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医学图像引导手术导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476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医学图像引导手术导航装置,包括床板、圆环型支架、多自由度机器人、深度摄像头、支撑架、柔性固定带、可移动数字X光机,床板用于支撑病人,病人体表设置的反射板通过柔性固定带固定在床板上,床板表面设置有反射层,床板下方设有支撑架,床板上方架设有圆环型支架,圆环型支架底部可移动式连接在床板左右两侧,并沿床板作前后方向的往返运动,圆环型支架上安装有多自由度机器人和深度摄像头,床板一侧设置有可移动数字X光机,可移动数字X光机分别通过线路连接深度摄像头、多自由度机器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时监控病人在做影像扫描时和做手术时的病灶位移,从而可以帮助医生完成对人体影像病灶位置的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医学图像引导手术导航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移动医学图像引导手术导航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图像引导手术导航装置和医学影像设备在物理位置上和工作的时间上是各自独立的装置,因此两者的坐标系是独立的。而且两者的工作时间相差也较大,因此在做医学影像扫描时的人体状态和进行微创手术时的人体状态,有可能会因为时间相差过长而发生病灶的位置改变。而现有的图像引导手术装置在病人完成医学影像扫描后无法同时将人体的医学影像坐标位置信息传递给手术导航装置,必须在手术前通过诸如光学位置定位装置等独立的位置传感器重新完成病人医学影像坐标系和手术导航装置坐标系的统一标定,才能将病人的医学影像位置信息准确地传递给手术导航装置,这会使病人在使用导航装置时由于必须提前完成光学位置标定的步骤而延长手术的准备时间,并会增加光学标定失败的可能性,同时,也会因为位置坐标信息的转换次数增加,而降低最终手术导航的位置获得最终手术位置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移动医学图像引导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医学图像引导手术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圆环型支架(2)、多自由度机器人(3)、深度摄像头(4)、支撑架、柔性固定带(6)、可移动数字X光机(8),所述床板(1)用于支撑病人(7),所述病人(7)的体表设置有反射板(16),所述反射板(16)通过柔性固定带(6)固定在床板(1)上,所述柔性固定带(6)一端连接反射板(16),所述柔性固定带(6)另一端固定在床板(1)表面,所述柔性固定带(6)随病人体表呼吸运动进行伸缩变形,以使得体表的反射板(16)随人体呼吸而实时运动,所述床板(1)侧部的表面设置有反射层(17),所述反射层(17)用于作为人体表面反射板(16)实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医学图像引导手术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圆环型支架(2)、多自由度机器人(3)、深度摄像头(4)、支撑架、柔性固定带(6)、可移动数字X光机(8),所述床板(1)用于支撑病人(7),所述病人(7)的体表设置有反射板(16),所述反射板(16)通过柔性固定带(6)固定在床板(1)上,所述柔性固定带(6)一端连接反射板(16),所述柔性固定带(6)另一端固定在床板(1)表面,所述柔性固定带(6)随病人体表呼吸运动进行伸缩变形,以使得体表的反射板(16)随人体呼吸而实时运动,所述床板(1)侧部的表面设置有反射层(17),所述反射层(17)用于作为人体表面反射板(16)实时位置运动跟踪的基准,所述床板(1)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床板(1)上方架设有圆环型支架(2),所述圆环型支架(2)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圆环型支架(2)底部左右两端可移动式连接在床板(1)左右两侧,并沿床板(1)作前后方向的往返运动,所述圆环型支架(2)上安装有多自由度机器人(3)和深度摄像头(4),所述深度摄像头(4)用于感知深度信息,并通过反射板(16)跟踪人体表面实时位置运动位移,所述床板(1)一侧设置有可移动数字X光机(8),所述可移动数字X光机(8)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可移动数字X光机(8)用于对人体病灶进行三维数字医学成像,所述可移动数字X光机(8)分别通过线路连接深度摄像头(4)、多自由度机器人(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医学图像引导手术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可移动式支撑架(51),所述可移动式支撑架(51)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床板(1)前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