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模态造影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医学
,具体涉及一种双模态造影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成像设备的研发和临床医学中造影剂的发展与应用,使得医学诊断能够提供更精准的局部细节信息。而各类医学影像技术在时空分辨率等方面各有优缺点,如核磁共振成像具有较大的成像深度、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良好的组织对比度等优点,但其灵敏度稍差,成像信号与造影剂不存在严格的线性关系,成像分辨率低,且造影剂多为金属氧化物,在酸性环境下不稳定,容易被代谢。光学成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等特点,但临床用荧光成像造影剂多为小分子,激发光波长较短,造成了成像深度不足。超声成像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手段,它具有灵敏度高、无辐射、可实时检测等优点,但其图像的分辨率较低。光声成像是目前新兴的一种成像方式,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学成像的深度和超声成像的分辨率,但造影剂多为近红外吸光材料,穿透深度只有3cm-5cm,仍然较难达到临床中深层成像需求。近年来单一模式的造影剂已经无法满足对临床中复杂病理状态的实时监测,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模态造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n由磁性纳米粒子组成的内核及由纳米金组成的外壳,/n其中,所述磁性纳米粒子为四氧化三铁粒子,所述内核呈圆球形,所述纳米金呈针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内核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态造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磁性纳米粒子组成的内核及由纳米金组成的外壳,
其中,所述磁性纳米粒子为四氧化三铁粒子,所述内核呈圆球形,所述纳米金呈针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内核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态造影剂,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双模态造影剂的粒径为450nm-650nm。
3.一种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按照50:1-20:1的质量比,将金球与巯基修饰的磁球混合进行反应,分离后得到纳米级的金磁组装球;
步骤S2,将所述金磁组装球分散后与氯金酸溶液混合,用盐酸调节体系的pH=1~3,涡旋搅拌混合,然后加入AgNO3涡旋搅拌,然后再加入抗坏血酸进行涡旋搅拌反应,分离后得到双模态造影剂,
其中,所述双模态造影剂为海胆结构,
所述金磁组装球、所述氯金酸、所述AgNO3及所述抗坏血酸的质量比为4-8:5-8:0.3-0.6:5-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修饰步骤:
其中,所述修饰步骤的具体操作为:将步骤S2得到的所述双模态造影剂用巯基端聚乙二醇进行修饰,得到聚乙二醇修饰的双模态造影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