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式筒内壁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630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推拉式筒内壁装夹装置,属于支架安装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螺杆、螺母、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抵紧部件,所述壳体侧壁设有可活动抵紧部件,所述壳体内设有螺母,所述螺杆下部穿过壳体上端面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与抵紧部件上部可活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壳体底部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一端与抵紧部件下部轴连接,另一端与螺母端部轴连接,以形成交叉推杆供螺母上下移动时拉推抵紧部件作用于筒内壁的松紧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螺杆带动螺母上下移动,驱动交叉推杆使抵紧部件作用于筒内壁的松紧力,且抵紧部件上下受力均匀,避免松落现象,实现装置的稳固安装,以及操作方便可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拉式筒内壁装夹装置
本技术涉及支架安装
,具体是涉及一种推拉式筒内壁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市面上支架安装种类很多,但对于安装在筒内壁的支架却很少,现有安装在筒内的支架是采用一个推杆抵靠在推块下部来压紧筒内壁以固定。然而,一个推杆作用在推块上的力是不可靠的,且筒内壁有拔模斜度的工艺,容易造成支架松落的现象,难以确保支架稳妥固定在筒内壁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安装在筒内壁的支架受力不均,装夹不稳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推拉式筒内壁固定装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推拉式筒内壁装夹装置,包括壳体、螺杆、螺母、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抵紧部件,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安装有可活动抵紧部件,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与方形孔位置相对应的圆孔,所述壳体内设有螺母,所述螺杆下部穿过壳体上端面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抵紧部件上部设有竖向条形孔,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与条形孔可活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圆孔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一端与抵紧部件下部轴连接,另一端与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拉式筒内壁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螺杆、螺母、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抵紧部件,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安装有可活动抵紧部件,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与方形孔位置相对应的圆孔,所述壳体内设有螺母,所述螺杆下部穿过壳体上端面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抵紧部件上部设有竖向条形孔,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与条形孔可活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圆孔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一端与抵紧部件下部轴连接,另一端与螺母端部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在中部轴连接以形成交叉推杆,供螺母上下移动时拉推抵紧部件作用于筒内壁的松紧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拉式筒内壁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螺杆、螺母、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抵紧部件,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安装有可活动抵紧部件,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与方形孔位置相对应的圆孔,所述壳体内设有螺母,所述螺杆下部穿过壳体上端面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抵紧部件上部设有竖向条形孔,所述第一连接臂一端与条形孔可活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圆孔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一端与抵紧部件下部轴连接,另一端与螺母端部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在中部轴连接以形成交叉推杆,供螺母上下移动时拉推抵紧部件作用于筒内壁的松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筒内壁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至少包括3个方形孔,每个所述方形孔分别位于壳体环周等分处以使该装置安装稳固,其中,所述圆孔开设数量与方形孔数量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筒内壁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一体成型有至少一条竖向导棱,所述螺母上设有与导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天马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