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移动行走机构的机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569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移动行走机构的机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通过采用底平面和上工作面轮流粗铣后轮流精铣的加工方式,保证了底平面和上工作面的精确加工,提高了机器人移动行走机构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为机器人行走的稳定顺畅提供了保证,促进了机器人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移动行走机构的机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移动行走机构的机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着智能化自动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特别在大型集群型机床摆布生产单位,机器人的推广应用不但降低了用工成本,同时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机器人需能够进行行走动作才能服务于更多生产设备,而机器人的行走依赖于移动行走机构,因而机器人移动行走机构的质量决定了机器人工作的稳定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在对机器人移动行走机构焊接加工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对机器人移动行走机构进行机械加工,以保证机器人移动行走机构的精度和质量,从而保证机器人行走的稳定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器人移动行走机构的精度和质量,保证机器人行走的稳定顺畅,促进机器人的推广应用,而提出的一种机器人移动行走机构的机加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移动行走机构的机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焊接加工成型,成型后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移动行走机构的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焊接加工成型,成型后移动行走机构留有铣削加工余量;/nS2.将移动行走机构整体进行回火处理,去除内应力,提高组织稳定性;/nS3.粗铣底平面,包括以下步骤:/nS31.将移动行走机构整体调整平直,校对水平后,将移动行走机构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nS32.铣出底平面,总高度留加工余量;/nS33.加工底平面各孔,并进行孔口倒角;/nS34.将底平面方块四周进行倒角;/nS4.粗铣上工作面,包括以下步骤:/nS41.将移动行走机构进行翻面后,用等高块放在已加工的底平面处,对移动行走机构上工作面及侧面进行校直,调整完毕后,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移动行走机构的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焊接加工成型,成型后移动行走机构留有铣削加工余量;
S2.将移动行走机构整体进行回火处理,去除内应力,提高组织稳定性;
S3.粗铣底平面,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移动行走机构整体调整平直,校对水平后,将移动行走机构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
S32.铣出底平面,总高度留加工余量;
S33.加工底平面各孔,并进行孔口倒角;
S34.将底平面方块四周进行倒角;
S4.粗铣上工作面,包括以下步骤:
S41.将移动行走机构进行翻面后,用等高块放在已加工的底平面处,对移动行走机构上工作面及侧面进行校直,调整完毕后,将移动行走机构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
S42.粗铣上工作面各槽,总高度留1㎜加工余量,槽侧两面均留0.5㎜加工余量;
S43.粗铣总长度,留1.5㎜加工余量;
S44.将移动行走机构四周进行全面倒角;
S5.精铣底平面,包括以下步骤:
S51.用等高块将移动行走机构放平,校直两侧面;
S52.四周用工装块将移动行走机构进行固定;
S53.精铣底平面,留0.5㎜加工余量;
S6.精铣上工作面,包括以下步骤:
S61.将移动行走机构进行翻面后,用等高块将移动行走机构放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亚兵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达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