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52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肌酸磷酸32~60份、焦磷酸12~34份、白细胞介素12~50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40份、苯乙酸胍15~35份、巯基乙酸11~38份、角鲨烷8~15份、转铁蛋白2~9份,经脐带血分离得到CAR‑T细胞进行体外培育,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配制的培养基结合培养方法进行培育,得到的CAR‑T细胞个体差异小,增殖率高,达到90%以上,杀瘤活性高,抗瘤谱广,细胞毒活性显著增强,杀瘤活性达到75%以上,提高临床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培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CAR-T细胞治疗最早的研究始于1989年,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英文全称ChimericAntigenReceptorT-CellImmunotherapy。这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近几年通过优化改良在临床肿瘤治疗上取得很好的效果,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够精准、快速、高效,且有可能治愈癌症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在实验室,技术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他利用其“定位导航装置”CAR,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通过免疫作用释放大量的多种效应因子,它们能高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但是目前体外培育的CAR-T细胞增殖力不高、细胞毒活性较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肌酸磷酸32~60份、焦磷酸12~34份、白细胞介素12~50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40份、苯乙酸胍15~35份、巯基乙酸11~38份、角鲨烷8~15份、转铁蛋白2~9份。优选地,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肌酸磷酸45份、焦磷酸22份、白细胞介素35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5份、苯乙酸胍25份、巯基乙酸24份、角鲨烷10份、转铁蛋白5份。优选地,调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为10~25ng/mL。进一步的,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脐带血,分离出CAR-T细胞,选取1~3mm3CAR-T细胞放置于离心管中,加入2~5mg/ml的胰酶EDTA浸润,然后加入DMEM完全培养基终止胰酶消化;S2、将D-Hank’s平衡盐溶液加入S1中的离心管中,将离心管内的溶液离心4~8min,离心力为300~800g,离心速率为1500~2200r/min;S3、将离心后的CAR-T细胞转移至上述培养基中,加入同等细胞数量的CD3/CD28抗体偶联磁珠刺激培养,放至培养箱中培养8~12天。优选地,所述DMEM的添加量为2~5ml。优选地,所述培养箱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40℃,磁场频率为2~50Hz,磁场强度3~100mT。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CAR-T细胞的合理选择培养基质,科学配比,各基质协同发挥作用,共同提供CAR-T细胞营养基质,提高增殖能力,调节培养方法,限定培养环境,优化培养体系而获得的细胞增殖能力更强、杀伤活力更大的肿瘤杀伤细胞群体,使得培养出的CAR-T细胞个体差异小,增殖率高,达到90%以上,杀瘤活性高,抗瘤谱广,细胞毒活性显著增强,杀瘤活性达到75%以上,提高临床疗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肌酸磷酸32份、焦磷酸12份、白细胞介素12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份、苯乙酸胍15份、巯基乙酸11份、角鲨烷8份、转铁蛋白2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为10ng/mL。实施例2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肌酸磷酸60份、焦磷酸34份、白细胞介素50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0份、苯乙酸胍35份、巯基乙酸38份、角鲨烷15份、转铁蛋白9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为25ng/mL。实施例3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肌酸磷酸45份、焦磷酸22份、白细胞介素35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5份、苯乙酸胍25份、巯基乙酸24份、角鲨烷10份、转铁蛋白5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为18ng/mL;上述实施例1~3采用以下培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收集脐带血,分离出CAR-T细胞,选取2mm3CAR-T细胞放置于离心管中,加入3mg/ml的胰酶EDTA浸润,然后加入3mlDMEM完全培养基终止胰酶消化;S2、将D-Hank’s平衡盐溶液加入S1中的离心管中,将离心管内的溶液离心6min,离心力为500g,离心速率为1900r/min;S3、将离心后的CAR-T细胞转移至上述培养基中,加入同等细胞数量的CD3/CD28抗体偶联磁珠刺激培养,放至培养箱中,在培养温度32℃,磁场频率为34Hz,磁场强度54mT的条件下培养10天。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脐带血,分离出CAR-T细胞,选取1mm3CAR-T细胞放置于离心管中,加入2mg/ml的胰酶EDTA浸润,然后加入2mlDMEM完全培养基终止胰酶消化;S2、将D-Hank’s平衡盐溶液加入S1中的离心管中,将离心管内的溶液离心4min,离心力为300g,离心速率为1500r/min;S3、将离心后的CAR-T细胞转移至上述培养基中,加入同等细胞数量的CD3/CD28抗体偶联磁珠刺激培养,放至培养箱中,在培养温度28℃,磁场频率为2Hz,磁场强度3mT的条件下培养8天。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脐带血,分离出CAR-T细胞,选取3mm3CAR-T细胞放置于离心管中,加入5mg/ml的胰酶EDTA浸润,然后加入5mlDMEM完全培养基终止胰酶消化;S2、将D-Hank’s平衡盐溶液加入S1中的离心管中,将离心管内的溶液离心8min,离心力为800g,离心速率为2200r/min;S3、将离心后的CAR-T细胞转移至上述培养基中,加入同等细胞数量的CD3/CD28抗体偶联磁珠刺激培养,放至培养箱中,在培养温度40℃,磁场频率为50Hz,磁场强度100mT的条件下培养12天。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的培养方法,未加入同等细胞数量的CD3/CD28抗体偶联磁珠刺激培养。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的培养方法,所述培养箱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磁场频率为58Hz,磁场强度120mT。对比例1本对比例和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肌酸磷酸30份、焦磷酸44份、白细胞介素10份、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肌酸磷酸32~60份、焦磷酸12~34份、白细胞介素12~50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40份、苯乙酸胍15~35份、巯基乙酸11~38份、角鲨烷8~15份、转铁蛋白2~9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肌酸磷酸32~60份、焦磷酸12~34份、白细胞介素12~50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40份、苯乙酸胍15~35份、巯基乙酸11~38份、角鲨烷8~15份、转铁蛋白2~9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肌酸磷酸45份、焦磷酸22份、白细胞介素35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5份、苯乙酸胍25份、巯基乙酸24份、角鲨烷10份、转铁蛋白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调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为10~25ng/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R-T细胞的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脐带血,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湛振键齐国光刘世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盾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