结构的震动送药板32,已在ZL201820783650.1中进行了申请,通过背药漏药孔32a避免背药现象的产生,以保证药丸计数的准确性。实施例中,回料斗8置于升降支架81上,升降支架81装配于升降轨道82上,升降支架81上设置有翻斗气缸83,该翻斗气缸83通过连杆84与回料斗8的底部连接配合。利用震动送药板32上的背药漏药孔32a剔除背药,被剔除的药丸落入回料斜板7,并沿着回料斜板7下滑进入回料斗8内,当回料斗8内药丸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升降支架81沿升降轨道82上升至料斗1处,翻斗气缸83工作,通过连杆84将回料斗8顶起,将回料斗8内的药丸倒回料斗1中。回药过程自动完成,减少了人力。工作原理:本双工位计数灌装机构,并列设置有两套计数装置,左右两套计数装置交叠作业,两侧的下门53互锁,且交替打开,其具体过程如下:左右两套计数装置工作流程相同,以左侧的计数装置为例,开机时,左侧的上门51打开,左侧的中门52打开,左侧的下门53关闭;药丸从料斗1进入落入左侧的震动送药板32,在左侧的震动器31的震动驱动下向下粒通道2输送,药丸逐粒从下粒通道2落下,由光电传感器33完成计数。计数后的药丸通过左侧的上门51、左侧的中门52,落到左侧的下门53上进行暂存,待计数到达设定值(一瓶药的药丸数)后,待设定值最后一粒药丸通过中门52后,中门52关闭,待中门上的药丸的暂存数量达到设定值(可以设定为一瓶药量的2/3)时,左侧的震动器31停止工作,左侧的震动送药板32暂停送药。这时,打开左侧的下门53药丸通过灌装口4进行灌装,左侧的下门53放完药后立即关闭;左侧的下门53关闭后,左侧的中门52打开,将暂存的药丸(2/3瓶药量)下放至左侧的下门53上,同时,左侧的震动器31启动,左侧的震动送药板32继续送药,此时只需再往左侧的下门53补充剩余量的药丸(1/3瓶药量)即可。在左侧计数装置进行灌装(左侧的下门53打开)时,左侧的中门52关闭进行药丸的暂存,同时右侧的下门53关闭,右侧的中门52打开,将右侧的中门52暂存的药丸下放至右侧的下门53处;同理,右侧计数装置进行灌装(右侧的下门53打开)时,右侧的中门52关闭进行药丸的暂存,同时左侧的下门53关闭,左侧的中门52打开,将左侧的中门52暂存的药丸下放至右侧的下门53处。这样,两侧的计数装置交叠作用,两侧的下门53交替打开进行灌装,能够大大提高灌装效率。经测试,每瓶药100粒药丸,中门52的暂存量设置为67粒,每分钟可灌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工位计数灌装机构,包括有料斗(1),其特征是:所述的料斗(1)下方并列设置有两套计数装置,所述的计数装置包括有与震动器(31)相配合的震动送药板(32)、设置于下粒通道(2)内的光电传感器(33)以及连接于下粒通道(2)和灌装口(4)之间的下药斗(34),所述的灌装口(4)设置于两侧下药斗(34)的下方中间位置,两侧的下药斗(34)内上从至下依次设置有上门(51)、用于暂存药丸的中门(52)以及下门(53),所述的灌装口(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输送药瓶(6)的传送带(61);所述的上门(51)、中门(52)以及下门(53)由控制器控制,两侧的下门(53)在控制器控制下交替打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工位计数灌装机构,包括有料斗(1),其特征是:所述的料斗(1)下方并列设置有两套计数装置,所述的计数装置包括有与震动器(31)相配合的震动送药板(32)、设置于下粒通道(2)内的光电传感器(33)以及连接于下粒通道(2)和灌装口(4)之间的下药斗(34),所述的灌装口(4)设置于两侧下药斗(34)的下方中间位置,两侧的下药斗(34)内上从至下依次设置有上门(51)、用于暂存药丸的中门(52)以及下门(53),所述的灌装口(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输送药瓶(6)的传送带(61);所述的上门(51)、中门(52)以及下门(53)由控制器控制,两侧的下门(53)在控制器控制下交替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计数灌装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下药斗(34)的外侧边(34a)倾斜设置,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正启刘海洋郏伟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华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