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行车式刮泥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284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行车式刮泥机,包括用于泥水分离的沉淀区,沉淀区设置有能够前后行走的行车式刮泥机,行车式刮泥机包括行车车架和抽泥结构,抽泥结构包括进泥口位于沉淀区底部的吸泥管,行车车架上设置有连接有真空泵的抽泥箱,抽泥箱下端连接有抽泥箱排泥管,抽泥箱排泥管上设置有排泥管开关阀,抽泥箱上还连接有真空管,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管电磁阀和破虹吸阀,真空管与吸泥管相连,吸泥管的排泥口高度低于沉淀区的进水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沉淀区抽污过程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行车式刮泥机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行车式刮泥机。
技术介绍
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工艺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又称为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可以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在好氧生物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利用水中的溶解氧,氧化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进行微生物和水的分离操作,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现有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如中国专利CN104891656B公开的“用于改良AAO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及污水处理方法”,该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邻并通过隔墙隔开的厌氧除磷区、低氧曝气区、强化曝气区及沉淀区,各隔墙上分别设置有水流通道。沉淀区为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方形结构,沉淀区设置有可前后行走的行车式刮泥机,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在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污泥会沉淀于沉淀区的底部,行车式刮泥机包括设置有驱动装置的行车车架,行车车架包括两侧的行车支架,行车支架的底部连接有位于沉淀区底部的抽泥结构,行车支架处于对应的刮泥机通道中。行车车架上设置有用于抽取沉淀区底部污泥的污泥回流泵。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污泥回流泵是一种泵叶直接与污泥接触的泵,其需要24小时不断的工作才能产生抽吸动力,能耗较高,另外泵叶直接与污泥接触,也容易被腐蚀而影响使用寿命,设备使用可靠性不强;当然还有就是,刮泥机通道有着保证行车支架顺利行走的最佳距离,基本上为600mm,若保持该通道宽度来将污泥回流泵安装在行车支架上,根据工艺需要,设置回流量,会出现由于在特定的回流量下需要的功率比较大,泵体偏大,而放不进刮泥机通道中,若增加刮泥机通道的宽度,则在保持用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表面负荷增加,处理效果会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沉淀区抽污过程能耗高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污水处理装置中使用的虹吸式排泥的行车式刮泥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泥水分离的沉淀区,沉淀区设置有能够前后行走的行车式刮泥机,行车式刮泥机包括行车车架和抽泥结构,抽泥结构包括进泥口位于沉淀区底部的吸泥管,行车车架上设置有连接有真空泵的抽泥箱,抽泥箱下端连接有抽泥箱排泥管,抽泥箱排泥管上设置有排泥管开关阀,抽泥箱上还连接有真空管,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管电磁阀和破虹吸阀,真空管与吸泥管相连,吸泥管的排泥口高度低于沉淀区的进水高度。优选地,抽泥箱上设置有由所述抽泥箱一侧密封活动伸出的信号杆,抽泥箱上设置有采集所述信号杆位置的信号杆位移传感器。优选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厌氧区、低氧曝气区,厌氧区、低氧曝气区和所述沉淀区依次相邻设置,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吸泥管的排泥口下侧的污泥回流槽,所述厌氧区的进水口与所述污泥回流槽相通。优选地,所述厌氧区包括第一厌氧区和第二厌氧区,所述厌氧区的进水口设置于第一厌氧区靠近所述沉淀区的一侧,所述低氧曝气区包括第一低氧曝气区和第二低氧曝气区,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与所述第二厌氧区相邻设置,在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的靠近所述沉淀区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推流的空气推流区。优选地,行车式刮泥机包括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刮泥机桁架,刮泥机桁架的两端设置有刮泥机支架,吸泥管的进泥口处设置有吸泥斗,吸泥斗和吸泥管均与刮泥机桁架相连接。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行车式刮泥机,包括行车车架和抽泥结构,抽泥结构包括进泥口位于沉淀区底部的吸泥管,行车车架上设置有抽泥箱,抽泥箱下端连接有抽泥箱排泥管,抽泥箱排泥管上设置有排泥管开关阀,抽泥箱上还连接有真空管,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管电磁阀和破虹吸阀,真空管与吸泥管相连,吸泥管的排泥口高度低于沉淀区的进水高度。优选地,抽泥箱上设置有由所述抽泥箱一侧密封活动伸出的信号杆,抽泥箱上设置有采集所述信号杆位置的信号杆位移传感器。优选地,行车式刮泥机包括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刮泥机桁架,刮泥机桁架的两端设置有刮泥机支架,抽泥箱和真空泵均设置于所述刮泥机桁架上。优选地,吸泥管的进泥口处设置有吸泥斗,吸泥斗和吸泥管均与刮泥机桁架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关闭排泥管开关阀和破虹吸阀,打开真空管电磁阀,真空泵对抽泥箱和真空管进行抽真空操作,此时沉淀区底部的泥水通过吸泥管、真空管进入到抽泥箱,然后关闭真空泵和真空管电磁阀,泥水会经吸泥管的排泥口排出,由于吸泥管的排泥口高度低于沉淀区的进水高度,利用该压力差通过虹吸效应,吸泥管将沉淀区底部的污泥连续源源不断的抽出,真空泵不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因此非常的节能;当需要停止抽吸污泥时,打开破虹吸阀,破坏真空管的真空环境,则停止排泥,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真空泵不与污泥接触,因此,真空泵不易损坏,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进一步的,沉淀区与吸泥管的排泥口之间的压力差由沉淀区的进水高度和吸泥管的排泥口高度差决定,跟真空泵的功率无关,因此真空泵的位置和尺寸都可以得到优化设计,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调节吸泥管的排泥口高度,来实现排泥量的调节。将真空泵置于刮泥机支架上侧的刮泥机桁架上,不会占用刮泥机通道的宽度,可以实现不增加沉淀区占地面积的前提下,解决刮泥机通道宽度增加而增加表面负荷,处理效果降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污水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沉淀区与行车式刮泥机的配合示意图;图中:1-第一厌氧区、2-厌氧区、3-第二厌氧区、4-厌氧区隔板、5-第一低氧曝气区、6-低氧曝气区、7-第二低氧曝气区、8-低氧曝气区隔板、9-吸泥管的排泥口、10-空气推流区、11-左侧的外墙、12-悬墙、13-刮泥机通道、14-右侧的外墙、15-污泥回流槽、16-沉淀区、17-刮泥板、18-吸泥管、19-吸泥管的吸泥口、20-刮泥机支架、21-行走轮、22-刮泥机桁架、23-沉淀区的液位面、24-水封、25-抽泥箱、26-抽泥箱的液位面、27-抽泥箱中的泥水、28-真空表、29-破虹吸阀、30-真空管、31-排泥管开关阀、32-真空管电磁阀、33-信号杆、34-真空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见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邻设置并通过隔墙隔开的厌氧区2、低氧曝气区6和沉淀区16,各隔墙上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泥水分离的沉淀区,沉淀区设置有能够前后行走的行车式刮泥机,行车式刮泥机包括行车车架和抽泥结构,抽泥结构包括进泥口位于沉淀区底部的吸泥管,其特征在于:行车车架上设置有连接有真空泵的抽泥箱,抽泥箱下端连接有抽泥箱排泥管,抽泥箱排泥管上设置有排泥管开关阀,抽泥箱上还连接有真空管,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管电磁阀和破虹吸阀,真空管与吸泥管相连,吸泥管的排泥口高度低于沉淀区的进水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泥水分离的沉淀区,沉淀区设置有能够前后行走的行车式刮泥机,行车式刮泥机包括行车车架和抽泥结构,抽泥结构包括进泥口位于沉淀区底部的吸泥管,其特征在于:行车车架上设置有连接有真空泵的抽泥箱,抽泥箱下端连接有抽泥箱排泥管,抽泥箱排泥管上设置有排泥管开关阀,抽泥箱上还连接有真空管,真空管上设置有真空管电磁阀和破虹吸阀,真空管与吸泥管相连,吸泥管的排泥口高度低于沉淀区的进水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抽泥箱上设置有由所述抽泥箱一侧密封活动伸出的信号杆,抽泥箱上设置有采集所述信号杆位置的信号杆位移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厌氧区、低氧曝气区,厌氧区、低氧曝气区和所述沉淀区依次相邻设置,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吸泥管的排泥口下侧的污泥回流槽,所述厌氧区的进水口与所述污泥回流槽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包括第一厌氧区和第二厌氧区,所述厌氧区的进水口设置于第一厌氧区靠近所述沉淀区的一侧,所述低氧曝气区包括第一低氧曝气区和第二低氧曝气区,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与所述第二厌氧区相邻设置,在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的靠近所述沉淀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王保玉王昭峰
申请(专利权)人:迈邦北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