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5977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包括:踏板箱总成;驱动部,设于车架上,且与踏板箱总成可转动连接,驱动部包括驱动源、第一万向节、推杆部和第二万向节,驱动源设于车架上,第一万向节的一端与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推杆部的一端与第一万向节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万向节的一端与推杆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万向节的另一端与踏板箱总成连接;转轴部,设于车架上,踏板箱总成与转轴部可转动连接,驱动部能够驱动踏板箱总成绕转轴部转动,以使得所述踏板箱总成伸出踏板收纳部或者缩回踏板收纳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升商用车美观性,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商用车上一般需要设置踏板,以方便驾驶员或者乘客上下。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商用车都采用固定式踏板,固定式踏板一般都凸出于商用车的边缘设置,一方面影响商用车外观的美观性,另一方面,当人员站在商用车旁边时,可能会与固定式踏板发生碰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能够提高商用车的美观性,还能够避免人员碰撞到上车踏板的安全隐患。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包括:踏板箱总成;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于车架上,且与所述踏板箱总成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源、第一万向节、推杆部和第二万向节,所述驱动源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一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推杆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万向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推杆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箱总成连接;转轴部,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踏板箱总成与所述转轴部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踏板箱总成绕所述转轴部转动,以使得所述踏板箱总成伸出商用车上的踏板收纳部或者缩回所述踏板收纳部。可选地,所述踏板箱总成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踏板组件;旋转臂,与所述踏板组件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转轴部可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转轴部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臂可转动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可选地,所述踏板组件包括:车门位置踏板;上车踏板组件,位于所述车门位置踏板的下方,包括多个呈阶梯状分布的上车踏板。可选地,所述踏板箱总成还包括踏板箱总成支撑部,所述踏板箱总成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踏板组件的载荷。可选地,所述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踏板箱总成的转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控制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的安全作动。一种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踏板箱总成当前是否处于踏板收纳部内,若所述踏板箱总成当前处于所述踏板收纳部内,则执行步骤S2;否则执行步骤S3;S2、检测所述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踏板箱总成的开启信号;如果接收到所述开启信号,则等待第一预设时间后,驱动部驱动所述踏板箱总成绕转轴部转动至预设位置后停止转动;否则,则所述踏板箱总成保持不动;S3、所述踏板箱总成当前在所述踏板收纳部外,判断所述踏板箱总成的当前转速是否为零;若所述踏板箱总成的当前转速为零,则检测所述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是否接收到所述踏板箱总成的关闭信号;如果接收到所述关闭信号,则等待第二预设时间后,所述踏板箱总成转动至所述踏板收纳部内;否则,所述踏板箱总成保持不动;若所述踏板箱总成的当前转速不为零,则检测所述踏板箱总成是否承受外力;若检测到所述踏板箱总成承受外力,则所述踏板箱总成停止转动;否则,所述踏板箱总成继续转动至所述预设位置。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开启信号包括:商用车的当前车速为零,同时车门完全开启,且所述踏板箱总成未承受外力。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3中,检测到所述踏板箱总成承受外力,所述踏板箱总成停止转动后,所述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发出警报。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3中,检测到所述踏板箱总成承受外力,所述踏板箱总成停止转动,随后检测第三预设时间内所述外力是否撤去;若在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内,所述外力撤去,则所述踏板箱总成继续转动至所述预设位置;否则,所述踏板箱总成继续停止转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在使用时,如果驾驶员或者乘员需要进入商用车的驾驶舱,则驱动部驱动踏板箱总成绕转轴部转动,使得踏板箱总成伸出商用车的踏板收纳部,驾驶员或者乘员踩踏踏板箱总成进入驾驶舱内;随后,驱动部驱动踏板箱总成绕转轴部转动,使得踏板箱总成缩回至商用车的踏板收纳部,一方面不影响商用车外观的美观性,另一方面避免踏板凸出于商用车的边缘后导致人员容易与踏板碰撞的安全隐患。且当踏板箱总成缩回至商用车的踏板收纳部时,能够减小行车过程中的风阻。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的设置,使得踏板箱总成的转动更加灵活。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安全、稳定地控制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的转动,方便乘员上下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隐去车门位置踏板后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踏板箱总成;111、车门位置踏板;112、上车踏板组件;1121、上车踏板;1122、缺口部;12、旋转臂;121、旋转臂接头;122、转臂部;13、踏板箱总成支撑部;14、踏板固定支架;15、第一挡泥板;16、第二挡泥板;2、驱动部;21、推杆部;3、转轴部;31、旋转轴;32、固定臂总成;321、支撑支架;322、固定臂;33、轴承;34、轴端挡套;4、车架;5、控制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其包括踏板箱总成1、驱动部2和转轴部3。其中,踏板箱总成1用于驾驶员或者乘员踩踏,以使得驾驶员或者乘员能够顺利进入商用车驾驶舱内。驱动部2设于车架4上,且与踏板箱总成1可转动连接。踏板箱总成1与转轴部3可转动连接,驱动部2能够驱动踏板箱总成1绕转轴部3转动,以使得踏板箱总成1伸出商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踏板箱总成(1);/n驱动部(2),所述驱动部(2)设于车架(4)上,且与所述踏板箱总成(1)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2)包括驱动源、第一万向节、推杆部(21)和第二万向节,所述驱动源设于所述车架(4)上,所述第一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推杆部(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万向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推杆部(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箱总成(1)连接;/n转轴部(3),设于所述车架(4)上,所述踏板箱总成(1)与所述转轴部(3)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2)能够驱动所述踏板箱总成(1)绕所述转轴部(3)转动,以使得所述踏板箱总成(1)伸出商用车上的踏板收纳部或者缩回所述踏板收纳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踏板箱总成(1);
驱动部(2),所述驱动部(2)设于车架(4)上,且与所述踏板箱总成(1)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2)包括驱动源、第一万向节、推杆部(21)和第二万向节,所述驱动源设于所述车架(4)上,所述第一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推杆部(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万向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推杆部(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箱总成(1)连接;
转轴部(3),设于所述车架(4)上,所述踏板箱总成(1)与所述转轴部(3)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2)能够驱动所述踏板箱总成(1)绕所述转轴部(3)转动,以使得所述踏板箱总成(1)伸出商用车上的踏板收纳部或者缩回所述踏板收纳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箱总成(1)包括:
呈阶梯状设置的踏板组件;
旋转臂(12),与所述踏板组件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转轴部(3)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3)包括旋转轴(31),所述旋转臂(12)可转动套设于所述旋转轴(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包括:
车门位置踏板(111);
上车踏板组件(112),位于所述车门位置踏板(111)的下方,包括多个呈阶梯状分布的上车踏板(11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箱总成(1)还包括踏板箱总成支撑部(13),所述踏板箱总成支撑部(13)用于支撑所述踏板组件的载荷。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还包括控制组件(5),所述控制组件(5)用于控制所述踏板箱总成(1)的转动。


7.一种商用车上车踏板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宇刘敏郑雁苏海顺李忠顺解卫海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