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生产线用上管机构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钢结构生产线用上管机构,属于钢管生产
技术介绍
在钢管机械加工时,需要将钢管拿取到加工设备上进行加工,将钢板拿取到加工设备上,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但是由于钢管的长度较长,且质量较大,将不利于钢管的加工效率,且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劳动强度以及提高加工效率设计了多种类型的钢管上管机构,但是多数上管机构中用于存放管件的放置架的高度都较大,在上管之前还需要将钢管放置到较高高度的钢管放置架上,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生产线用上管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生产线用上管机构,包括开口向右的U形框架,所述U形框架的内部底端设有L形板,所述L形板右下端与U形框架上端右部位置之间连接第二弹性布带,所述U形框架左端上部位置固定吹动组件,所述吹动组件贯穿U形框架左端且与L形板左端贴合,所述U形框架上端固定升降件,所述升降件与L形板左端传动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生产线用上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向右的U形框架(1),所述U形框架(1)的内部底端设有L形板(7),所述L形板(7)右下端与U形框架(1)上端右部位置之间连接第二弹性布带(21),所述U形框架(1)左端上部位置固定吹动组件(40),所述吹动组件(40)贯穿U形框架(1)左端且与L形板(7)左端贴合,所述U形框架(1)上端固定升降件(3),所述升降件(3)与L形板(7)左端传动连接,所述L形板(7)的竖直边右端下部位置安装上限位板(8),所述L形板(7)的竖直边内部开设第二气槽(93),所述U形框架(1)右端固定承载架板(30),所述承载架板(30)上侧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生产线用上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向右的U形框架(1),所述U形框架(1)的内部底端设有L形板(7),所述L形板(7)右下端与U形框架(1)上端右部位置之间连接第二弹性布带(21),所述U形框架(1)左端上部位置固定吹动组件(40),所述吹动组件(40)贯穿U形框架(1)左端且与L形板(7)左端贴合,所述U形框架(1)上端固定升降件(3),所述升降件(3)与L形板(7)左端传动连接,所述L形板(7)的竖直边右端下部位置安装上限位板(8),所述L形板(7)的竖直边内部开设第二气槽(93),所述U形框架(1)右端固定承载架板(30),所述承载架板(30)上侧设有限位挡板(17),所述限位挡板(17)右端下部位置安装连板(14),所述连板(14)右端固定侧边架(11),所述侧边架(11)左端上部位置固定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左端固定推进轮(16),所述推进轮(16)左端与限位挡板(17)转动连接,所述推进轮(16)设在连板(14)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生产线用上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动组件(40)包括固定在U形框架(1)左端上部位置的风机(2)以及设在L形板(7)左端上部位置的硬管(5),所述硬管(5)左端固定气囊(6),所述风机(2)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气囊(6)连接,所述U形框架(1)内部顶端固定立板(4),所述立板(4)内部设有通孔且硬管(5)贯穿设置在通孔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生产线用上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3)包括固定在U形框架(1)上端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前端固定齿轮,所述立板(4)右端开设容纳槽,且容纳槽设在第二气槽(93)后上侧,所述容纳槽内部固定齿条,所述齿条啮合在齿轮右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生产线用上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板(7)的水平边右端转动安装滚轮,所述滚轮环形外端套装橡胶圈,所述滚轮设在承载架板(30)左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生产线用上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板(7)的水平边上端滑动安装侧限位板(9),所述侧限位板(9)内部开设左右贯通的第一气槽(92),所述第一气槽(92)以及第二气槽(93)之间通过软管(94)连通,所述侧限位板(9)左端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设在软管(94)下侧,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L形板(7)的竖直边左右端,所述第一螺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