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模具内腔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60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模具内腔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内腔表面预处理;b、毛刀;c、粗抛;d、内腔二次打磨;e、喷焊;e、精抛。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玻璃模具内腔表面处理方法,解决了玻璃模具内腔因粗糙度不同而导致的制造出的玻璃平整度差的问题,保证了生产出来的玻璃制品的质量,加工速度快,效率高,且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增加了玻璃模具的使用寿命,从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模具内腔表面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模具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模具内腔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玻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之一,玻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和耐耐酸蚀能力,由玻璃制成的玻璃瓶非常适合用来盛放蔬汁饮料等酸性液体,同时玻璃瓶还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可以很好的阻止氧气等气体对内装物的侵袭,并阻止内装物的可挥发性成分向大气中挥发,玻璃瓶还可以进行反复回收利用,在当前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使用玻璃容器是大势所趋,玻璃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的玻璃模具对其进行定型。目前,玻璃模具的加工存在工艺步骤繁多、生产周期长、加工过程需要频繁更换夹具以及变换定位基准等特点,同时玻璃模具有由两个半模合模而成的特殊性。因此,玻璃模具内腔表面处理方法过程中,劳动强度比较大,容易出错,由于玻璃模具内腔的粗糙度不同,从而导致制造出的玻璃制品的平整度差,返工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玻璃模具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模具内腔表面处理方法,解决了玻璃模具内腔因粗糙度不同而导致的制造出的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模具内腔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na、内腔表面预处理:去除玻璃模具内腔表面的锈斑和氧化膜,再用清洗剂进行清洗、去油;/nb、毛刀:对玻璃模具内腔进行车边处理,去除玻璃模具内腔边沿处的毛边;/nc、粗抛:对玻璃模具内腔进行粗抛处理,去除刀痕和凹坑,粗抛留磨余量为1-1.6mm;/nd、内腔二次打磨:对经过粗抛后的玻璃模具内腔进行二次打磨,使垂直度和平行度均为0.02-0.08mm,双边留余量均为0.6-0.8mm;/ne、喷焊:对二次打磨后的玻璃模具内腔进行碳化钨镍基粉末的喷焊,喷焊厚度为0.3-0.8mm;/nf、精抛:采用自动抛光机对喷焊后的玻璃模具内腔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模具内腔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内腔表面预处理:去除玻璃模具内腔表面的锈斑和氧化膜,再用清洗剂进行清洗、去油;
b、毛刀:对玻璃模具内腔进行车边处理,去除玻璃模具内腔边沿处的毛边;
c、粗抛:对玻璃模具内腔进行粗抛处理,去除刀痕和凹坑,粗抛留磨余量为1-1.6mm;
d、内腔二次打磨:对经过粗抛后的玻璃模具内腔进行二次打磨,使垂直度和平行度均为0.02-0.08mm,双边留余量均为0.6-0.8mm;
e、喷焊:对二次打磨后的玻璃模具内腔进行碳化钨镍基粉末的喷焊,喷焊厚度为0.3-0.8mm;
f、精抛:采用自动抛光机对喷焊后的玻璃模具内腔进行精抛处理,去除喷焊后表面留有的杂质和结块,提高玻璃模具内腔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市南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