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繁作物玉米的高产高质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886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南繁作物玉米的高产高质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栽培选择、S2整地和播种、S3播种管理、S4苗期管理、S5玉米采摘,发明专利技术玉米栽培方法能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采用合理的栽培方法,先将种子进行浸泡、包衣,选择优质土壤,使得种子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调整种植地的耕作方式,限定深耕深度、播种深度及底肥调整,使得种植地达到良好的种植环境,针对玉米的生长特性限定肥料和叶面肥的原料及配比,在幼苗期喷洒耐高温调节剂,够诱导玉米提高对高温胁迫的抵御能力,以保证玉米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以适应于高温地区的培育,利于玉米的栽培。的栽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南繁作物玉米的高产高质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南繁作物玉米的高产高质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玉蜀黍,学名: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俗称玉米,玉蜀黍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玉蜀黍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此外,还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提高免疫力和抑菌杀菌等,其具有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而南繁是将玉米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冬季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这样一年可繁育2—3代,加速育种过程,缩短育种年限,且能鉴定育种材料的抗病性及对湿、光的反应等,提高竞争力。
[0003]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土地、品种及播种方式的选择及其重要,而目前,玉米栽培技术中普遍存在从播种到封行的时间太长,导致玉米植株在生长中、后期易于早衰,且不利于高温地区栽培,导致其产量和质量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南繁作物玉米的高产高质栽培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南繁作物玉米的高产高质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栽培选择:选择高产、抗性强的西抗18早熟亲本种子,放在40~60℃浸泡液中浸泡4~7h,浸泡液没过种子即可,再使用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可提高种子活力,预防或减轻病虫害,保证苗齐、苗壮,为去杂抽雄打好基础,选择易灌排、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土层厚度l米以上,通风光照条件良好的土地作为种植地;
[0007]S2、整地和播种: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处理,深耕深度为20~30cm,不漏耕,并对深耕后的土地晾晒4~6天,消灭田间病虫,晾晒后的种植地施入底肥,底肥施入量为1700~2000kg/亩,施入后平整地,采用点播方式播种,播种深度为3~5cm,播种量为30~50kg/hm2,种植密度为60000~75000株/hm2,播种后填土保墒;
[0008]S3、播种管理:分为幼苗期、喇叭口期、抽丝期、收获期,其中幼苗期在播种后4

6天观察出苗情况,在幼苗作物根系上喷洒耐高温调节剂;喇叭口期对玉米进行追肥400~500kg/hm2,再进行灌溉至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抽丝期授粉时去除花丝,在抽丝期根喷淋生物防治可湿性粉剂0.9~1.5kg/hm2;
[0009]S4、苗期管理:对处于苗期的植株进行喷施叶面肥,喷施3

5次,每次间隔4

6天,所述叶面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选用水溶性硅肥60~120份、磷酸二氢钾50~70份、浓度3~8%香芹酚20~50份、氨基酸络合铜25~35份、氨基酸络合锌10~30份、氨基酸络合铁20~30份、氨基酸络合锰20~30份、水800~1200份,对处于苗期的植株进行叶面喷施;
[0010]S5、玉米采摘。
[0011]进一步的,所述S1中的浸泡液为体积比3:0.5~1的200~400ppm二水合柠檬酸钠水溶液、500~700ppm铜离子溶液。
[0012]进一步的,所述S1中的包衣剂为体积比3~5:1~2:0.3~1的咯菌腈、聚天冬氨酸、羧甲基壳聚糖。
[0013]进一步的,所述S1中包衣剂与所述玉米种子的质量比为1:100~200。
[0014]进一步的,所述S2中的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碳酸氢铵15~20份、γ

氨基丁酸锌10~20份、磷酸氢二铵8~12份、甘蔗渣20~40份、柠檬酸渣15~30份、植物甾醇2~4份、苦参粉1~3份、石榴皮粉1~3份。
[0015]进一步的,所述S3的幼苗期喷洒耐高温调节剂为浓度0.1~0.3mmol/L的假蒟多糖溶液和浓度0.3~0.5mmol/L的过磷酸钙溶液,喷洒量为8~10kg/hm2。
[0016]进一步的,所述S3的喇叭口期的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尿素40~60份、五氧化二磷18~22份、氮15~18份、氧化钾17~29份。
[0017]进一步的,所述S3的抽丝期生物防治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白木香醇10~20份、黄原胶0.1~3份、氟虫脲2~5份、柠檬酸螯合锌0.9~1.1份。
[0018]进一步的,所述S4中苗期植株叶面喷施量为20~26kg/hm2。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玉米栽培方法能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采用合理的栽培方法,先将种子进行浸泡、包衣,选择优质土壤,使得种子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其中浸泡液为二水合柠檬酸钠水溶液、600ppm铜离子溶液能够有效提高种子活力,有效诱导种子快速整齐萌发,解决出苗不齐等问题,以助于后期播种栽培;浸泡结合包衣处理能提高种子抗逆性能力,预防玉米的缺素症,有助于出苗,使得种子在萌发生长期间营养协调,同时还能刺激生长发育的作用;其次,调整种植地的耕作方式,限定深耕深度、播种深度及底肥调整,使得种植地达到良好的种植环境,有助于玉米的栽培;最后在播种管理和苗期管理中,针对玉米的生长特性限定肥料和叶面肥的原料及配比,在幼苗期喷洒耐高温调节剂,够诱导玉米提高对高温胁迫的抵御能力,以保证玉米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以适应于高温地区的培育,本专利技术栽培获得的玉米地上部分产量为8.57

9.53kg/m2,玉米籽粒产量5.35

5.68kg/m2,玉米株高217

225cm,穗长21.6

22.9cm,穗粗6.0

6.8cm。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南繁作物玉米的高产高质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栽培选择:选择选用高产、抗性强的中早熟亲本种子,放在40℃浸泡液中浸泡4h,浸泡液没过种子即可,所述S1中的浸泡液为体积比3:0.5的200ppm二水合柠檬酸钠水溶液、500ppm铜离子溶液,再使用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包衣剂与所述玉米种子的质量比为1:100,所述包衣剂为质量比3:1:0.3的咯菌腈、聚天冬氨酸、羧甲基壳聚糖,选择易灌排、土层
深厚肥沃、疏松透气,土层厚度l米以上,通风光照条件良好的土地作为种植地;
[0027]S2、整地和播种: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处理,深耕深度为20cm,不漏耕,并对深耕后的土地晾晒4天,消灭田间病虫,晾晒后的种植地施入底肥,所述底肥包括以下重量原料:碳酸氢铵15份、γ

氨基丁酸锌1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南繁作物玉米的高产高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栽培选择:选择中早熟亲本种子,放在40~60℃浸泡液中浸泡4~7h,再使用包衣剂进行包衣处理,选择易灌排、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土层厚度l米以上,通风光照条件良好的土地作为种植地;S2、整地和播种: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处理,深耕深度为20~30cm,不漏耕,并对深耕后的土地晾晒4~6天,晾晒后的种植地施入底肥,底肥施入量为1700~2000kg/亩,施入后平整地,采用点播方式播种,播种深度为3~5cm,播种量为30~50kg/hm2,种植密度为60000~75000株/hm2,播种后填土保墒;S3、播种管理:分为幼苗期、喇叭口期、抽丝期、收获期,其中幼苗期在播种后4

6天观察出苗情况,在幼苗作物根系上喷洒耐高温调节剂;喇叭口期对玉米进行追肥400~500kg/hm2,再进行灌溉至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抽丝期授粉时去除花丝,在抽丝期根喷淋生物防治可湿性粉剂0.9~1.5kg/hm2;S4、苗期管理:对处于苗期的植株进行喷施叶面肥,喷施3

5次,每次间隔4

6天,所述叶面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选用水溶性硅肥60~120份、磷酸二氢钾50~70份、浓度3~8%香芹酚20~50份、氨基酸络合铜25~35份、氨基酸络合锌10~30份、氨基酸络合铁20~30份、氨基酸络合锰20~30份、水800~1200份,对处于苗期的植株进行叶面喷施;S5、玉米采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繁作物玉米的高产高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浸泡液为体积比3:0.5~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怀阳赵帅崔传香黄雅洁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广陵高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