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4992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滑动连接有若干集水腔,若干所述集水腔的上方设有若干固定通槽,所述集水腔上设有育苗板,所述育苗板设有若干育苗管槽,所述育苗管槽与所述固定通槽相互配合,所述育苗管槽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箱体内还设有若干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集水腔的下方,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集水腔的两侧分别连通有入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与所述集水槽连通,所述箱体上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入水管连通,所述箱体设有通风口,所述箱体内设有照明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水稻育苗,避免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水稻育苗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稻育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水稻时,需要集中培育幼苗,待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再移植到种植田里,传统的水稻育苗方式是将种子浸泡至发芽,再将发芽的种子撒在预先准备的育苗田里,由于外界环境恶劣,水稻幼苗成活率比较低,不利于水稻幼苗的培育。
技术实现思路
鉴以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可实现水稻育苗,避免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水稻育苗成活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滑动连接有若干集水腔,若干所述集水腔的上方设有若干固定通槽,所述集水腔上设有育苗板,所述育苗板设有若干育苗管槽,所述育苗管槽与所述固定通槽相互配合,所述育苗管槽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箱体内还设有若干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集水腔的下方,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集水腔的两侧分别连通有入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与所述集水槽连通,所述箱体上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入水管连通,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滑动连接有若干集水腔,若干所述集水腔的上方设有若干固定通槽,所述集水腔上设有育苗板,所述育苗板设有若干育苗管槽,所述育苗管槽与所述固定通槽相互配合,所述育苗管槽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箱体内还设有若干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集水腔的下方,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集水腔的两侧分别连通有入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与所述集水槽连通,所述箱体上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入水管连通,所述箱体设有通风口,所述箱体内设有照明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滑动连接有若干集水腔,若干所述集水腔的上方设有若干固定通槽,所述集水腔上设有育苗板,所述育苗板设有若干育苗管槽,所述育苗管槽与所述固定通槽相互配合,所述育苗管槽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箱体内还设有若干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集水腔的下方,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集水腔的两侧分别连通有入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与所述集水槽连通,所述箱体上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入水管连通,所述箱体设有通风口,所述箱体内设有照明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滑槽,所述集水腔的两侧设有若干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内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连接有锁止块,所述锁止块与所述滑动腔之间设有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扬张社生黄宋运刘雨萌王馨萍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广陵高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