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抗水板构造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735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抗水板构造,包括由基坑底部向上分布的4米筏板区、斜面区、3米筏板区、围堰和后浇带构成,抗水板内底筋配置为双层双向C18钢筋,4米筏板区的抗水板厚度500mm,4米筏板区采用支撑件一斜撑加固,3米筏板区的抗水板厚度300mm,3米筏板区采用支撑件二斜撑加固;斜面区和围堰还间隔400mm*400mm布置止水螺杆,同时还制定了进行该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钢筋保护层浇筑、绑扎底排钢筋、放置马登、绑扎上排钢筋、模板支设及加固和混凝土浇筑等工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坑渗水量增大,导致基坑降水困难,无法正常进行基坑抗水板施工的问题,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及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抗水板构造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为基坑抗水板构造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渗水较大的基坑,核心筒区域渗水量较大,且渗水点较多,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水压较大致使混凝土被顶破,采用快易收口网封堵渗水点,并用钢筋头或混凝土预制块将其压实,以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偏位。但由于基坑紧邻长江,因长江水位上涨迅速,基坑渗水量增大,导致基坑降水困难,且前期工程桩为C50混凝土,强度较大,现场破桩困难;因此,需要合理设计整个基坑施工工艺,实现对渗水大基坑的抗水板施工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坑抗水板构造及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基坑渗水量增大,导致基坑降水困难,无法正常进行基坑抗水板施工,且前期工程桩为C50混凝土,强度较大,现场破桩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抗水板构造,包括由基坑底部向上分布的4米筏板区、斜面区、3米筏板区、围堰和后浇带构成,抗水板内底筋配置为双层双向C18钢筋,间距200mm,4米筏板区的抗水板厚度500mm,4米筏板区采用支撑件一斜撑加固,3米筏板区的抗水板厚度300mm,3米筏板9采用支撑件二斜撑加固;斜面区配置为使用主楞、次楞以及14mm红模板进行支撑加固,同时间隔400mm*400mm布置止水螺杆;围堰配置为使用主楞、次楞以及14mm红模板进行支撑加固,同时间隔400mm*400mm布置止水螺杆,以及使用支撑件一和支撑件二进行斜撑加固;后浇带间隔400mm预埋500mm长C36钢筋,后浇带和围堰之间通过1600mm长C16钢筋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支撑件一为1.8m长φ48.3×3.6钢管,支撑件二为3m长φ48.3×3.6钢管,支撑件一和支撑件二与底筋、桩钢筋采用扣件相连。进一步地,主楞为4.5m长φ48.3×3.6间距40mm的双钢管,次楞为3m*50mm*100mm间距150mm的木方,止水螺杆具体尺寸为长1mφ16mm。进一步地,围堰顶端预留2m长C18钢筋。进一步地,抗水板底筋构成钢筋网,全部钢筋相交点绑扎连接。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对前述的基坑抗水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钢筋下料;S2:钢筋保护层浇筑,其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S3:绑扎底排钢筋,其中,钢筋接头采用搭接;S4:放置马登,其中,马凳按1m*1m梅花型布置;S5:绑扎上排钢筋,其中,钢筋接头采用搭接;;S6:模板支设及加固,包括对4米筏板区、斜面区、3米筏板区、围堰和后浇带进行模板支护及加固;S7:验收合格;S8:混凝土浇筑,其中,抗水板采用C50P10混凝土进行水下浇筑,3米筏板区抗水板浇筑厚度为300mm,4米筏板区抗水板浇筑厚度为500mm;S9:养护,包括在浇筑完毕后,在12h内用塑料布覆盖,浇水养护。进一步地,步骤S3和S5中,每一接头区的接头数不得大于钢筋总数的50%,且接头间距离不应小于35d。进一步地,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错开距离为绑扎接头中心至中心1.3倍搭接长度,绑扎接头范围内应保证三个独立绑扣和三根钢筋通过。进一步地,步骤S5中,围堰抗水板基顶预留2m长钢筋用于连接主楼围堰;若基坑周边水位上涨较快,沿基坑边基顶上浇筑4m高钢筋砼围堰;若建筑物负四层主体结构在水位上涨前完成,则不连接主楼围堰,将预留钢筋割除。进一步地,步骤S8中,根据砼浇筑形成的坡度,在砼卸料点布置第一道振动器,在砼的坡脚处布置第二道振动器。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对基坑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实现了基坑的有效支护,有效降低了基坑的渗水情况,同时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保证了无法排除渗水的情况下的正常施工,并根据基坑周边水位情况制定多组方案,保证了基坑施工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抗水板模板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钢筋绑扎搭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抗水板弯折处节点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抗水板施工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4米筏板区;2.支撑件一,3.斜面区,4.止水螺杆,5.主楞,6.次楞,7.红模板,8.支撑件二,9.3米筏板区,10.围堰,11.C18钢筋,12.C16钢筋,13.C36钢筋,14.后浇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使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坑抗水板构造如图1所示:包括由基坑底部向上分布的4米筏板区1、斜面区3、3米筏板区9、围堰10和后浇带14构成,抗水板内底筋配置为双层双向C18钢筋11,间距200mm,其特征在于,4米筏板区1的抗水板厚度500mm,4米筏板区1采用支撑件一2斜撑加固,3米筏板区9的抗水板厚度300mm,3米筏板区9采用支撑件二8斜撑加固;斜面区3配置为使用主楞5、次楞6以及14mm红模板7进行支撑加固,同时间隔400mm*400mm布置长止水螺杆4;围堰10配置为使用主楞5、次楞6以及14mm红模板7进行支撑加固,同时间隔400mm*400mm布置止水螺杆4,以及使用支撑件一2和支撑件二8进行斜撑加固;后浇带14间隔400mm预埋500mm长C36钢筋13,后浇带14和围堰10之间通过1600mm长C1612钢筋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支撑件一2为1.8m长φ48.3×3.6钢管,支撑件二8为3m长φ48.3×3.6钢管,支撑件一2和支撑件二8与底筋、桩钢筋采用扣件相连。进一步地,主楞5为4.5m长φ48.3×3.6间距40mm的双钢管,次楞6为3m*50mm*100mm间距150mm的木方,止水螺杆4具体尺寸为长1mφ16mm,止水螺杆4与抗水板底筋焊接。进一步地,围堰10顶端预留2m长C18钢筋11。进一步地,抗水板底筋构成钢筋网,全部钢筋相交点应扎牢,底筋包括上牌钢筋和下排钢筋。此外,如图4所示,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对前述的基坑抗水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钢筋下料;S2:钢筋保护层浇筑,其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S3:绑扎底排钢筋,其中,钢筋接头采用搭接;S4:放置马登,其中,马凳按1m*1m梅花型布置;S5:绑扎上排钢筋,其中,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抗水板构造,包括由基坑底部向上分布的4米筏板区(1)、斜面区(3)、3米筏板区(9)、围堰(10)和后浇带(14)构成,抗水板内底筋配置为双层双向C18钢筋(11),间距200mm,其特征在于,4米筏板区(1)的抗水板厚度500mm,4米筏板区(1)采用支撑件一(2)斜撑加固,3米筏板区(9)的抗水板厚度300mm,3米筏板区(9)采用支撑件二(8)斜撑加固;斜面区(3)配置为使用主楞(5)、次楞(6)以及14mm红模板(7)进行支撑加固,斜面区(3)间隔400mm*400mm布置止水螺杆(4);围堰(10)配置为使用主楞(5)、次楞(6)以及14mm红模板(7)进行支撑加固,围堰(10)间隔400mm*400mm布置止水螺杆(4),围堰(10)使用支撑件一(2)和支撑件二(8)进行斜撑加固;后浇带(14)间隔400mm预埋500mm长C36钢筋(13),后浇带(14)和围堰(10)之间通过1600mm长C16(12)钢筋焊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抗水板构造,包括由基坑底部向上分布的4米筏板区(1)、斜面区(3)、3米筏板区(9)、围堰(10)和后浇带(14)构成,抗水板内底筋配置为双层双向C18钢筋(11),间距200mm,其特征在于,4米筏板区(1)的抗水板厚度500mm,4米筏板区(1)采用支撑件一(2)斜撑加固,3米筏板区(9)的抗水板厚度300mm,3米筏板区(9)采用支撑件二(8)斜撑加固;斜面区(3)配置为使用主楞(5)、次楞(6)以及14mm红模板(7)进行支撑加固,斜面区(3)间隔400mm*400mm布置止水螺杆(4);围堰(10)配置为使用主楞(5)、次楞(6)以及14mm红模板(7)进行支撑加固,围堰(10)间隔400mm*400mm布置止水螺杆(4),围堰(10)使用支撑件一(2)和支撑件二(8)进行斜撑加固;后浇带(14)间隔400mm预埋500mm长C36钢筋(13),后浇带(14)和围堰(10)之间通过1600mm长C16(12)钢筋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抗水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支撑件一(2)为1.8m长φ48.3×3.6mm钢管,支撑件二(8)为3m长φ48.3×3.6mm钢管,支撑件一(2)和支撑件二(8)与底筋、桩钢筋采用扣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抗水板构造,其特征在于,主楞(5)为4.5m长φ48.3×3.6mm间距40mm的双钢管,次楞(6)为3m*50mm*100mm间距150mm的木方,止水螺杆(4)具体尺寸为长1mφ1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抗水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围堰(10)顶端预留2m长C18钢筋(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抗水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抗水板底筋构成钢筋网,全部钢筋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跃勇袁内蒙朱光强邬博亮冯杉郭洪友殷绍辉李敬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