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序批式生物膜-电解处理与回用设备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及环境保护
,具体是一种生活污水的序批式生物膜-电解耦合处理与回用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小规模城镇污水的排放量达到污水总量的50%以上,乡镇、农村的污水处理率远低于城市污水处理率,大量分散排放的污水对水环境形成严重威胁。由于分散的小规模污水处理水质水量变化大,高效低成本处理成为难点。对于小规模污水处理,为了实现高效低成本处理,将不同功能的工艺单元进行集成形成一体化装备,主要有基于A/O、A/A/O、MBR及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等装备,该类装备解决了小规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高的问题,但该类一体化装备由多个工艺单元组合而成,存在工艺流程长、占地大、脱氮效能低的问题;加之化学除磷药剂的配制及投加导致运行管理复杂的问题突出。近年来,用于污水分散式处理的一体化装备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先后公开的CN109052871A“一种分散式生物流化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CN109052867A“一种基于改性活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污水序批式生物膜-电解处理与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管(6)、生物膜-电解耦合反应区(21)、过滤区(22)、排水管(8);/n所述生物膜-电解耦合反应区(21)内设置有:生物填料(213)和电极系统,通过曝气系统向所述生物膜-电解耦合反应区(21)内进行曝气;所述生物膜-电解耦合反应区(21)通过出水管(7)和所述过滤区(22)连通;/n所述过滤区(22)内设置有滤料层(221、222);/n所述电极系统包括:由金属制成的阳极(211)和由具有导电作用的金属或惰性物质制成的阴极(212);所述阳极(211)连接至可开闭电源(1)的正极,所述阴 ...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10 CN 202010024108X1.一种生活污水序批式生物膜-电解处理与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管(6)、生物膜-电解耦合反应区(21)、过滤区(22)、排水管(8);
所述生物膜-电解耦合反应区(21)内设置有:生物填料(213)和电极系统,通过曝气系统向所述生物膜-电解耦合反应区(21)内进行曝气;所述生物膜-电解耦合反应区(21)通过出水管(7)和所述过滤区(22)连通;
所述过滤区(22)内设置有滤料层(221、222);
所述电极系统包括:由金属制成的阳极(211)和由具有导电作用的金属或惰性物质制成的阴极(212);所述阳极(211)连接至可开闭电源(1)的正极,所述阴极(212)连接至可开闭电源(1)的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序批式生物膜-电解处理与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电解耦合反应区(21)采用序批式运行工况进行运行,具体为:进水-第一次缺氧2h~4h-好氧6h~10h-第二次缺氧4h~8h-沉淀1h-出水;
通过在进水泵(5)、鼓风曝气机(3)、可开闭电源(1)、出水电磁阀(11)处设置定时开关(12)实现序批式运行工况的自控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序批式生物膜-电解处理与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电解耦合反应区(21)内,电极系统的阳极(211)和阴极(212)呈柱状设置,阳极(211)由具有导电作用和在失去电子后能够与磷酸盐发生作用的金属制成;
所述生物膜-电解耦合反应区(21)内布置有平行设置的多组电极,每组电极由1个阳极(211)与4个阴极(212)组成,阴极(212)与阳极(211)之间的间距2~10cm;各组电极的阳极(211)之间的间距300~50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污水序批式生物膜-电解处理与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电解耦合反应区(21)内,各组电极之间填充有所述生物填料(213);所述生物填料(213)为天然纤维填料,填充密度为30%至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序批式生物膜-电解处理与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电解耦合反应区(21)的曝气系统包括:鼓风曝气机(3)、空气管(10)、微孔扩散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炯,周健,余舰波,林程保,王颖慕,林子源,何磊,杨静怡,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