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沉淀池底泥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74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沉降池技术领域,尤其一种废水沉淀池底泥清理装置,箱体、安装在所述箱体内侧的承重杆和固定在所述箱体前端的刮刀,所述箱体的底面开设有滚轮槽,且所述滚轮槽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套管;工作人员手持手把,向前推动箱体,第一伸缩杆会将工作人员向前推动的力量分散到底面,使得箱体在刮除污泥的过程中不会翘起,刮刀在随着箱体前进的过程中将污泥挂起,污泥不断的划入到箱体的后方进行储存,在刮泥的过程中更加省力,相比原有采用铲子进行刮除的方式更加省力,工作人员不需要频繁的抬起铲子,劳动强度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沉淀池底泥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沉降池
,尤其涉及一种废水沉淀池底泥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沉降池,是对于污水处理的一种方式,一般是向污水中加入污水处理剂,让其吸附杂质后沉降,在沉降完成后,污水排出后,采用污泥泵将底部污泥进行抽出,然后再将污泥刮除。污泥并非是像水一样的流体,沉降后的污泥密度较大,污泥泵很多时候不能降池底的污泥全部抽出,而残留的沉降池底面的污泥不便于清理;污泥再被刮除的过程中,污泥中成分复杂,容易腐蚀刮刀或者使得刮刀磨损过快。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废水沉淀池底泥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废水沉淀池底泥清理装置,具有清理污泥省力和刮刀便于更换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沉淀池底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侧的承重杆(2)和固定在所述箱体(1)前端的刮刀(3);/n所述箱体(1)的底面开设有滚轮槽,且所述滚轮槽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11);/n所述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承重杆(2),所述承重杆(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套管(21),所述套管(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第一伸缩杆(22),所述第一伸缩杆(2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23),所述第二伸缩杆(23)远离所述第一伸缩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把(24),所述第一伸缩杆(22)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且所述第二伸缩杆(23)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沉淀池底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侧的承重杆(2)和固定在所述箱体(1)前端的刮刀(3);
所述箱体(1)的底面开设有滚轮槽,且所述滚轮槽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11);
所述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承重杆(2),所述承重杆(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套管(21),所述套管(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第一伸缩杆(22),所述第一伸缩杆(2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23),所述第二伸缩杆(23)远离所述第一伸缩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把(24),所述第一伸缩杆(22)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且所述第二伸缩杆(23)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二伸缩杆(23)上设有第一螺栓(25),所述第一螺栓(25)贯穿所述第一伸缩杆(22)的外壁与所述第二伸缩杆(23)螺纹连接;
所述箱体(1)的前段开设有卡槽(31),且所述卡槽(31)上卡合连接有刮刀(3),所述箱体(1)的底面靠近所述卡槽(31)的下方开设有螺栓槽,且所述螺栓槽贯穿所述卡槽(31),所述卡槽(31)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弈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