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壳结构树状大分子CT/MR成像造影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影像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壳结构树状大分子CT/MR成像造影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与分子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多种应用于肿瘤诊断领域的纳米造影剂,尤其是纳米载体的应用使构建多功能多模态纳米探针(同一纳米平台整合多种造影剂)用于肿瘤精准诊断成为现实。CT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较短的图像采集时间,但是其存在对软组织分辨率差、较高的放射性对人体存有危害的缺点。而磁共振成像(MR)对软组织有极好的分辨率且对人体没有辐射损伤,但是其费用昂贵,图像采集时间长。鉴于每种成像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单一的成像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对疾病的精准诊断的需要。因此,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像技术可以克服单一成像的弊端,增强诊断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发展一种多功能的CT/MR成像造影剂,结合CT和MR两种成像技术各自的优点从而大大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同时可以克服传统医用成像造影剂的缺陷,在临床应用中将具有极大的价值,它一方面可以减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壳结构树状大分子CT/MR成像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n(1)将β-环糊精β-CD和N,N’-羰基二咪唑CDI以及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G5分别溶解在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中,将β-CD和CDI溶液混合搅拌反应6-8h,得到反应液;再将反应液滴加到G5溶液中,室温搅拌反应70-80h,透析,冷冻干燥,得到G5-CD;在G5-CD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氯金酸水溶液,搅拌反应15-30min,然后加入预冷的硼氢化钠水溶液,冰浴搅拌反应3-4h,透析,冷冻干燥,得到主体分子(A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壳结构树状大分子CT/MR成像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β-环糊精β-CD和N,N’-羰基二咪唑CDI以及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G5分别溶解在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中,将β-CD和CDI溶液混合搅拌反应6-8h,得到反应液;再将反应液滴加到G5溶液中,室温搅拌反应70-80h,透析,冷冻干燥,得到G5-CD;在G5-CD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氯金酸水溶液,搅拌反应15-30min,然后加入预冷的硼氢化钠水溶液,冰浴搅拌反应3-4h,透析,冷冻干燥,得到主体分子(Au0)50-G5-CD;
(2)将1-金刚烷乙酸Ad-COOH和EDC以及NHS分别溶解在DMSO溶液中,将EDC加入到Ad-COOH溶液中室温搅拌反应30-40min,再加入NHS室温搅拌反应3-4h,得到活化的Ad-COOH溶液;然后逐滴滴加到溶有第三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G3的DMSO溶液中,室温搅拌反应3-4天,透析,冷冻干燥,得到客体分子G3-Ad;
(3)将主体分子(Au0)50-G5-CD和客体分子G3-Ad分别溶解在超纯水中,混合室温搅拌反应20-30h,通过超分子主客体作用得到核-壳结构树状大分子(Au0)50-G5-CD/Ad-G3溶液,透析,冷冻干燥,得到(Au0)50-G5-CD/Ad-G3,记为AuCSTDs;
(4)将COOH-PEG-RGD溶于DMSO中,加入EDC和NHS活化,得到活化的COOH-PEG-RGD溶液;然后逐滴滴加到AuCSTDs的DMSO溶液中,于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3-4天;最后透析,冷冻干燥,得到(Au0)50-G5-CD/Ad-G3-PEG-RGD;
(5)将(Au0)50-G5-CD/Ad-G3-PEG-RGD和螯合剂二乙烯五乙酸盐DTPA分别溶解在超纯水中,混合室温搅拌反应24-30h,透析,冷冻干燥,得到(Au0)50-G5-CD/Ad-G3-PEG-RGD-DTPA;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