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氯米松二丙酸酯中间体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354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倍氯米松二丙酸酯中间体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倍氯米松二丙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A)在第一有机溶剂中,将化合物DB11、原丙酸酯和对甲苯磺酸进行反应,得到式Ⅰ中间体;B)向式Ⅰ中间体中滴加三氯化铝溶液进行反应,反应后加入第二有机溶剂,分离有机层,得到式Ⅱ中间体;C)向式Ⅱ中间体中加入催化剂及丙酰化试剂进行反应,得到式Ⅲ中间体;D)向式Ⅲ中间体中滴加盐酸进行反应,反应后分离有机层,得到倍氯米松二丙酸酯粗品;反应路线如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绿色环保、能耗低,产品的纯度和收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倍氯米松二丙酸酯中间体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药
,尤其是涉及一种倍氯米松二丙酸酯中间体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倍氯米松二丙酸酯是一种强效外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化学名为9-氯-11,17,21-三羟基-16-甲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17,21-二丙酸酯,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止痒等作用,能够抑制支气管渗出物,消除支气管粘膜肿胀,解除支气管痉挛,对皮肤血管的收缩作用远比氢化可的松强,局部抗炎作用是肤轻松和去炎松的5倍。倍氯米松二丙酸酯的亲脂性较强,易渗透,涂于患处30分钟后即可生效。倍氯米松二丙酸酯的结构式如下:传统的工艺路线是以9β,11β-环氧-17α,21-二羟基-16β-甲基-1,4-孕(甾)二烯-3,2-二酮(简称为DB11)为起始物料,经过9位上氯反应后,得到第一中间体,干燥后,再在四氢呋喃体系中与原丙酸三乙酯进行大环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第二中间体在乙醇-三氯化铝溶液体系中开环反应得到第三中间体,干燥后,在DMF体系中与丙酸酐反应得到倍氯米松二丙酸酯。上述工艺路线较长、收率偏低,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倍氯米松二丙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A)在第一有机溶剂中,将化合物DB11、原丙酸酯和对甲苯磺酸进行反应,得到式Ⅰ中间体;/nB)向式Ⅰ中间体中滴加三氯化铝溶液进行反应,反应后加入第二有机溶剂,分离有机层,得到式Ⅱ中间体;/nC)向式Ⅱ中间体中加入催化剂及丙酰化试剂进行反应,得到式Ⅲ中间体;/nD)向式Ⅲ中间体中滴加盐酸进行反应,反应后分离有机层,得到倍氯米松二丙酸酯粗品;/n反应路线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氯米松二丙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在第一有机溶剂中,将化合物DB11、原丙酸酯和对甲苯磺酸进行反应,得到式Ⅰ中间体;
B)向式Ⅰ中间体中滴加三氯化铝溶液进行反应,反应后加入第二有机溶剂,分离有机层,得到式Ⅱ中间体;
C)向式Ⅱ中间体中加入催化剂及丙酰化试剂进行反应,得到式Ⅲ中间体;
D)向式Ⅲ中间体中滴加盐酸进行反应,反应后分离有机层,得到倍氯米松二丙酸酯粗品;
反应路线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丙酸酯选自原丙酸三乙酯和原丙酸三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选自DMAP、三乙胺、丙酸钠和丙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丙酰化试剂选自丙酸酐和丙酰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DMF、1,4-二氧六环和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二氯乙烷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化合物DB11与对甲苯磺酸的质量比为1:(0.02-0.2);每g化合物DB11所用的原丙酸酯的体积为0.5-2mL;
优选地,步骤A)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0-25℃,优选为20-25℃;反应时间为2-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三氯化铝溶液中的三氯化铝与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波牛志刚王泉泉李合兴苏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