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植保无人机旋翼的耐碰撞结构,包括无人机机体、旋翼主体、防护罩和支撑杆,所述无人机机体上均匀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均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有毂体,且毂体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毂体的一端均铰接有旋翼主体,所述支撑杆远离无人机机体的一端均通过弹簧柱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侧壁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层,且防护罩的外侧均匀涂覆有聚四氟乙烯耐腐蚀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无人机机体、支撑杆以及防护罩,防护罩侧壁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留槽,预留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筋,便于提高防护罩自身的结构强度,使其不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植保无人机旋翼的耐碰撞结构
本技术涉及植保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农业植保无人机旋翼的耐碰撞结构。
技术介绍
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大部分的农田面积较大,光靠人工灌溉或喷洒农药耗时太久,通常会利用植保无人机来进行辅助耕种,现有的植保无人机大多以固定式的旋翼为主,由于在田间操作,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植保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如果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极易损伤旋翼,所以需要相应的防护措施,但是现有的旋翼耐碰撞结构大多存在部分问题,具体如下;1、现有的旋翼耐碰撞结构的防护罩自身结构强度与抗压性能较差,受到撞击时容易断裂损坏;2、现有的旋翼在发生碰撞时,不能有效的吸收碰撞力,无人机的稳定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时,无人机还会受到损坏;3、现有的植保无人机在降落时,驱动旋翼转动的电机会停止转动,旋翼可能处于朝下的状态,在着陆时容易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植保无人机旋翼的耐碰撞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耐碰撞结构防护罩容易损坏、不具备吸收碰撞力以及着陆时容易损坏旋翼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植保无人机旋翼的耐碰撞结构,包括无人机机体、旋翼主体、防护罩和支撑杆,所述无人机机体上均匀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均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有毂体,且毂体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毂体的一端均铰接有旋翼主体,所述支撑杆远离无人机机体的一端均通过弹簧柱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靠近支撑杆一侧的两端均通过复位弹簧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侧壁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层,且防护罩的外侧均匀涂覆有聚四氟乙烯耐腐蚀层。优选的,所述防护罩靠近支撑杆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且支撑杆靠近防护罩一侧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与导向杆相匹配的导向槽,若防护罩受到撞击,导向杆受碰撞力后在导向槽内滑动,将冲击力进行传导。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围绕无人机机体呈同心圆结构分布,且防护罩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垫,对旋翼主体起到防护作用。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均设置有卷曲部,且固定块与旋翼主体之间的底端均设置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均朝远离旋翼主体的方向下凹,旋翼主体停止转动时,会因为弹簧片的弹力向上翻折,防止装置着陆时损坏旋翼主体。优选的,所述加强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留槽,且预留槽之间相互平行,所述预留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筋,提高防护罩的结构强度。优选的,所述加强层的两侧均设置有抗压层,且抗压层关于加强层对称分布,所述抗压层的内部等间距分布有橡胶柱,且橡胶柱均呈波纹管状结构,所述橡胶柱与加强筋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提高防护罩的抗压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农业植保无人机旋翼的耐碰撞结构通过安装有无人机机体、支撑杆以及防护罩,防护罩侧壁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留槽,预留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筋,便于提高防护罩自身的结构强度,使其不容易断裂,在加强层的两侧均设置有抗压层,抗压层的内部均匀分布有橡胶柱,橡胶柱均呈波纹管状,提高了防护罩的抗压性,受到外界挤压碰撞时不容易损坏,防护罩的外侧均匀涂覆有聚四氟乙烯耐腐蚀层,避免防护罩受日晒雨淋发生锈蚀,提高防护罩自身的使用寿命。(2)该农业植保无人机旋翼的耐碰撞结构通过在支撑杆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槽,防护罩靠近支撑杆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杆,同时防护罩与支撑杆的连接处的中央位置处均固定有弹簧柱,防护罩与支撑杆的连接处的两端均设置有复位弹簧,使得若防护罩受到撞击,导向杆受碰撞力后在导向槽内滑动,将冲击力进行传导,同时防护罩的中部受力后挤压弹簧柱,防护罩的两端受力挤压复位弹簧,通过弹簧柱和复位弹簧的伸缩回弹吸收一部分的冲击力,起到缓冲和吸收碰撞力的作用,将撞击力对旋翼主体的损坏降低到最小,能很好的保证植保无人机飞行时的稳定性。(3)该农业植保无人机旋翼的耐碰撞结构通过安装有电机、毂体、旋翼主体、卷曲部以及弹簧片,旋翼主体转动时,弹簧片分别与毂体和旋翼主体接触,弹簧片被压迫至下凹的状态,旋翼主体停止转动时,会因为弹簧片的弹力向上翻折,防止装置着陆时损坏旋翼主体,在翻折到一定程度之后,旋翼主体与卷曲部相接触,卷曲部限制旋翼主体的继续折叠,防止旋翼主体折叠过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旋翼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罩侧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无人机机体;2、电机;3、旋翼主体;4、防护罩;5、支撑杆;6、导向槽;7、复位弹簧;8、导向杆;9、弹簧柱;10、卷曲部;11、弹簧片;12、毂体;13、固定块;14、聚四氟乙烯耐腐蚀层;15、抗压层;16、橡胶柱;17、加强层;18、预留槽;19、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农业植保无人机旋翼的耐碰撞结构,包括无人机机体1、旋翼主体3、防护罩4和支撑杆5,无人机机体1上均匀固定有支撑杆5,且支撑杆5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均固定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均固定有毂体12,且毂体12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远离毂体12的一端均铰接有旋翼主体3,固定块13的顶端均设置有卷曲部10,且固定块13与旋翼主体3之间的底端均设置有弹簧片11,弹簧片11均朝远离旋翼主体3的方向下凹;旋翼主体3停止转动时,会因为弹簧片11的弹力向上翻折,防止装置着陆时损坏旋翼主体3,在翻折到一定程度之后,旋翼主体3与卷曲部10相接触,卷曲部10限制旋翼主体3的继续折叠,防止旋翼主体3折叠过度;支撑杆5远离无人机机体1的一端均通过弹簧柱9设置有防护罩4,防护罩4围绕无人机机体1呈同心圆结构分布,且防护罩4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垫,便于在受到外部冲击时对旋翼主体3起到防护作用;且防护罩4靠近支撑杆5一侧的两端均通过复位弹簧7与支撑杆5固定连接,防护罩4靠近支撑杆5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8,且支撑杆5靠近防护罩4一侧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与导向杆8相匹配的导向槽6;若防护罩4受到撞击,导向杆8受碰撞力后在导向槽6内滑动,将冲击力进行传导,同时防护罩4的中部受力后挤压弹簧柱9,防护罩4的两端受力挤压复位弹簧7,通过弹簧柱9和复位弹簧7的伸缩回弹吸收一部分的冲击力,起到缓冲和吸收碰撞力的作用,将撞击力对旋翼主体3的损坏降低到最小;防护罩4侧壁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层17,加强层17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留槽18,且预留槽18之间相互平行,预留槽18的内部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植保无人机旋翼的耐碰撞结构,包括无人机机体(1)、旋翼主体(3)、防护罩(4)和支撑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体(1)上均匀固定有支撑杆(5),且支撑杆(5)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均固定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均固定有毂体(12),且毂体(12)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远离毂体(12)的一端均铰接有旋翼主体(3),所述支撑杆(5)远离无人机机体(1)的一端均通过弹簧柱(9)设置有防护罩(4),且防护罩(4)靠近支撑杆(5)一侧的两端均通过复位弹簧(7)与支撑杆(5)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4)侧壁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层(17),且防护罩(4)的外侧均匀涂覆有聚四氟乙烯耐腐蚀层(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植保无人机旋翼的耐碰撞结构,包括无人机机体(1)、旋翼主体(3)、防护罩(4)和支撑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体(1)上均匀固定有支撑杆(5),且支撑杆(5)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均固定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均固定有毂体(12),且毂体(12)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远离毂体(12)的一端均铰接有旋翼主体(3),所述支撑杆(5)远离无人机机体(1)的一端均通过弹簧柱(9)设置有防护罩(4),且防护罩(4)靠近支撑杆(5)一侧的两端均通过复位弹簧(7)与支撑杆(5)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4)侧壁的内部均设置有加强层(17),且防护罩(4)的外侧均匀涂覆有聚四氟乙烯耐腐蚀层(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植保无人机旋翼的耐碰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4)靠近支撑杆(5)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8),且支撑杆(5)靠近防护罩(4)一侧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与导向杆(8)相匹配的导向槽(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羽翼无人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