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用于支撑杆塔的基础进行验收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位于基础上的同组地脚螺栓的中心进行测量,并与基础的中心进行对比,从而测出同组地脚螺栓的中心的偏移值,规范规定,上述的偏移值不应大于10mm。但是,现有的测量装置需要多次测量不同的数据,从而得到同组地脚螺栓的中心,测量工序较为繁琐,无法提升测量效率,且不利于测量装置的测量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测量装置的测量工序繁琐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包括定位柱和测量组件,测量组件包括两个测量机构,两个测量机构均可转动地套设在定位柱的外周侧,各测量机构均包括滑移臂组,滑移臂组沿定位柱的切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滑移臂组具有收纳位置和伸出位置;其中,各所述滑移臂组均具有第一止挡端和第二止挡端,当各滑移臂组均位于伸出位置时,两个滑移臂组中的一个滑移臂组的第一止挡端与第一待测量物抵接,滑移臂组的第二止挡端与第二待测量物抵接,第一待测量物与第二待测量物相对设置;两个滑移臂组中的另一个滑移臂组的第一止挡端与第三待测量物抵接,滑移臂组的第二止挡端与第四待测量物抵接,第一待测量物和第二待测量物的连线与第三待测量物和第四待测量物的连线具有夹角地设置,定位柱在安装有第一待测量物、第二待测量物、第三待测量物和第四待测量物的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一待测量物、第二待测量物、第三待测量物和第四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位柱(10);/n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包括两个测量机构(20),两个所述测量机构(20)均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定位柱(10)的外周侧,各所述测量机构(20)均包括滑移臂组(21),所述滑移臂组(21)沿所述定位柱(10)的切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滑移臂组(21)具有收纳位置和伸出位置;/n其中,各所述滑移臂组(21)均具有第一止挡端(30)和第二止挡端(40),当各所述滑移臂组(21)均位于所述伸出位置时,两个所述滑移臂组(21)中的一个所述滑移臂组(21)的第一止挡端(30)与第一待测量物抵接,所述滑移臂组(21)的第二止挡端(40)与第二待测量物抵接,所述第一待测量物与所述第二待测量物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滑移臂组(21)中的另一个所述滑移臂组(21)的第一止挡端(30)与第三待测量物抵接,所述滑移臂组(21)的第二止挡端(40)与第四待测量物抵接,所述第一待测量物和所述第二待测量物的连线与所述第三待测量物和所述第四待测量物的连线具有夹角地设置,所述定位柱(10)在安装有所述第一待测量物、所述第二待测量物、所述第三待测量物和所述第四待测量物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柱(10);
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包括两个测量机构(20),两个所述测量机构(20)均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定位柱(10)的外周侧,各所述测量机构(20)均包括滑移臂组(21),所述滑移臂组(21)沿所述定位柱(10)的切线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滑移臂组(21)具有收纳位置和伸出位置;
其中,各所述滑移臂组(21)均具有第一止挡端(30)和第二止挡端(40),当各所述滑移臂组(21)均位于所述伸出位置时,两个所述滑移臂组(21)中的一个所述滑移臂组(21)的第一止挡端(30)与第一待测量物抵接,所述滑移臂组(21)的第二止挡端(40)与第二待测量物抵接,所述第一待测量物与所述第二待测量物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滑移臂组(21)中的另一个所述滑移臂组(21)的第一止挡端(30)与第三待测量物抵接,所述滑移臂组(21)的第二止挡端(40)与第四待测量物抵接,所述第一待测量物和所述第二待测量物的连线与所述第三待测量物和所述第四待测量物的连线具有夹角地设置,所述定位柱(10)在安装有所述第一待测量物、所述第二待测量物、所述第三待测量物和所述第四待测量物的平面内的投影为所述第一待测量物、所述第二待测量物、所述第三待测量物和所述第四待测量物顺次连接形成的多边形的几何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20)还包括支撑结构(22),所述支撑结构(22)包括:
支撑本体(221),所述支撑本体(221)具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的轴线沿所述支撑本体(22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定位柱(10)穿过所述装配孔设置;
滑动轨道(222),所述滑动轨道(222)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221)的宽度方向的侧表面上,并沿所述支撑本体(22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滑移臂组(21)与所述滑动轨道(222)连接,且所述滑移臂组(21)相对于所述滑动轨道(222)可移动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道(222)包括第一滑轨(2221)和第二滑轨(2222),所述第一滑轨(2221)和所述第二滑轨(2222)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22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滑移臂组(21)包括:
第一滑移臂(211),所述第一滑移臂(211)具有与所述第一滑轨(2221)相适配的第一滑槽(2111),所述第一滑移臂(211)通过所述第一滑槽(2111)以与所述第一滑轨(2221)连接,所述第一滑移臂(211)具有所述第一止挡端(30);
第二滑移臂(212),所述第二滑移臂(212)具有与所述第二滑轨(2222)相适配的第二滑槽(2121),所述第二滑移臂(212)通过所述第二滑槽(2121)以与所述第二滑轨(2222)连接,所述第二滑移臂(212)具有所述第二止挡端(40);
其中,两个所述滑移臂组(21)中的一个所述滑移臂组(21)中的所述第一滑移臂(211)沿第一方向远离所述定位柱(10),且所述第二滑移臂(212)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远离所述定位柱(10),以使所述第一止挡端(30)与所述第一待测量物抵接,以及所述第二止挡端(40)与所述第二待测量物抵接;两个所述滑移臂组(21)中的另一个所述滑移臂组(21)中的所述第一滑移臂(211)沿第三方向远离所述定位柱(10),且所述第二滑移臂(212)沿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远离所述定位柱(10),以使所述第一止挡端(30)与所述第三待测量物抵接,以及所述第二止挡端(40)与所述第四待测量物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2221)和所述第二滑轨(2222)关于所述支撑本体(221)相对称地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刘长胜,隆玉福,陈佳纬,刘萍,杜正锋,郭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