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67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印染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包括拒水层和吸水层;所述吸水层以涤纶针织面料为原料,通过染料和亲水整理剂对涤纶针织面料进行加热染色处理制备得到;所述拒水层通过印花工艺在吸水层上层印制印花浆料得到。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制备具有单面导湿功能的涤纶纺织物,这样的材料用在衣物上能起到很好的吸湿排汗的功效,具有良好的穿衣舒适度,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不仅能够应用于厚的织物上,还可以用于薄的织物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印染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液态水在动态条件下的传递性能对纺织品的热湿舒适性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剧烈运动时,人体大量出汗以散发热量来维持正常体温。为了使衣服与人体之间的微气候不呈现高湿热状态,就要求贴身衣物能够将运动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汗液和湿气从皮肤表层快速吸收并通过织物内层特殊的微细导孔快速传导至织物外层扩散、蒸发,时刻保证衣物的贴身干爽、穿着舒适。单面导湿整理技术最早由美国棉花公司与大金氟化学公司合作开发并形成商业化生产,整理技术命名为“微型窗TM技术(WICKINGWINDOWSTM)”。其加工方式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将织造前的纱线进行亲水和拒水整理,通过织造方式控制亲水、拒水性纱线排列比例织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的针织网眼结构面料,该技术主要被各大院校、机构和针织面料、服装贸易公司所采用,其优点是整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上层(拒水面)织物干爽性好,不存在润湿水痕、织物变色和色深现象,下层(亲水面)亲水性好。另一种是采用圆网单面防水涂层方式加工的针织面料,该技术被各大助剂公司和针织加工工厂所采用,其商业推广程度也是最高的。涂层方法加工的优点在于整理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在各种纤维、结构的紧密型针织网眼、单面织物上加工。工艺难度在于对圆网施加设备精度要求高,针对不同纤维类型的织物圆网花形设计有区别,网涂后织物手感会变硬和涤纶织物涂层面色光增深、色变,棉及短纤织物受纱线毛羽影响水痕印明显,轻薄织物工艺控制不当印花浆料易渗透到织物反面造成导湿效果下降,严重时织物两面防水。专利CN109468739A中公开的棉型单向导湿经编间隔织物有上表面、下表面、间隔层三层,通过织造的方法制备,其中上表面层的外表面使用空穿法编织,所用材料为棉型纤维,上表层的内表面由1把梳栉用高吸水性纤维采用空穿或满穿的形式编织;间隔层所用高吸水性纤维的吸收率为5-25倍;下表层的外表面由2把梳栉采用空穿法编织,所用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等具有芯吸和毛细管效应的的纱线,下表层的内表面采用具有吸湿性的纱线。所用纤维类型众多,织造工艺控制难,整理费用高。专利CN202685416U在织物的正面根据预设印花花型结构及分布规则压制有隐形印花浆料层,而织物的反面同时压制有单向导湿浆料层,织物反面与人体皮肤接触,当织物遇汗液时,织物反面的单向导湿浆料层能够将汗液快速向织物外层导出,从而保证织物内层快速干爽,而织物受汗液润湿后,其正面根据预设印花花型结构及分布规则压制有隐形印花浆料层,由于其拒水性而使得花型显现,增强了面料的实用性与美观性。此工艺较为巧妙,然而由于要两面印制,不适合薄型织物,正反面浆料容易相互渗透,导致效果大打折扣。目前的印花技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圆网印花机上施加浆料,由于织物行进过程中时平整地贴附在印花台版上,印制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通过检查下机织物透浆情况,直观、快速反映并解决问题,且批量连续生产时重现性高。线条与格子的面积比为1:2.8,格子的精度必须严格要求,格子太大,其中心位置的汗液达到细线的距离过远,造成导湿迟缓甚至部分不能由于表面张力迁移到细线处造成传导能力差;格子太小,格子相对于细线的比例过小,无法抵消润湿细线对人体汗液的吸附力,发生粘附现象。水分或者说汗液是通过细线部分传导的,但由于镂空部分经过疏水整理,针织布上的毛头、组织点和加工过程中所受的拉伸等不确定因素存在条件下,很可能这些因素提供的表面支撑力大于毛细作用,导致汗液无法成功传导到正面。如该问题存在,就造成生产重现性下降、工艺控制困难等实际生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的制备方法是在传统单面导湿网涂整理基础上改进防水结构体系和网框设计将织物的导湿、锁水和干爽效果发挥到最佳状态,该技术解决了传统单面导湿工艺只能利用网框花形来控制织物导湿性的问题。采用染缸里添加吸湿快干剂、网印时添加低分子量聚乙二醇和无氟防水剂的方法来控制导湿,整理后的布面不存在导湿死角,水滴从织物内层渗透到外侧只需2-3秒,贴身面不留任何水痕、干爽透气,同时又能保证织物吸水量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反渗。由于只在单面网涂,不存在薄型织物正反面浆料相互干扰的问题,从而同时适用于厚薄型织物。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首先公开了一种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包括拒水层和吸水层;所述吸水层以涤纶针织面料为原料,通过染料和亲水整理剂对涤纶针织面料进行加热染色处理制备得到;所述拒水层通过印花工艺在吸水层上层印制印花浆料得到。优选的,所述亲水整理剂选自纳派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抗静电剂;更优选的,选自嘉丽娜或F15。优选的,所述印花浆料包括:无氟防水剂、交联剂、水性流平剂、聚乙二醇和丙烯酸类增稠剂。优选的,无氟防水剂、交联剂、水性流平剂、聚乙二醇、丙烯酸类增稠剂的重量比为(10-20):(0.5-2.0):(0.2-1.0):(0.3-1.0):(3.0-6.0)。更优选的,所述无氟防水剂选自鲁道夫化工ECO、日本大金公司的XF-5001或日本大金公司的XF-5002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更优选的,所述交联剂选自传化智联化工的TF-569A、TF-569H、TF-569F种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更优选的,所述水性流平剂选自水性有机硅流平剂S470、S460或其两者的组合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水性流平剂选自东莞市思诺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水性有机硅流平剂S470、S460;更优选的,所述的聚乙二醇选自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和聚乙二醇400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制备上述的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的方法,包括:(1)将涤纶针织面料经过染料和亲水整理剂处理;(2)采用印花工艺在织物上层印制印花浆料,所述印花浆料包括无氟防水剂、交联剂、水性流平剂、聚乙二醇和丙烯酸类增稠剂。优选的,通过染料和亲水整理剂对涤纶针织面料进行加热染色处理制备得到吸水层;拒水层通过印花工艺在吸水层上层印制印花浆料得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圆网印花机去进行印花工艺处理。加工时应经常检查工艺参数,防止浆料反渗影响整理效果。较佳的,所述圆网印花机为高精度圆网印花机。所述圆网印花机将防水剂、导湿剂点状分布在纤维上,浆料中的交联剂在高温时交联,可以提升防水剂牢度,提高耐洗性。本专利技术第三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纺织物,所述纺织物包括上述的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优选的,所述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为涤纶针织面料。本专利技术第四个方面公开了根据上述的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或者上述的纺织物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而不超出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与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显著优点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制备具有单面导湿功能的涤纶纺织物,这样的材料用在衣物上能起到很好的吸湿排汗的功效,具有良好的穿衣舒适度,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拒水层和吸水层;所述吸水层以涤纶针织面料为原料,通过染料和亲水整理剂对涤纶针织面料进行加热染色处理制备得到;所述拒水层通过印花工艺在吸水层上层印制印花浆料得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拒水层和吸水层;所述吸水层以涤纶针织面料为原料,通过染料和亲水整理剂对涤纶针织面料进行加热染色处理制备得到;所述拒水层通过印花工艺在吸水层上层印制印花浆料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整理剂选自纳派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抗静电剂;优选的,选自嘉丽娜或F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印花浆料包括:无氟防水剂、交联剂、水性流平剂、聚乙二醇和丙烯酸类增稠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其特征在于,无氟防水剂、交联剂、水性流平剂、聚乙二醇、丙烯酸类增稠剂的重量比为(10-20):(0.5-2.0):(0.2-1.0):(0.3-1.0):(3.0-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面导湿的涤纶纺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氟防水剂选自鲁道夫化工ECO、日本大金公司的XF-5001或日本大金公司的XF-5002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涛相东旭代征斌
申请(专利权)人:纳派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