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油料加工的全自动炒锅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料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料加工的全自动炒锅。
技术介绍
油料加工是将油料加工成食品油的过程。包括油脂制备、精炼、改质及食品油生产等。现有的油料加工炒锅多采用敞开式,工作时烟尘弥漫、周围温度高,严重影响了作业环境,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健康;此外,现有的滚筒式炒锅自动化程度低、炒料不均匀、能耗大、翻炒效率低,且难以掌握翻炒效果,操作不方便,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油料加工的全自动炒锅,解决了现有的油料加工炒锅多采用敞开式,工作时烟尘弥漫、周围温度高,严重影响了作业环境,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健康;此外,现有的滚筒式炒锅自动化程度低、炒料不均匀、能耗大、翻炒效率低,且难以掌握翻炒效果,操作不方便,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油料加工的全自动炒锅,包括底座、加热器、缓冲器、立杆、横梁、液压缸、电机罩壳、第一电机、翻铲、第一连接轴、炒锅、第二连接轴、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油料加工的全自动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加热器(2)、缓冲器(3)、立杆(4)、横梁(5)、液压缸(6)、电机罩壳(7)、第一电机(8)、翻铲(9)、第一连接轴(10)、炒锅(11)、第二连接轴(12)、第一伞齿(13)、安装平台(14)、第二电机(15)和第二伞齿(16);/n所述底座(1)下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数个缓冲器(3),所述底座(1)上表面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加热器(2);/n所述底座(1)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杆(4),两个所述立杆(4)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5);/n所述炒锅(11)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0),所述第一连接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料加工的全自动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加热器(2)、缓冲器(3)、立杆(4)、横梁(5)、液压缸(6)、电机罩壳(7)、第一电机(8)、翻铲(9)、第一连接轴(10)、炒锅(11)、第二连接轴(12)、第一伞齿(13)、安装平台(14)、第二电机(15)和第二伞齿(16);
所述底座(1)下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数个缓冲器(3),所述底座(1)上表面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加热器(2);
所述底座(1)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杆(4),两个所述立杆(4)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5);
所述炒锅(11)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0),所述第一连接轴(10)活动连接在左侧的立杆(4)上;
所述炒锅(11)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2),所述第二连接轴(12)活动连接在右侧的立杆(4)上;
所述横梁(5)上表面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罩壳(7),所述电机罩壳(7)中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翻铲(9),所述翻铲(9)设置在炒锅(11)中;
所述第二连接轴(12)右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13),所述安装平台(14)固定连接在右侧立杆(4)右侧面的下端,所述安装平台(1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16),所述第二伞齿(16)与第一伞齿(13)相互啮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料加工的全自动炒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输室(17)、进料口(18)、运输轴(19)、出料口(20)、加热丝(21)和第二电机(22);
所述运输室(17)上表面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料口(18);
所述运输室(17)下表面右侧固定连通有出料口(20);
所述运输室(17)中活动连接有运输轴(19),所述运输室(17)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2),所述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与运输轴(19)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运输室(17)的夹层中设有加热丝(21);
所述进料口(18)位于炒锅(11)的斜下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银,林泽新,蒲琼珍,袁慧,杨邦寿,刘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杨家将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