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含铜刻蚀液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622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酸性含铜刻蚀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酸性含铜刻蚀液调节pH为0.08~0.12,加入氧化剂氧化酸性含铜刻蚀液中的铜为二价铜离子,得到混合体系A;(2)向所述混合体系A中加入碱调节混合体系A的pH为7.5~8将混合体系A中的二价铜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3)用硫酸溶液溶解步骤(2)得到的固体沉淀得到混合体系B;(4)将混合体系B进行结晶,得到固态硫酸铜;(5)将步骤(4)中混合体系B结晶后产生的废水进行三效蒸发脱盐处理得到冷凝液和结晶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实现了酸性含铜刻蚀液的达标排放处理,并且转化为了硫酸铜产品,既解决了环境问题而且实现了经济效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性含铜刻蚀液处理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设环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性含铜刻蚀液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印刷线路板企业在加工线路板过程中均经过蚀刻工序,酸性含铜蚀刻废液是蚀刻铜箔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铜含量较高、酸度较大的工业废水。酸性含铜蚀刻废液主要是以盐酸(pH<1)为介质的铜溶液,主要成份为氯化铜、氯化亚铜、盐酸等,回收价值高,且外排废水中也会有少量的铜重金属存在,如不能合理的进行环保处理,一方面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重金属排放后渗入至土壤及水源之中,即会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自身的健康产生严重的污染和危害。常见的酸性含铜蚀刻废液处理技术有萃取、金属置换、水合肼还原、直接电解等。萃取,强酸状态下不易萃取,且萃取剂的寿命较短,不能多次反复使用,萃取工艺复杂、运行成本高。萃取后,部分溶剂或络合物残留在蚀刻液中,回用时易影响正常生产;后续硫酸反萃工艺复杂、装置体积庞大,占地大、投资大。金属置换,基于金属活泼性的差异,将铜氯络离子解离并还原为海绵铜。该技术回收的铜纯度低、回收率低,金属置换及析氢副反应的显著热效应使回收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酸性含铜刻蚀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将酸性含铜刻蚀液调节pH为0.08~0.12,加入氧化剂氧化酸性含铜刻蚀液中的铜为二价铜离子,得到混合体系A;/n(2)向所述混合体系A中加入碱调节混合体系A的pH为7.5~8将混合体系A中的二价铜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固液分离得到固体沉淀和上清液;/n(3)用硫酸溶液溶解步骤(2)得到的固体沉淀得到混合体系B;/n(4)将混合体系B进行结晶,得到固态硫酸铜;/n(5)将步骤(4)中混合体系B结晶后产生的废水进行三效蒸发脱盐处理得到冷凝液和结晶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性含铜刻蚀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酸性含铜刻蚀液调节pH为0.08~0.12,加入氧化剂氧化酸性含铜刻蚀液中的铜为二价铜离子,得到混合体系A;
(2)向所述混合体系A中加入碱调节混合体系A的pH为7.5~8将混合体系A中的二价铜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固液分离得到固体沉淀和上清液;
(3)用硫酸溶液溶解步骤(2)得到的固体沉淀得到混合体系B;
(4)将混合体系B进行结晶,得到固态硫酸铜;
(5)将步骤(4)中混合体系B结晶后产生的废水进行三效蒸发脱盐处理得到冷凝液和结晶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含铜刻蚀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酸性含铜刻蚀液加质量浓度20%~30%的盐酸调节pH,所述氧化剂为氯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含铜刻蚀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调节所述酸性含铜刻蚀液的pH之前对所述酸性含铜刻蚀液进行固体除杂预处理和除油预处理,所述固体除杂预处理产生的废渣通过焚烧处理或者填埋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含铜刻蚀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上清液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含铜刻蚀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传海沈彦志牟凯丽初沙沙张磊董超高雨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