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及钛合金表面硬化以及表面功能化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钛及钛合金表面硬化以及表面功能化处理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通过钛的氢处理在钛合金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钛合金以及钛基复合材料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蚀、可焊、中温性能好、无磁等一系列的优点,在航空航天、核能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及钛基复合材料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硬度偏低,耐磨性差,导致最终产品的应用受限。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可提高制品的耐磨性,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此外对于钛合金的表面涂层还能够对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多种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调控,以满足应用需求。钛合金表面改性的方法有化学处理、溶胶凝胶、阳极氧化、气相沉积、热喷涂、等离子沉积、离子注入法等。总的来说,这些特种工艺技术一般存在成本高昂、推广难度大、对产品尺寸限制较大,特别是难以获得复杂形状、厚度可控、孔隙度可控的涂层(>10mm)。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首次提出一种钛及钛合金表面硬化以及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及钛合金表面硬化以及表面功能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待处理工件A装入刚性模具,模具内腔的尺寸设计为与工件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将含钛混合粉末B填充入刚性模具与工件间的空隙,得到组件C;将组件装入高温炉中通入氢气,吸氢;吸氢的体积膨胀效应使粉末与工件互相挤压同时受到刚性模具的约束,从而使得工件表面得到大于等于1微米的涂层;然后将工件连同模具进行退火脱氢,脱氢后工件尺寸收缩,能够方便地从模具内取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及钛合金表面硬化以及表面功能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待处理工件A装入刚性模具,模具内腔的尺寸设计为与工件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将含钛混合粉末B填充入刚性模具与工件间的空隙,得到组件C;将组件装入高温炉中通入氢气,吸氢;吸氢的体积膨胀效应使粉末与工件互相挤压同时受到刚性模具的约束,从而使得工件表面得到大于等于1微米的涂层;然后将工件连同模具进行退火脱氢,脱氢后工件尺寸收缩,能够方便地从模具内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及钛合金表面硬化以及表面功能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吸氢过程控制为:将组件C装入高温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通入氢气,保温,然后降温至一定温度,保温,结束;在氢处理过程中,待处理工件A和含钛混合粉末B的吸氢膨胀体积必须达到有塑性变形且相互粘结,使粉末良好的结合并附着在工件表面;
退火脱氢过程控制为:在真空或流动惰性气氛中,将组件C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温,结束;在脱氢过程中待处理工件A和含钛混合粉末的结合体有一定程度的体积收缩,使结合体和模具内壁脱离能够顺利脱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及钛合金表面硬化以及表面功能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待处理工件A的化学成分为钛合金;所述待处理工件A具有吸氢膨胀效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及钛合金表面硬化以及表面功能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含钛混合粉末B中,具有吸氢膨胀能力的粉末占含钛混合粉末总质量的60%以上,所述含钛混合粉末的粒度为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承商,陈奏君,林方睿,刘咏,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