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夹具结构的异形零件多工位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71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夹具结构的异形零件多工位加工工装,包括装置主体和回收槽,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L型固定台,且L型固定台的右侧连接有主台,所述主台的顶部设置有主滑槽,且主台的右侧设置有侧滑槽,所述主台的右侧前部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主滑槽的顶部设置有L型滑动板,且L型滑动板的右侧设置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前侧设置有脚架,且伸缩架的后侧设置有滑动衔接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侧滑槽的设置,使装置上存在一处可进行位置调节的活动结构,各部件通过侧滑槽的横向滑动,可适当调节对异型零件加工的位置,同时便于气动抓手对原料的固定及后续的切割作业,极大的方便了装置整体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夹具结构的异形零件多工位加工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型轴承加工
,具体为一种具有夹具结构的异形零件多工位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轴承是一种普遍运用于各种机设备中的零部件,轴承的基本功能在于将相对运动部件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成滚动摩擦以减轻摩擦阻力和磨损,轴承一般包括内圈、外圈、滚珠和保持架,内圈和外圈将滚珠夹在中间,保持架可以将滚珠与滚珠之间分隔开来。一般的异形轴承在生产加工中,忽略了加工后打磨的精细程度,由于对半成品工件的固定作用缺失及不稳定性,导致工件在最后的打磨作业中由于打磨头的作用导致工件发生位置偏移,从而造成打磨的误差,影响工件的整体规格,同时,对异形零件的加工无法实行多工位作业,对整体的作业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夹具结构的异形零件多工位加工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的异形轴承在生产加工中,忽略了加工后打磨的精细程度,由于对半成品工件的固定作用缺失及不稳定性,导致工件在最后的打磨作业中由于打磨头的作用导致工件发生位置偏移,从而造成打磨的误差,影响工件的整体规格,同时,对异形零件的加工无法实行多工位作业,对整体的作业效率造成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夹具结构的异形零件多工位加工工装,包括装置主体和回收槽,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L型固定台,且L型固定台的右侧连接有主台,所述主台的顶部设置有主滑槽,且主台的右侧设置有侧滑槽,所述主台的右侧前部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主滑槽的顶部设置有L型滑动板,且L型滑动板的右侧设置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前侧设置有脚架,且伸缩架的后侧设置有滑动衔接板,所述滑动衔接板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右侧设置有气动抓手,所述主台的右侧前部设置有第一滑动板,第一滑动板的右侧设置有原料槽,所述原料槽的右侧设置有切割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板的后侧设置有动力机构,且动力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打磨机,所述主台的右侧底部设置有回收槽,所述伸缩架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轴,且且伸缩架的底部设置有U型滑槽,所述气动抓手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右侧连接有环形固定架,所述环形固定架的前侧贯穿有第二固定轴,且环形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气动手指,所述气动手指的底部设置有手夹,所述切割机构的左侧嵌入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右侧设置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右侧贯穿有转动块,且转动块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连接有第一转动轴,且第一转动轴的四周设置有圆盘锯,所述动力机构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滑动板,且第二滑动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滑动板,且第三滑动板的右侧后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的表面连接有转动条,所述转动条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左侧设置有主转轴,所述第三滑动板的右侧前部设置嵌入有第三滑槽,所述打磨机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条,且第二固定条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前侧设置有打磨头,且打磨头的后侧设置有副转轴。优选的,所述主滑槽与主台呈嵌入式结构,且主滑槽的长度小于主台的长度,所述L型滑动板与主滑槽呈嵌入式结构,且L型滑动板与主滑槽呈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侧滑槽共设置六组,且六组侧滑槽呈等距结构分布于主台的右侧,所述侧滑槽与主台呈嵌入式结构,且侧滑槽呈凸字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轴与伸缩架呈嵌入式结构,且伸缩架与U型滑槽呈嵌入式结构,所述U型滑槽呈滑动结构,且U型滑槽的滑动距离不大于两组侧滑槽的间距。优选的,所述环形固定架与气动手指呈贯穿结构,且环形固定架的内部贯穿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与气动手指呈滑动结构,且气动手指的滑动距离不大于两组侧滑槽的间距,所述手夹共设置两组,且两组手夹呈轴对称结构,所述手夹呈可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原料槽共设置两组,且两组原料槽呈平行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共设置两组,且两组第一滑槽呈轴对称结构,所述滑动架与第一滑槽呈嵌入式结构,且滑动架与第一滑槽呈滑动结构,所述转动块与滑动架呈贯穿结构,且转动块与滑动架呈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共设置两组,且两组第二滑槽呈平行结构,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三滑动板呈滑动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条与第二转动轴呈贯穿结构,且第二转动轴与转动条呈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条共设置两组,且两组第二固定条呈平行结构,所述副转轴与主转轴呈嵌入式结构,且副转轴与主转轴呈协同转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侧滑槽的设置,使装置上存在一处可进行位置调节的活动结构,各部件通过侧滑槽的横向滑动,可适当调节对异型零件加工的位置,同时便于气动抓手对原料的固定及后续的切割作业,极大的方便了装置整体的作业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伸缩架的设置,使装置上存在一处可以进行调节夹持高度的活动结构,U型滑槽通过滑动作用,携带气动抓手进行下降,待下降至指定位置后,第一固定轴可对U型滑槽进行固定作用,确保U型滑槽不在进行滑动,便于气动抓手的作业。3、本专利技术通过切割机构的设置,使装置上勋在一处可进行调节切割位置的切割结构,原料加工完毕后,需进行切割,滑动架在第一滑槽上进行上下滑动作业,待上下位置调整完毕后,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及圆盘锯进行转动,在转动块的转动作用下,对加工完毕的原料进行切割作业。4、本专利技术通过主转轴和副转轴的设置,使装置上存在一处可拆卸的动力传输结构,装置在进行作业时,第二转动轴及转动条进行转动,带动第二电机转动,待第二电机到达水平位置后,副转轴在第三滑槽的作用下向后侧滑动,第二电机带动主转轴转动的同时,副转轴可在主转轴的转动作用下拧紧,并将转力转送至打磨头处,实行对原料的打磨作业。5、本专利技术通过回收槽的设置,使装置上存在一处可回收成品工件的结构,原料在进行加工及打磨作业后,会经过圆盘锯的作用进行切割,被切割的部分随重力重用下落,将回收槽通过滑动作业,移至工件切割掉落的直线部位,并对工件进行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伸缩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气动抓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切割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打磨机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L型固定台;3、主台;4、主滑槽;5、侧滑槽;6、固定螺丝;7、L型滑动板;8、伸缩架;801、第一固定轴;802、U型滑槽;9、脚架;10、滑动衔接板;11、支撑板;12、气动抓手;1201、固定块;1202、环形固定架;1203、第二固定轴;1204、气动手指;1205、手夹;13、第一滑动板;14、原料槽;15、切割机构;1501、第一滑槽;1502、滑动架;1503、转动块;1504、第一电机;1505、第一转动轴;1506、圆盘锯;16、动力机构;1601、第二滑动板;1602、第二滑槽;1603、第三滑动板;1604、第一固定条;1605、第二转动轴;1606、转动条;1607、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夹具结构的异形零件多工位加工工装,包括装置主体(1)和回收槽(1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L型固定台(2),且L型固定台(2)的右侧连接有主台(3),所述主台(3)的顶部设置有主滑槽(4),且主台(3)的右侧设置有侧滑槽(5),所述主台(3)的右侧前部设置有固定螺丝(6),所述主滑槽(4)的顶部设置有L型滑动板(7),且L型滑动板(7)的右侧设置有伸缩架(8),所述伸缩架(8)的前侧设置有脚架(9),且伸缩架(8)的后侧设置有滑动衔接板(10),所述滑动衔接板(10)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板(11),且支撑板(11)的右侧设置有气动抓手(12),所述主台(3)的右侧前部设置有第一滑动板(13),第一滑动板(13)的右侧设置有原料槽(14),所述原料槽(14)的右侧设置有切割机构(15),所述第一滑动板(13)的后侧设置有动力机构(16),且动力机构(16)的右侧设置有打磨机(17),所述主台(3)的右侧底部设置有回收槽(18),所述伸缩架(8)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轴(801),且且伸缩架(8)的底部设置有U型滑槽(802),所述气动抓手(12)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块(1201),且固定块(1201)的右侧连接有环形固定架(1202),所述环形固定架(1202)的前侧贯穿有第二固定轴(1203),且环形固定架(1202)的内部设置有气动手指(1204),所述气动手指(1204)的底部设置有手夹(1205),所述切割机构(15)的左侧嵌入有第一滑槽(1501),且第一滑槽(1501)的右侧设置有滑动架(1502),所述滑动架(1502)的右侧贯穿有转动块(1503),且转动块(150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504),所述第一电机(1504)的右侧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505),且第一转动轴(1505)的四周设置有圆盘锯(1506),所述动力机构(16)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滑动板(1601),且第二滑动板(160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滑槽(1602),所述第二滑槽(1602)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滑动板(1603),且第三滑动板(1603)的右侧后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条(1604),所述第一固定条(1604)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动轴(1605),且第二转动轴(1605)的表面连接有转动条(1606),所述转动条(1606)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607),且第二电机(1607)的左侧设置有主转轴(1608),所述第三滑动板(1603)的右侧前部设置嵌入有第三滑槽(1609),所述打磨机(1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条(1701),且第二固定条(170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环(1702),所述固定环(1702)的前侧设置有打磨头(1703),且打磨头(1703)的后侧设置有副转轴(17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夹具结构的异形零件多工位加工工装,包括装置主体(1)和回收槽(1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L型固定台(2),且L型固定台(2)的右侧连接有主台(3),所述主台(3)的顶部设置有主滑槽(4),且主台(3)的右侧设置有侧滑槽(5),所述主台(3)的右侧前部设置有固定螺丝(6),所述主滑槽(4)的顶部设置有L型滑动板(7),且L型滑动板(7)的右侧设置有伸缩架(8),所述伸缩架(8)的前侧设置有脚架(9),且伸缩架(8)的后侧设置有滑动衔接板(10),所述滑动衔接板(10)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板(11),且支撑板(11)的右侧设置有气动抓手(12),所述主台(3)的右侧前部设置有第一滑动板(13),第一滑动板(13)的右侧设置有原料槽(14),所述原料槽(14)的右侧设置有切割机构(15),所述第一滑动板(13)的后侧设置有动力机构(16),且动力机构(16)的右侧设置有打磨机(17),所述主台(3)的右侧底部设置有回收槽(18),所述伸缩架(8)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轴(801),且且伸缩架(8)的底部设置有U型滑槽(802),所述气动抓手(12)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块(1201),且固定块(1201)的右侧连接有环形固定架(1202),所述环形固定架(1202)的前侧贯穿有第二固定轴(1203),且环形固定架(1202)的内部设置有气动手指(1204),所述气动手指(1204)的底部设置有手夹(1205),所述切割机构(15)的左侧嵌入有第一滑槽(1501),且第一滑槽(1501)的右侧设置有滑动架(1502),所述滑动架(1502)的右侧贯穿有转动块(1503),且转动块(1503)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504),所述第一电机(1504)的右侧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505),且第一转动轴(1505)的四周设置有圆盘锯(1506),所述动力机构(16)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滑动板(1601),且第二滑动板(160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滑槽(1602),所述第二滑槽(1602)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滑动板(1603),且第三滑动板(1603)的右侧后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条(1604),所述第一固定条(1604)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动轴(1605),且第二转动轴(1605)的表面连接有转动条(1606),所述转动条(1606)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607),且第二电机(1607)的左侧设置有主转轴(1608),所述第三滑动板(1603)的右侧前部设置嵌入有第三滑槽(1609),所述打磨机(1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条(1701),且第二固定条(170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环(1702),所述固定环(1702)的前侧设置有打磨头(1703),且打磨头(1703)的后侧设置有副转轴(17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夹具结构的异形零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黎泽钦黄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史雷帝三维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