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机械加工零部件附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528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机械加工零部件附油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喷洒器,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且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盛液台,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主架,且主架的顶部右侧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顶部设置有传送履带,且传送履带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框,所述传送履带的内部设置有滚动轴,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抽送机构,且抽送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回液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渗液条的设置,使装置主体拥有一处可回收油液的结构,装置在运行时,为工件进行附油操作,由于在喷油时会有部分油液从工件表面滑落,滴至盛液台中,并从渗液条处下渗,经过回收后可二次使用,极大地节约了油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机械加工零部件附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附油
,具体为一种多工位机械加工零部件附油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行业中,众多零部件在加工完出厂前,需在库房中放置一段时间,为防止零部件出现表面生锈现象,目前行业内的做法是对零部件表面进行浸油保护,使其在表面附一层油膜,从而增强对零部件表面的保护。传统的附油方法,是将工件置于一个容器中,倒入油液,并由工作人员将工件放置其中进行浸油,随后在取出容器中的工件,完成浸油工序,此方法进行浸油,不仅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且整体的效率明显降低,部分附油方法是借用机械将工件置于容器中进行附油作业,但为保证工件的牢固性,无法进行批量的工件附油作业,影响了工件附油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机械加工零部件附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统的附油方法,是将工件置于一个容器中,倒入油液,并由工作人员将工件放置其中进行浸油,随后在取出容器中的工件,完成浸油工序,此方法进行浸油,不仅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且整体的效率明显降低,部分附油方法是借用机械将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机械加工零部件附油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和喷洒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2),且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设置有盛液台(4),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主架(5),且主架(5)的顶部右侧连接有横杆(6),所述横杆(6)的顶部设置有传送履带(7),且传送履带(7)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框(8),所述传送履带(7)的内部设置有滚动轴(9),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抽送机构(10),且抽送机构(10)的左侧设置有回液管(11),所述抽送机构(10)的顶部连接有输送管(12),且输送管(12)的表面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机械加工零部件附油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和喷洒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2),且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设置有盛液台(4),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主架(5),且主架(5)的顶部右侧连接有横杆(6),所述横杆(6)的顶部设置有传送履带(7),且传送履带(7)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框(8),所述传送履带(7)的内部设置有滚动轴(9),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抽送机构(10),且抽送机构(10)的左侧设置有回液管(11),所述抽送机构(10)的顶部连接有输送管(12),且输送管(12)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环(13),所述输送管(12)的顶部设置有顶台(14),且顶台(14)的顶部设置有喷洒器(15),所述盛液台(4)的内部设置有渗液条(401),且盛液台(4)的顶部左侧设置有遮挡板(402),所述滚动轴(9)的左侧设置有套筒(901),且套筒(901)的前侧设置有滚子(902),所述滚子(902)的内部贯穿有鞘轴(904),且滚子(902)的右侧设置有连接轴(903),所述抽送机构(10)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001),且底座(1001)的前侧设置有固定条(1002),所述底座(1001)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1003),且工作台(1003)的顶部设置有底架(1004),所述底架(1004)的顶部设置有电机(1005),且电机(1005)的左侧设置有衔接环(1006),所述衔接环(1006)的左侧连接有转轴(1007),且转轴(1007)的左侧设置有水泵(1008),所述喷洒器(15)的顶部贯穿有转动轴(1501),且喷洒器(15)的侧边设置有喷洒口(1502),所述喷洒口(1502)的内部设置有喷洒头(1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机械加工零部件附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共设置四个,且支撑架(3)共分为两组,所述两组支撑架(3)呈轴对称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凯张俊涛张建深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奇趣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