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灯具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03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灯具及汽车,该汽车灯具包括反射镜、内配镜和灯泡,所述内配镜与所述反射镜连接,形成调光腔;其中,所述内配镜具有透光区和非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和所述非透光区交错设置,并且所述透光区包括凸起;所述灯泡穿设于所述反射镜,使所述灯泡的发光部位于所述调光腔内,并且所述灯泡发出的部分光线由所述内配镜的透光区直接透射出去,所述灯泡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反射镜反射后由所述内配镜的透光区透射出去。本申请通过使透光区和非透光区交错设置,并且透光区包括凸起,使得透光区的模糊效果好,从外部通过内配镜不容易看见位于调光腔内的灯泡,使整个汽车灯具的外观较优,且由于采用的是普通灯泡来实现照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灯具及汽车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灯具及具有该汽车灯具的汽车。
技术介绍
由于汽车造型的不断美化创新,对于汽车灯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满足国标要求,还要造型时尚新颖。目前新颖的造型一般皆为LED光源,造型自由,但成本较高,其成本一般是灯泡光源的2倍以上,而灯泡光源灯具虽然价格低廉,但因配光与散热要求,外观较差,绝大部分能直接看到灯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配光要求、外观好且成本的汽车灯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灯具,该汽车灯具包括:反射镜;内配镜,所述内配镜与所述反射镜连接,形成有调光腔;其中,所述内配镜具有透光区和非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和所述非透光区交错设置,并且所述透光区包括凸起;灯泡,所述灯泡穿设于所述反射镜,使所述灯泡的发光部位于所述调光腔内,并且所述灯泡发出的部分光线由所述内配镜的透光区直接透射出去,所述灯泡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反射镜反射后由所述内配镜的透光区透射出去。优选地,所述内配镜包括内配镜本体,所述内配镜本体包括凸部和凹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交错设置,所述凸起分布于所述凸部,与所述凸部组成所述透光区,所述凹部为非透光区。优选地,所述凸起呈阵列分布于所述凸部,并且在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间距为2mm,在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间距为2mm。优选地,所述凸起的高度为0.5mm。优选地,所述汽车灯具还包括遮光板,所述遮光板贴设于所述凹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凹部组成所述非透光区。优选地,所述内配镜本体的厚度小于6mm。优选地,所述反射镜包括弧形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位于所述调光腔内,所述灯泡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反射面反射后由所述内配镜的透光区透射出去。优选地,所述反射面由若干个反射单元组成,每个所述反射单元的中心为所述灯泡发出的光线的焦点中心。优选地,每个所述反射单元的长和宽均为5mm。相应地,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身本体和上述的汽车灯具,所述汽车灯具安装于所述车身本体。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汽车灯具包括反射镜、内配镜和灯泡,所述内配镜与所述反射镜连接,形成调光腔;其中,所述内配镜具有透光区和非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和所述非透光区交错设置,并且所述透光区包括凸起;所述灯泡穿设于所述反射镜,使所述灯泡的发光部位于所述调光腔内,并且所述灯泡发出的部分光线由所述内配镜的透光区直接透射出去,所述灯泡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反射镜反射后由所述内配镜的透光区透射出去。本申请通过使透光区和非透光区交错设置,并且透光区包括凸起,使得透光区的模糊效果好,从内配镜的外侧通过内配镜不容易看见位于调光腔内的灯泡,整个汽车灯具的外观较优,且由于采用的是普通灯泡来实现照明,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灯具的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灯具的立体分解图。附图标识:1-反射镜;11-反射面;111-反射单元;2-内配镜;201-透光区;202-非透光区;21-内配镜本体;211-凸部;212-凹部;22-凸起;3-灯泡;4-遮光件;100-调光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灯具在一实施例中的部分剖视图;图2为申请提供的汽车灯具在一实施例中的立体分解图。该汽车灯具包括反射镜1、内配镜2和灯泡3,灯泡3为钨丝灯泡。反射镜1和内配镜2连接,组成调光腔100。其中,内配镜2具有透光区201和非透光区202,透光区201和非透光区202交错设置,透光区201能够透过光线,非透光区202不能透过光线。灯泡3穿设于反射镜1,并且灯泡3的发光部位于调光腔100内。在打开该汽车灯具时,灯泡3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由内配镜2的透光区201直接透射出去,灯泡3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经反射镜1反射后由内配镜2的透光区201透射出去。具体地,内配镜2由透明材料制成,其包括内配镜本体21和多个凸起22。内配镜本体21具有多个凸部211和多个凹部212,多个凸部211和多个凹部212沿内配镜2的一侧至另一侧交错设置,并且各凸部211与灯泡3顶部的垂直距离由内配镜2的一侧至另一侧至另一侧逐渐变大,使各凸起22呈台阶形设置。每个凸部211的外表面均分布有多个凸起22,多个凸起22与凸部211组成透光区201。进一步地,该汽车灯具还包括多个遮光件4,每个凹部212的外表面均贴设有至少一个遮光件4,使凹部212和遮光件4组成非透光区202。本申请通过透光区201和非透光区202的交错设置,并且各透光区201均包括用于模糊视线的凸起22,使得从内配镜外部无法看见位于调光腔100内的灯泡3,整个汽车灯具的外观较好,且由于本申请是采用普通的灯泡3(钨丝灯泡)来实现照明,其成本较低。进一步地,每个凸部211的外表面为平面,各凸部211的平面平行设置,各凸起22分布于该平面上。进一步地,内配镜本体21的厚度小于6mm,优选地,内配镜本体21的厚度为2.6mm。凸起22呈阵列分布于凸部211的平面上,并且在第一方向(图1中的X方向)上,相邻两个凸起22之间间距W为2mm,在第二方向(图1中的Y方向)上,相邻两个凸起22之间的间距为2mm,并且每个凸起22的高度H相同,均为0.5mm。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本申请的透光区201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凸起22,相邻两个凸起22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均为2mm,且凸起22的高度为0.5mm,这样的分布使得内配镜对视线的模糊效果最好,使得从内配镜外部的视角来看,更不容易看到位于调光腔100内的灯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反射镜;/n内配镜,所述内配镜与所述反射镜连接,形成调光腔;其中,所述内配镜具有透光区和非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和所述非透光区交错设置,并且所述透光区包括凸起;/n灯泡,所述灯泡穿设于所述反射镜,使所述灯泡的发光部位于所述调光腔内,并且所述灯泡发出的部分光线由所述内配镜的透光区直接透射出去,所述灯泡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反射镜反射后由所述内配镜的透光区透射出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射镜;
内配镜,所述内配镜与所述反射镜连接,形成调光腔;其中,所述内配镜具有透光区和非透光区,所述透光区和所述非透光区交错设置,并且所述透光区包括凸起;
灯泡,所述灯泡穿设于所述反射镜,使所述灯泡的发光部位于所述调光腔内,并且所述灯泡发出的部分光线由所述内配镜的透光区直接透射出去,所述灯泡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反射镜反射后由所述内配镜的透光区透射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配镜包括内配镜本体,所述内配镜本体包括凸部和凹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交错设置,所述凸起分布于所述凸部,与所述凸部组成所述透光区,所述凹部为非透光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呈阵列分布于所述凸部,并且在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间距为2mm,在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间距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灯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张书奇刘萍高秋苹张翠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