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60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放物架、抽气机、主流瓶、固定装置、辅流瓶和导管,所述放物架固定连接在底座左端,所述抽气机固定连接在底座右端,所述抽气机设有电池、电机和散热网,所述电机设有减震弹簧,所述主流瓶设在抽气机左侧,且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主流瓶设有稳压阀、引流管和出液口,所述引流管设有引流头,所述固定装置设在主流瓶下端,且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设有固定块、滑杆和橡胶垫,所述辅流瓶设在放物架右侧,且与底座固定连接,该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通过更换辅流瓶增加容量;通过抽气机和稳压阀使主流瓶内部产生稳定的气压,通过减震弹簧减轻电机运作时产生的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心包积水,也就是心包积液。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在超声心动图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式之后,心包积液在病人中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可高达8.4%大部分心包积液由于量少而不出现临床征象。少数病人则由于大量积液而以心包积液成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导致慢性心包积液的病因有多种,大多与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关。心包积液目前采用过的引流治疗,目前现有引流装置只有单一的引流瓶,当引流量较大时没需要更换引流瓶,这样效率底下,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一定负担,目前引流装置没有一个稳定的气压装置,随着引流量增加,内部气压减少,从而丧失引流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放物架、抽气机、主流瓶、固定装置、辅流瓶和导管,所述放物架固定连接在底座左端,所述抽气机固定连接在底座右端,所述抽气机设有电池、电机和散热网,所述电机设有减震弹簧,所述主流瓶设在抽气机左侧,且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主流瓶设有稳压阀、引流管和出液口,所述引流管设有引流头,所述固定装置设在主流瓶下端,且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设有固定块、滑杆和橡胶垫,所述辅流瓶设在放物架右侧,且与底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池设在抽气机内部下端,且与抽气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设在电池上端,且与抽气机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固定连接在电机左右两侧,所述散热网设在抽气机左右两侧,且与抽气机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稳压阀设在主流瓶上端右侧,且与主流瓶固定连接,所述稳压阀通过导管与抽气机相连接,所述引流管设在主流瓶上端左侧,且与主流瓶固定连接,所述引流头固定连接在引流管末端,所述出液口设在主流瓶侧面下端,且与主流瓶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块设在主流瓶左右两侧,且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设在固定块上端,且与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橡胶垫设在滑杆末端,且与滑杆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流瓶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固定连接在辅流瓶上端,所述进液口通过导管与出液口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引流量较大时,通过更换辅流瓶增加容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固定装置,防止引流瓶晃动洒落;通过抽气机和稳压阀使主流瓶内部产生一个稳定的气压,通过减震弹簧防止电机在运作时产生的震动对其它部件的影响,该装置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的抽气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放物架11,抽气机2,电池21,电机22,减震弹簧221,散热网23,主流瓶3,稳压阀31,引流管32,引流头321,出液口33,固定装置4,固定块41,滑杆42,橡胶垫43,辅流瓶5,进液口51,导管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设有放物架11、抽气机2、主流瓶3、固定装置4、辅流瓶5和导管6,所述放物架11固定连接在底座1左端,所述抽气机2固定连接在底座1右端,所述抽气机2设有电池21、电机22和散热网23,所述电机22设有减震弹簧221,所述主流瓶3设在抽气机2左侧,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主流瓶3设有稳压阀31、引流管32和出液口33,所述引流管32设有引流头321,所述固定装置4设在主流瓶3下端,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4设有固定块41、滑杆42和橡胶垫43,所述辅流瓶5设在放物架11右侧,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请参阅图1-2,所述电池21设在抽气机2内部下端,且与抽气机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2设在电池21上端,且与抽气机2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221固定连接在电机22左右两侧,所述散热网23设在抽气机2左右两侧,且与抽气机2固定连接,电机21提供能源,电机22提供动力,散热网23起到散热作用。请参阅图1,所述稳压阀31设在主流瓶3上端右侧,且与主流瓶3固定连接,所述稳压阀31通过导管6与抽气机2相连接,所述引流管32设在主流瓶3上端左侧,且与主流瓶3固定连接,所述引流头321固定连接在引流管32末端,所述出液口33设在主流瓶3侧面下端,且与主流瓶3固定连接,稳压阀31起到稳定气压作用,引流管32起到引流作用。请参阅图3,所述固定块41设在主流瓶3左右两侧,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滑杆42设在固定块41上端,且与固定块41滑动连接,所述橡胶垫43设在滑杆42末端,且与滑杆42固定连接,滑杆42起到固定作用,橡胶垫43起到保护作用。请参阅图1,所述辅流瓶5设有进液口51,所述进液口51固定连接在辅流瓶5上端,所述进液口51通过导管6与出液口33相连接,辅流瓶5起到替换作用。本技术的底座1,放物架11,抽气机2,电池21,电机22,减震弹簧221,散热网23,主流瓶3,稳压阀31,引流管32,引流头321,出液口33,固定装置4,固定块41,滑杆42,橡胶垫43,辅流瓶5,进液口51,导管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引流量较大时,通过更换辅流瓶增加容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固定装置,防止引流瓶晃动洒落;通过抽气机和稳压阀使主流瓶内部产生一个稳定的气压,通过减震弹簧防止电机在运作时产生的震动对其它部件的影响,该装置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用户首先将主流瓶3和副流瓶5放在底座1上,推动固定块41上滑杆42,使橡胶垫43抵住主流瓶3,固定主流瓶3,用导管6将出液口33和进液口51相连接,将稳压阀31与抽气机2相连接,然后启动电机22,然后将引流管32放在放物架11上,最后将引流头321连接引流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有放物架(11)、抽气机(2)、主流瓶(3)、固定装置(4)、辅流瓶(5)和导管(6),所述放物架(11)固定连接在底座(1)左端,所述抽气机(2)固定连接在底座(1)右端,所述抽气机(2)设有电池(21)、电机(22)和散热网(23),所述电机(22)设有减震弹簧(221),所述主流瓶(3)设在抽气机(2)左侧,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主流瓶(3)设有稳压阀(31)、引流管(32)和出液口(33),所述引流管(32)设有引流头(321),所述固定装置(4)设在主流瓶(3)下端,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4)设有固定块(41)、滑杆(42)和橡胶垫(43),所述辅流瓶(5)设在放物架(11)右侧,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有放物架(11)、抽气机(2)、主流瓶(3)、固定装置(4)、辅流瓶(5)和导管(6),所述放物架(11)固定连接在底座(1)左端,所述抽气机(2)固定连接在底座(1)右端,所述抽气机(2)设有电池(21)、电机(22)和散热网(23),所述电机(22)设有减震弹簧(221),所述主流瓶(3)设在抽气机(2)左侧,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主流瓶(3)设有稳压阀(31)、引流管(32)和出液口(33),所述引流管(32)设有引流头(321),所述固定装置(4)设在主流瓶(3)下端,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4)设有固定块(41)、滑杆(42)和橡胶垫(43),所述辅流瓶(5)设在放物架(11)右侧,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21)设在抽气机(2)内部下端,且与抽气机(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2)设在电池(21)上端,且与抽气机(2)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221)固定连接在电机(22)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春李美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