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多个可放置产品的工位,所述工位分列排列,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位于相邻列之间可对各工位产品进行横向定位的活动定位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配合底板上已有的定位结构,利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及气动元件,同时为两列或多列产品同时实现定位,实现多工位的定位功能,节省设备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自动组装测试线体
,尤其是位于自动组装测试线体上将产品精确定位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能表自动组装测试线体上,电能表组装完成的,需将多只电表摆放在同一平台上,传统的定位方式是在电表四周放置活动板及固定板对其进行定位,单只电表使用此种方式尚可,但是对于多只电表同时定位,采取这种方式会使结构过于冗余复杂,不仅操作费时、费力而且还会造成成本浪费,尤其是同时放置两种(单相及三相)电表,需要对每种6只共12只电表同时进行定位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亟需一种一步可实现一步对多电表同时进行定位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可同时对多列工位上的产品进行一步操作同步完成定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多个可放置产品的工位,所述工位分列排列,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位于相邻列之间可对各工位产品进行横向定位的活动定位模块。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定位模块包括定位动力机构和与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并在其带动下横向移动的活动定位板,所述活动定位板位于相邻列产品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横向滑轨,所述活动定位板的底部对应有滑槽。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内固定有可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块。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两道或两道以上的滑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动力机构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活动定位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背面。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开有活动槽,所述连接板的两端穿过所述活动槽,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动力机构和活动定位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动力机构为气缸。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平行于所述活动定位模块主体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定位侧板。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配合底板上已有的定位结构,利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及气动元件,同时为两列或多列产品同时实现定位,实现多工位的定位功能,节省设备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背面);其中,定位装置1,活动定位板11,定位侧板12,滑轨13,滑槽14,气缸15,连接板16,底板17,活动槽18,相单相表壳2,三相表壳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7,底板17上设置多个可放置产品的工位,工位分列排列,定位装置还包括位于相邻列之间可对各工位产品进行横向定位的活动定位模块。本实施例中,以在电能表生产自动组装测试线体电能表定位工位为例,介绍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应用。如图1所示,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7,底板1上纵向排列有两列电表,每列分别为单相表壳2和三相表壳3,可在底板17上设置纵向定位结构,对同列相邻表壳之间的距离和位置进行定位,在两列表壳中间,设置本技术提供的定位装置的活动定位模块。活动定位模块包括定位动力机构和活动定位板11,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动力机构采用气缸15,如图1和图2所示,气缸15固定设置在底板17的背面(放置表壳的一面为顶面,后同),气缸15的输出轴与连接板16固定,如图2所示,在连接板16的底端,开设有U型槽,气缸15的输出轴端部卡入U型槽内,并通过螺栓或其他结构与连接板16固定。底板17的中心位置开活动槽18,连接板16的顶部穿过活动槽18后与活动定位板11的底面固定,气缸15往复动作,气缸15的输出轴推拉连接板16做直线往复运动,从底板17的正面来看,活动定位板11在底板17的顶面上做横向移动。在实际应用中,可使用其他动力机构推动底板17的横向移动,如电机,动力机构的输出轴与连接板的固定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连接方式,如与连接板16具有内螺纹的通孔螺纹固定、轴套固定、焊接固定等,不做要求和限制。为使活动定位板11两端力矩均衡,连接板16与活动定位板11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气缸15的输出轴与连接板U型槽的中线在同一平面上。为使活动定位板11在底板17上平顺滑动,两端移动距离相同,在底板17上设置滑轨13,对应的,在活动定位板11的底在上设置滑槽14,滑槽14倒扣在滑轨13顶面上,沿滑轨13作直线运动,为进一步使活动定位板11在滑轨13的滑动更流畅,可在滑槽14内设置滚珠或滑块,使滑珠或滑块与滑轨13配合,实现顺畅滑动。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滑轨14设有两道,对应设置在活动定位板11两端,在实际应用中,在底板17上设置一道或多道滑轨14,可根据活动定位板11的长度,在不干涉表壳放置的情况下,确定滑轨14的数量。滑轨14的长度和活动槽18的宽度均大于等于活动定位板11横向左右移动的最大距离。底板17平行于活动定位板11长度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块定位侧板12,限定两列表壳的两侧位置,同时,提供定位基准位置。在生产中应用时,底板17上放置两排不同类型的表壳,三相表壳3和单相表壳2在底板17上分列放置,通过纵向定位装置(以纵向位置有要求时设置,不要求时可无需放置)确定每列中表壳的纵向位置,气缸15动作,输出轴(气缸杆)伸出时,带动连接板16横向平移,连接板16带动活动定位板11沿滑轨13向一侧表壳平移并与其侧面紧靠;当气缸15缩回时带动活动定位板11沿滑轨滑块13向另一侧表壳平移并与其侧面紧靠,气缸15的输出轴(气缸杆)伸出缩回一次,两侧电表壳均完成横向定位。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以底板17上设置两排需横向定位的表壳(且为不同类型)为例,介绍一种多工位定位工装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底板17上可设有多列工位,每列具有多个工位,每个工位可根据定位需要,确定是否需要纵向定位,在相邻两列产品之间,设置一组活动定位模块,在常态下,相邻两活动定位板11之间的距离大于需定位的产品的宽度,在底板17的四个周边或至少在平行于活动定位置主体结构(活动定位板11)长度方向的两侧的周边(最外侧列产品的外侧),设置一块定位侧板12,起到限位和定位基准的作用,定位时,气缸15动作,推动连接板16进而带动活动定位板11向一侧平移,平移方向的最外侧列产品与对应的定位侧板12内侧面紧靠,与最外侧列产品相邻的相邻列产品与此块活动定位板11的另一侧紧靠,同样的,中间各列产品的两侧分别与一块活动定位板11紧靠,实现各列多工位上产品的横向定位,并摆正产品的位置。产品从底板17上移走后,气缸17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次定位。在底板17上放置多列产品时,相邻列产品之间的距离大于活动定位板11的宽度,经活动定位板11定位后,相邻列产品之间的距离等于活动定位板11的宽度。在此状态下,气缸15仅需向一侧运动即可。气缸15的运动可根据需向确认。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多个可放置产品的工位,所述工位分列排列,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位于相邻列之间可对各工位产品进行横向定位的活动定位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多个可放置产品的工位,所述工位分列排列,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位于相邻列之间可对各工位产品进行横向定位的活动定位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定位模块包括定位动力机构和与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并在其带动下横向移动的活动定位板,所述活动定位板位于相邻列产品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横向滑轨,所述活动定位板的底部对应有滑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固定有可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枬,高阳,刘于超,崔胜胜,李汐,华书蓓,牟颖莹,白雅雯,孙剑锋,董永康,包积花,王中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