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34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包括底座以及位于底座顶部的上模盖和下模盖,上模盖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浇筑浆液贯穿的浇筑通孔,下模盖焊接于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底座上设置了上模盖和下模盖,上模盖和下模盖中均设置了腔体,并且二者之间设置了密封柱,密封柱的内部设置了内腔,内腔中设置了冷却管,采用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在浇筑浆液成型后,给腔体和冷却管中均注入冷却液,并且连接循环泵和热交换器,冷却液吸收铸件的热量,通过循环泵进入热交换器,将冷却液的热量带走,此设计从铸件的内侧和外侧两个反向吸收热量,不仅可以提高降温效率还提高降温的均匀性,减少逐渐冷热不均匀导致铸件易崩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
本技术涉及轴承座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轴承座大多采用模具铸造成型,但是现有的轴承座模具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常规的模具大多设有降温结构,但降温结构只能从外侧降温,使得成型后的轴承座降温速度慢,并且外侧降温快,内侧的温度仍然较高,存在降温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模具降温效率低、不均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包括底座以及位于底座顶部的上模盖和下模盖,上模盖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浇筑浆液贯穿的浇筑通孔,下模盖焊接于底座上,所述上模盖和下模盖的内部均开设由腔体,并且二者之间设有可拆卸的环形结构的密封柱,所述密封柱的内部具有内腔,内腔中固定连接有螺旋状结构的冷却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腔体和冷却管的内部均填充有冷却液,并且二者均与循环泵和热交换器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液压推杆,且两个液压推杆的伸缩端均与上模盖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且散热风机与密封柱同轴线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密封柱的外表壁嵌设有耐热密封圈,所述上模盖和下模盖与密封柱接触的端面均开设有用于嵌设耐热密封圈的凹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耐热密封圈的材料为耐热硅胶、陶瓷,石墨中的任意一种。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底座上设置了上模盖和下模盖,上模盖和下模盖中均设置了腔体,并且二者之间设置了密封柱,密封柱的内部设置了内腔,内腔中设置了冷却管,采用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在浇筑浆液成型后,给腔体和冷却管中均注入冷却液,并且连接循环泵和热交换器,冷却液吸收铸件的热量,通过循环泵进入热交换器,将冷却液的热量带走,此设计从铸件的内侧和外侧两个反向吸收热量,不仅可以提高降温效率还提高降温的均匀性,减少逐渐冷热不均匀导致铸件易崩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的密封柱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底座;2、上模盖;3、下模盖;4、腔体;5、密封柱;6、冷却管;7、液压推杆;8、散热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包括底座1以及位于底座1顶部的上模盖2和下模盖3,上模盖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浇筑浆液贯穿的浇筑通孔,下模盖3焊接于底座1上,上模盖2和下模盖3的内部均开设由腔体4,并且二者之间设有可拆卸的环形结构的密封柱5,密封柱5的内部具有内腔,内腔中固定连接有螺旋状结构的冷却管6,加工时,将密封柱5置于下模盖3上,在将上模盖2固定在液压推杆7上,收缩液压推杆7使上模盖2压在密封柱5上,从浇筑通孔灌入浇筑浆液,待成型后将冷却液冲入腔体4和冷却管6,并且给二者连通循环泵和热交换器,同时启动散热风机8,即可进行铸件的降温。具体的,如图1-3所示,腔体4和冷却管6的内部均填充有冷却液,并且二者均与循环泵和热交换器连通,冷却液吸收铸件的热量,通过循环泵进入热交换器进行冷却,从而使冷却液温度维持稳定,提高降温的效率。具体的,如图1-3所示,底座1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液压推杆7,且两个液压推杆7的伸缩端均与上模盖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液压推杆7的伸缩端上受螺纹,上模盖2上设有用于贯穿液压推杆7伸缩端的通孔,将伸缩端穿过通孔在上模盖2的上下两侧使用螺母紧固,进而将上模盖2固定,液压推杆7采用具有锁止功能的型号(HTW1000),在降温后启动液压推杆7将上模盖2抬起,即可取出铸件。具体的,如图1-3所示,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8,且散热风机8与密封柱5同轴线设置,散热风机8在降温时启动,使环形结构的密封柱5内侧空气流动,通过风冷的方式促进热量的流失,从而提高散热效率。具体的,如图1-3所示,密封柱5的外表壁嵌设有耐热密封圈,上模盖2和下模盖3与密封柱5接触的端面均开设有用于嵌设耐热密封圈的凹槽,耐热密封圈的材料为耐热硅胶、陶瓷,石墨中的任意一种,耐热密封圈嵌在上模盖2、下模盖3和密封柱5之间,提高三者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使浇筑时浇筑浆液不易产生泄露,保证铸件的外形规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包括底座(1)以及位于底座(1)顶部的上模盖(2)和下模盖(3),上模盖(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浇筑浆液贯穿的浇筑通孔,下模盖(3)焊接于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盖(2)和下模盖(3)的内部均开设由腔体(4),并且二者之间设有可拆卸的环形结构的密封柱(5),所述密封柱(5)的内部具有内腔,内腔中固定连接有螺旋状结构的冷却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包括底座(1)以及位于底座(1)顶部的上模盖(2)和下模盖(3),上模盖(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浇筑浆液贯穿的浇筑通孔,下模盖(3)焊接于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盖(2)和下模盖(3)的内部均开设由腔体(4),并且二者之间设有可拆卸的环形结构的密封柱(5),所述密封柱(5)的内部具有内腔,内腔中固定连接有螺旋状结构的冷却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4)和冷却管(6)的内部均填充有冷却液,并且二者均与循环泵和热交换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座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峰居万宏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亚王曲轴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