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硅胶晾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10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硅胶晾干装置,涉及铁芯涂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架,机架顶部通过两个侧板固定安装有水箱,水箱底部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下端固定连通有中空盘,中空盘底部固定连通有若干雾化喷头,水箱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出水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箱、出水管、雾化喷头、从动齿轮和散热扇的设计,提高了涂胶后的铁芯晾干效率,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避免了现有涂胶后的铁芯采取自然晾干方式,时间漫长,影响生产进程,且固化效果差,产品质量下降,不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硅胶晾干装置
本技术属于铁芯涂胶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硅胶晾干装置。
技术介绍
硅胶辊以金属或其他材料为芯,外覆硅橡胶,利用其具有耐高温、耐臭氧、化学惰性及对塑料的不粘附性,主要用于加工热粘产品,如聚乙烯压延、压纹、印染及薄膜和织物的涂复胶粘剂、塑料复合,电晕处理等机械,也有用作食糖生产和包装机上的释料辊及无纺布制造等。目前对涂胶后的铁芯主要采取自然晾干,慢慢的等液体硅胶固化,这种晾干方式时间漫长,影响生产进程,且在自然晾干使得硅胶固化效果差,产品质量下降,同时不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硅胶晾干装置,通过水箱、出水管、雾化喷头、从动齿轮和散热扇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涂胶后的铁芯采取自然晾干方式,时间漫长,影响生产进程,且固化效果差,产品质量下降,不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液体硅胶晾干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通过两个侧板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底部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端固定连通有中空盘,所述中空盘底部固定连通有若干雾化喷头,所述水箱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出水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周侧面与从动齿轮周侧面啮合,所述出水管周侧面与水箱底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限位盘。进一步地,所述机架顶部通过两个侧板固定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一表面安装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位于水箱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相对两内侧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传动辊,所述传动辊周侧面之间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一所述转轴一端贯穿机架侧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周侧面与第一皮带轮周侧面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水箱、出水管、雾化喷头、从动齿轮和散热扇的设计,将涂胶后且硅胶不再流动的铁芯,即硅胶表面固化的铁芯放在机架的输送带上,第二电机依次通过第二皮带轮、传送带、第一皮带轮、传动辊带动输送带转动,使输送带载着铁芯向前移动至水箱的下方位置,然后第一电机依次通过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带动出水管转动,同时水箱内的冷却水依次通过出水管、中空盘流到雾化喷头,出水管通过中空盘带动雾化喷头转动,使雾化喷头均匀的将冷却水喷洒至铁芯上,然后输送带再载着铁芯向前移动至散热扇的下方位置,散热扇向下吹风带走铁芯上的水分和热量,加速空气流动和水分蒸发,提高了涂胶后的铁芯晾干效率,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避免了现有涂胶后的铁芯采取自然晾干方式,时间漫长,影响生产进程,且固化效果差,产品质量下降,不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问题。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液体硅胶晾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结构左视图;图3为图1的结构正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机架,101-水箱,102-出水管,103-中空盘,104-雾化喷头,105-第一电机,106-驱动齿轮,107-从动齿轮,108-横梁,109-散热扇,110-传动辊,111-第一皮带轮,112-第二电机,113-第二皮带轮,114-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为一种液体硅胶晾干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顶部通过两个侧板固定安装有水箱101,水箱101底部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有出水管102,出水管102下端固定连通有中空盘103,中空盘103底部固定连通有若干雾化喷头104,水箱101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5,第一电机105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06,出水管102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07,驱动齿轮106周侧面与从动齿轮107周侧面啮合,出水管102周侧面与水箱101底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限位盘,防止出水管102上下滑动。其中如图1所示,机架1顶部通过两个侧板固定安装有横梁108,横梁108一表面安装有散热扇109,散热扇109位于水箱101一侧。其中如图2-3所示,机架1相对两内侧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传动辊110,传动辊110周侧面之间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一转轴一端贯穿机架1侧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11。其中如图1-2所示,机架1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12,第二电机112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13,第二皮带轮113周侧面与第一皮带轮111周侧面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其中如图1所示,水箱101顶部设置有进水管114,方便向水箱101内补充冷却水。其中,雾化喷头104、第一电机105、散热扇109、第二电机112均通过导线与外部现有的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有用电均是外部电源提供。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涂胶后且硅胶不再流动的铁芯,即硅胶表面固化的铁芯放在机架1的输送带上,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112依次通过第二皮带轮113、传送带、第一皮带轮111、传动辊110带动输送带转动,使输送带载着铁芯向前移动至水箱101的下方位置,然后第一电机105依次通过驱动齿轮106、从动齿轮107带动出水管102转动,同时水箱101内的冷却水依次通过出水管102、中空盘103流到雾化喷头104,出水管102通过中空盘103带动雾化喷头104转动,使雾化喷头104均匀的将冷却水喷洒至铁芯上,然后输送带再载着铁芯向前移动至散热扇109的下方位置,散热扇109向下吹风带走铁芯上的水分和热量,加速空气流动和水分蒸发,提高了涂胶后的铁芯晾干效率,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避免了现有涂胶后的铁芯采取自然晾干方式,时间漫长,影响生产进程,且固化效果差,产品质量下降,不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问题。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硅胶晾干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顶部通过两个侧板固定安装有水箱(101),所述水箱(101)底部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有出水管(102),所述出水管(102)下端固定连通有中空盘(103),所述中空盘(103)底部固定连通有若干雾化喷头(104),所述水箱(101)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5),所述第一电机(105)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06),所述出水管(102)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07),所述驱动齿轮(106)周侧面与从动齿轮(107)周侧面啮合,所述出水管(102)周侧面与水箱(101)底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限位盘;所述机架(1)顶部通过两个侧板固定安装有横梁(108),所述横梁(108)一表面安装有散热扇(109),所述散热扇(109)位于水箱(101)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硅胶晾干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顶部通过两个侧板固定安装有水箱(101),所述水箱(101)底部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有出水管(102),所述出水管(102)下端固定连通有中空盘(103),所述中空盘(103)底部固定连通有若干雾化喷头(104),所述水箱(101)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5),所述第一电机(105)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06),所述出水管(102)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07),所述驱动齿轮(106)周侧面与从动齿轮(107)周侧面啮合,所述出水管(102)周侧面与水箱(101)底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限位盘;所述机架(1)顶部通过两个侧板固定安装有横梁(108),所述横梁(108)一表面安装有散热扇(109),所述散热扇(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鹏汪华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明达胶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