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77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划线装置包括传送带,支承母板;第一刀轮,以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上方;以及第二刀轮,以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下方,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设定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以及设定第一刀轮的初始位置,设定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可以包括将使第二刀轮移动而第二刀轮的上端置于与传送带的顶面相同的平面时的第二刀轮的位置设定为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设定第一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刀轮与第二刀轮之间布置母板;使第二刀轮位于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以及将使第一刀轮移动而第一刀轮的下端接触于母板的顶面时的第一刀轮的位置设定为第一刀轮的初始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为了切割母板而在母板形成划线的划线装置进行的控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在用于平板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面板、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面板、透射投影基板、反射投影基板等的制造中,使用从玻璃之类脆性母玻璃面板(以下,称为“母板”)切割成预定尺寸的单位玻璃面板(以下,称为“单位基板”)。将母板切割为单位基板的工艺包括在将由金刚石之类材料构成的刀轮沿要切割母板的切割计划线加压于母板的状态下使刀轮及/或母板移动而在母板形成划线的划线工艺。母板是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粘连而形成的粘连基板。例如,第一面板可以具备薄膜晶体管,第二面板可以具备滤色器。作为粘合剂使用糨糊来粘连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在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设置液晶及/或电子元件等。为了在第一面板及第二面板分别形成划线,第一刀轮及第一支承辊以朝向第一面板的表面(母板的顶面)的方式布置,第二刀轮及第二支承辊以朝向第二面板的表面(母板的底面)方式布置。在第一刀轮和第二支承辊将母板置于彼此之间而彼此相对布置,第一刀轮对第一面板加压,第二支承辊支承第二面板的状态下,第一刀轮及/或母板移动,由此在第一面板形成划线。另外,在第二刀轮和第一支承辊将母板置于彼此之间而彼此相对布置,在第二刀轮对第二面板加压,第一支承辊支承第一面板的状态下,第二刀轮及/或母板移动,由此在第二面板形成划线。于在第一面板及第二面板形成划线的工艺之前,设定第一刀轮及第一支承辊对第一面板的初始位置(高度),设定第二刀轮及第二支承辊对第二面板的初始位置(高度)。将使第一刀轮或第一支承辊朝向第一面板移动而第一刀轮或第一支承辊接触于第一面板时的第一刀轮或第一支承辊的位置设定为第一刀轮或第一支承辊的初始位置。但是,在母板的自重下母板向下方下垂,或者随着第一刀轮或第一支承辊对第一面板加压而母板向下方弯曲。因此,由于第一刀轮或第一支承辊接触于第一面板的位置发生变动,因此存在无法准确设定第一刀轮或第一支承辊的初始位置的问题。另外,将使第二刀轮或第二支承辊朝向第二面板移动而第二刀轮或第二支承辊接触于第二面板时的第二刀轮或第二支承辊的位置设定为第二刀轮或第二支承辊的初始位置。但是,在母板的自重下母板向下方下垂,或者随着第二刀轮或第二支承辊对第二面板加压而母板向上方弯曲。因此,由于第二刀轮或第二支承辊接触于第二面板的位置发生变动,因此存在无法准确设定第二刀轮或第二支承辊的初始位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以往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设定刀轮及支承辊对母板的初始位置的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划线装置包括:传送带,支承母板;第一刀轮,以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上方;以及第二刀轮,以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下方,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设定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以及设定第一刀轮的初始位置,设定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可以包括将使第二刀轮移动从而第二刀轮的上端置于与传送带的顶面相同的平面时的第二刀轮的位置设定为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设定第一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刀轮与第二刀轮之间布置母板;使第二刀轮位于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以及将使第一刀轮移动从而第一刀轮的下端接触于母板的顶面时的第一刀轮的位置设定为第一刀轮的初始位置,可以基于与第一刀轮连接的马达的扭矩变化,判断第一刀轮的下端是否接触于母板的顶面。可以是,将第二刀轮的上端置于与传送带的顶面相同的平面时的第二刀轮的位置设定为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与母板相比具有更大刚性的基准平板搭载于传送带;以及使第二刀轮移动至第二刀轮的上端接触于基准平板的底面为止。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划线装置包括:传送带,支承母板;刀轮,以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上方;以及支承辊,以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下方,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设定支承辊的初始位置;以及设定刀轮的初始位置,设定支承辊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将使支承辊移动从而支承辊的上端置于与传送带的顶面相同的平面时的支承辊的位置设定为支承辊的初始位置的步骤,设定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刀轮与支承辊之间布置母板;使支承辊位于支承辊的初始位置;以及将使刀轮移动从而刀轮的下端接触于母板的顶面时的刀轮的位置设定为刀轮的初始位置,可以基于与刀轮连接的马达的扭矩变化,判断刀轮的下端是否接触于母板的顶面。可以是,将支承辊的上端置于与传送带的顶面相同的平面时的支承辊的位置设定为支承辊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与母板相比具有更大刚性的基准平板搭载于传送带;以及使支承辊移动至支承辊的上端接触于基准平板的底面为止。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划线装置包括:传送带,支承母板;支承辊,以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上方;以及刀轮,以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下方,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设定刀轮的初始位置;以及设定支承辊的初始位置,设定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将使刀轮移动从而刀轮的上端置于与传送带的顶面相同的平面时的刀轮的位置设定为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设定支承辊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支承辊与刀轮之间布置母板;使刀轮位于刀轮的初始位置;以及将使支承辊移动从而支承辊的下端接触于母板的顶面时的支承辊的位置设定为支承辊的初始位置,可以基于与支承辊连接的马达的扭矩变化,判断支承辊的下端是否接触于母板的顶面。可以是,将刀轮的上端置于与传送带的顶面相同的平面时的刀轮的位置设定为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与母板相比具有更大刚性的基准平板搭载于传送带;以及使刀轮移动至刀轮的上端接触于基准平板的底面为止。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划线装置包括:传送带,支承母板;第一支承辊,以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上方;以及第二支承辊,以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下方,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设定第二支承辊的初始位置;以及设定第一支承辊的初始位置,设定第二支承辊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将使第二支承辊移动从而第二支承辊的上端置于与传送带的顶面相同的平面时的第二支承辊的位置设定为第二支承辊的初始位置的步骤,设定第一支承辊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支承辊与第二支承辊之间布置母板;使第二支承辊位于第二支承辊的初始位置;以及将使第一支承辊移动从而第一支承辊的下端接触于母板的顶面时的第一支承辊的位置设定为第一支承辊的初始位置,可以基于与第一支承辊连接的马达的扭矩变化,判断第一支承辊的下端是否接触于母板的顶面。可以是,将第二支承辊的上端置于与传送带的顶面相同的平面时的第二支承辊的位置设定为第二支承辊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与母板相比具有更大刚性的基准平板搭载于传送带;以及使第二支承辊移动至第二支承辊的上端接触于基准平板的底面为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使用不引起下垂或在外力下不弯曲(变形)的基准平板或者使用摄像单元,设定第二刀轮及/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划线装置包括:传送带,支承母板;第一刀轮,以所述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上方;以及第二刀轮,以所述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下方,其特征在于,/n所述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设定所述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以及/n设定所述第一刀轮的初始位置,/n设定所述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将使所述第二刀轮移动从而所述第二刀轮的上端置于与所述传送带的顶面相同的平面时的所述第二刀轮的位置设定为所述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n设定所述第一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n在所述第一刀轮与所述第二刀轮之间布置所述母板;/n使所述第二刀轮位于所述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以及/n将使所述第一刀轮移动从而所述第一刀轮的下端接触于所述母板的顶面时的所述第一刀轮的位置设定为所述第一刀轮的初始位置,/n基于与所述第一刀轮连接的马达的扭矩变化,判断所述第一刀轮的下端是否接触于所述母板的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14 KR 10-2019-00564051.一种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划线装置包括:传送带,支承母板;第一刀轮,以所述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上方;以及第二刀轮,以所述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下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所述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以及
设定所述第一刀轮的初始位置,
设定所述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将使所述第二刀轮移动从而所述第二刀轮的上端置于与所述传送带的顶面相同的平面时的所述第二刀轮的位置设定为所述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
设定所述第一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刀轮与所述第二刀轮之间布置所述母板;
使所述第二刀轮位于所述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以及
将使所述第一刀轮移动从而所述第一刀轮的下端接触于所述母板的顶面时的所述第一刀轮的位置设定为所述第一刀轮的初始位置,
基于与所述第一刀轮连接的马达的扭矩变化,判断所述第一刀轮的下端是否接触于所述母板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二刀轮的上端置于与所述传送带的顶面相同的平面时的所述第二刀轮的位置设定为所述第二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与所述母板相比具有更大刚性的基准平板搭载于所述传送带;以及
使所述第二刀轮移动至所述第二刀轮的上端接触于所述基准平板的底面为止。


3.一种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划线装置包括:传送带,支承母板;刀轮,以所述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上方;以及支承辊,以所述传送带为基准位于下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所述支承辊的初始位置;以及
设定所述刀轮的初始位置,
设定所述支承辊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将使所述支承辊移动从而所述支承辊的上端置于与所述传送带的顶面相同的平面时的所述支承辊的位置设定为所述支承辊的初始位置的步骤,
设定所述刀轮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刀轮与所述支承辊之间布置所述母板;
使所述支承辊位于所述支承辊的初始位置;以及
将使所述刀轮移动从而所述刀轮的下端接触于所述母板的顶面时的所述刀轮的位置设定为所述刀轮的初始位置,
基于与所述刀轮连接的马达的扭矩变化,判断所述刀轮的下端是否接触于所述母板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划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支承辊的上端置于与所述传送带的顶面相同的平面时的所述支承辊的位置设定为所述支承辊的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与所述母板相比具有更大刚性的基准平板搭载于所述传送带;以及
使所述支承辊移动至所述支承辊的上端接触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相旭
申请(专利权)人: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