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用的多层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177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用的多层育苗装置,包括育苗架,所述育苗架包括两侧的立杆和中间的若干培养盘,所述培养盘沿纵向均匀分布,所述培养盘的两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所述培养盘的上方均设有蓄水盘,所述蓄水盘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盘内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内部均匀固定有若干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底部与所述蓄水盘的外侧连通,所述立杆外壁设有注水管,所述立杆内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所述注水管连接,所述布水管分别与所述蓄水腔连通,本装置只需接通水源,即可对各层培养盘进行均匀浇水,降低了劳动强度,也缩短了浇水时间。也缩短了浇水时间。也缩短了浇水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种植用的多层育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稻育苗架,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用的多层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稻在种植到水田中之前,需要对水稻苗进行预先培养,常用的方法为,在培养土上铺设上培养盘,将种子撒入到培养盘上,在覆盖上培养土。目前的水稻苗培育多采用多层的培养架,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尽量多的对水稻苗进行培育。而由于上层培养盒对下层培养盒的阻挡,需要一层一层地对培养盘进行均匀浇灌,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甚至较多的人力。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对多层培养盘进行快速且均匀浇灌的育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以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对多层培养盘进行快速且均匀浇灌的育苗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种植用的多层育苗装置,包括育苗架,所述育苗架包括两侧的立杆和中间的若干培养盘,所述培养盘沿纵向均匀分布,所述培养盘的两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所述培养盘的上方均设有蓄水盘,所述蓄水盘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盘内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内部均匀固定有若干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底部与所述蓄水盘的外侧连通,所述立杆外壁设有注水管,所述立杆内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所述注水管连接,所述布水管分别与所述蓄水腔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蓄水腔的侧壁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蓄水腔的上部,所述布水管通过所述进水管与蓄水腔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注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门。
[0008]优选的,同一个所述蓄水腔内的所有溢流管的顶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0009]优选的,所述立杆包括左杆和右杆,所述左杆和右杆内均安装有所述布水管,所述左杆的外侧壁设有所述注水管,所述右杆的外侧壁设有排水管,所述右杆的布水管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蓄水盘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底部安装有出水管,所述蓄水腔通过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右杆的布水管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注水管和排水管均位于所述立杆的下部。
[0011]优选的,所述蓄水腔的底部朝所述出水管一侧向下倾斜。
[0012]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上均设有排水阀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种植用的多层育苗装置,可将注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通过注水管向布水管内供水,布水管将水分别向各个蓄水腔内运输,当蓄水腔的水面高过溢流管时,水会流入到溢流管内,并通过中心的溢流孔向下流出蓄水盘,自由下落到下方的培养盘中,通过均匀分布的溢流管,使得蓄水盘内的水能够顺着各个溢流管对培养盘的
多个位置进行均匀浇灌。通过注水管、布水管、蓄水盘和溢流管的相互配合,只需接通水源,即可对各层培养盘进行均匀浇水,降低了劳动强度,也缩短了浇水时间。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立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蓄水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蓄水盘的顶面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立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蓄水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立杆,2培养盘,3蓄水盘,4蓄水腔,5溢流管,51溢流孔,6注水管,7布水管,8进水管,9进水阀门,10左杆,11右杆,12排水管,13出水管,14排水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0024]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种植用的多层育苗装置,包括育苗架,所述育苗架包括两侧的立杆和中间的若干培养盘,所述培养盘沿纵向均匀分布,所述培养盘的两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所述培养盘的上方均设有蓄水盘,所述蓄水盘的两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盘内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内部均匀固定有若干竖直的溢流管,溢流管的中心有溢流孔,所述溢流管的底部通过溢流孔与所述蓄水盘的外侧连通,所述立杆的下部外壁设有注水管,所述立杆内部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所述注水管连接,所述布水管分别与所述蓄水腔连通。
[0025]将需要培养的水稻苗种植在培养盘内,通过设置竖直排布的多层培育盘来提高水稻苗的培养数量,当需要对培养盘内部浇水时,可将注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通过注水管向布水管内供水,布水管将水分别向各个蓄水腔内运输,当蓄水腔的水面高过溢流管时,水会流入到溢流管内,并通过中心的溢流孔向下流出蓄水盘,自由下落到下方的培养盘中,通过均匀分布的溢流管,使得蓄水盘内的水能够顺着各个溢流管对培养盘的多个位置进行均匀浇灌。通过注水管、布水管、蓄水盘和溢流管的相互配合,只需接通水源,即可对各层培养盘进行均匀浇水,降低了劳动强度,也缩短了浇水时间。
[0026]所述蓄水腔的侧壁设有水平设置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蓄水腔的上部,所述布水管通过所述进水管与蓄水腔连通,外部水源经注水管流到布水管内,布水管内的水沿竖直方向向上提升,经过每根进水管时,会顺着进水管流入到各自的蓄水盘内,通过蓄
水盘进行蓄水,当水位超过溢流管时即开始均匀浇水,溢流管的溢流孔的孔径要小于进水管的孔径,即蓄水盘的进水量大于总的出水量,以达到持续且稳定的浇水效果。
[0027]所述注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门,通过进水阀门打开或关闭注水管。
[0028]同一个所述蓄水腔内的所有溢流管的顶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由于水面液位是同步上升或下降的,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同一蓄水腔内的各个溢流管同步出水或停水。
实施例2
[0029]参见图5至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立杆包括左杆和右杆,所述左杆和右杆内均安装有所述布水管,所述左杆的外侧壁设有所述注水管,所述右杆的外侧壁设有排水管,所述右杆的布水管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蓄水盘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底部安装有出水管,进水管位于蓄水腔的上部,所述蓄水腔通过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右杆的布水管连通。
[0030]所述注水管和排水管均位于所述立杆的下部。
[0031]所述蓄水腔的底部朝所述出水管一侧向下倾斜。
[0032]所述出水管上均设有排水阀门。
[0033]完成浇水后,可关闭注水管,打开各个排水阀门,将蓄水盘内残留的位于溢流管一下的水源通过出水管、布水管和排水管向外排出,可对这部分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也能够确保蓄水盘内不会长期积水,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种植用的多层育苗装置,包括育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架包括两侧的立杆和中间的若干培养盘,所述培养盘沿纵向均匀分布,所述培养盘的两端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所述培养盘的上方均设有蓄水盘,所述蓄水盘与所述立杆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盘内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内部均匀固定有若干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底部与所述蓄水盘的外侧连通,所述立杆外壁设有注水管,所述立杆内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所述注水管连接,所述布水管分别与所述蓄水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的多层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的侧壁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蓄水腔的上部,所述布水管通过所述进水管与蓄水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的多层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赵帅黄剑王祖明王馨萍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广陵高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